【白玉堂】劳动光荣,致敬五一!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1 19:39 2

摘要:当五月的鲜花绽放大地,第135个“五一”国际劳动节如约而至。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时代的号角。从南湖红船到星辰大海,从脱贫攻坚到科技创新,一代代劳动者用双手书写奇迹,用汗水浇灌希望,在中华大地上奏响“劳动最光荣”的壮丽凯歌。劳动,是人类文明的

当五月的鲜花绽放大地,第135个“五一”国际劳动节如约而至。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时代的号角。从南湖红船到星辰大海,从脱贫攻坚到科技创新,一代代劳动者用双手书写奇迹,用汗水浇灌希望,在中华大地上奏响“劳动最光荣”的壮丽凯歌。劳动,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是社会进步的阶梯,更是幸福生活的源泉。今天,我们向所有劳动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不仅是对热血、辛劳、汗水和泪水的礼赞,更是对奋斗精神的传承,对“劳动创造幸福”价值的深刻诠释。

劳动创造幸福:从“人间奇迹”到“丰收箩筐”

回望来时路,劳动是刻进中华民族基因的密码。从“把泪焦桐成雨”的兰考治沙,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红旗渠精神;从“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孔繁森,到“扎根泥土写春秋”的黄文秀,一代代劳动者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将“吃不饱、穿不暖”的困顿变为“稻浪翻滚、高楼林立”的繁荣。这些“人间奇迹”的背后,是劳动者“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坚守,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

在今天的移动一线,劳动精神依然闪耀。在雪域高原,中国移动四川甘孜分公司邓青松用16年的坚守诠释了劳动创造幸福的真谛。他主动请缨前往平均海拔4000米的亚丁村,参与建设了90余座基站。为了勘察基站路径,他步行穿越高山草甸,每个基站都留下了七八次的足迹。在极端环境下,他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题,让通信信号覆盖曾经与世隔绝的村庄。如今,牧民们可以通过手机与外界联系,孩子们能上网课学习,邓青松的劳动让“信息孤岛”变成了“数字高原”。在智能制造的前沿,中国移动携手海尔打造的全球首个5G-A灯塔工厂,展现了劳动与科技融合的力量。通过5G-A无源物联网技术,工厂实现了物料智能调度,输送效率提升50%,人员从17人减少至1人。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实践证明: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唯有劳动能让梦想照进现实。青年干部当以他们为镜,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奋斗目标,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基层治理中挥洒汗水,用“实干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劳动最光荣:从“平凡岗位”到“非凡人生”

劳动的光荣,不在于岗位的显赫,而在于奉献的纯粹。清晨的街头,环卫工人用扫帚绘出城市的底色;三尺讲台,教师用粉笔点亮孩子的未来;实验室里,科研人员用数据解码自然的奥秘;建筑工地上,工匠用钢架搭建起城市的天际线……这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用双手诠释着“平凡造就伟大”的真谛。

在人工智能时代,劳动的形态或许改变,但劳动的价值永恒。从“数字工匠”精益求精的代码调试,到“云端护林员”日夜坚守的生态监测,再到“外卖小哥”风雨无阻的暖心服务,新时代的劳动者以智慧和汗水,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非凡篇章。在反诈一线,长沙移动的劳动者们用科技守护群众财产安全。他们推出的“反诈数智机器人”已覆盖58个网格,安装174台智能监控设备。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能精准识别诈骗电话,协助公安机关打掉62个涉诈窝点。在深夜的值班室,技术人员紧盯屏幕,用劳动筑起一道看不见的安全防线。他们的付出,让“天下无诈”的愿景更近一步。青年干部当以“俯身躬行”的姿态扎根一线,既要有“从细微处做起”的韧劲,也要有“扛得了重活”的担当,在履职尽责中体悟劳动的幸福。

劳动者永远年轻:从“追梦赤子”到“时代星光”

“劳动者永远是年轻”,这不仅是对青春的礼赞,更是对奋斗精神的永恒讴歌。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总有举着火炬的追梦人:90后“嫦娥团队”让“玉兔”漫步月球,00后“新农人”用直播让乡村“出圈”,科研“老兵”在实验室突破技术封锁……他们眼中有光、心中有火,用劳动诠释着“青春无关年龄,奋斗自有芳华”。

面对技术变革的浪潮,劳动者以“变”应“变”,在创新中永葆青春。从“机器换人”到“人机协同”,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劳动者在数字化转型中不断突破边界。在数字潮流前沿,长沙移动推出的“动感地带芒果卡”让年轻群体找到了归属感。这张整合通信与文娱权益的卡片,背后是劳动者对Z世代需求的精准洞察。他们策划城市定向赛、脱口秀大赛,让品牌与年轻人同频共振。同时,针对外卖小哥推出的“神州行骑士卡”,用超大流量和换电服务解决了灵活就业者的刚需。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劳动,让科技更有温度。青年干部当以“追梦人”的姿态拥抱信息时代,既要做“数字先锋”掌握新技能,也要做“桥梁纽带”传递民生温度,在智慧治理、数字乡村建设中贡献力量,让劳动之光照亮复兴之路。

结语

“劳动最光荣”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镌刻在岁月里的誓言。从南泥湾的开荒者,到深圳的拓荒牛;从邓青松在雪域高原架起的通信基站,到AI工程师在实验室敲下的代码;从反诈技术人员深夜值守的屏幕,到外卖小哥风驰电掣的身影……每一个劳动者的身影始终是时代最美的风景。今天,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致敬劳动,更要传承劳动精神,让“劳动创造幸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广大青年干部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基层一线挥洒汗水,在改革前沿攻坚克难,用劳动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奋斗注脚,让“劳动者永远年轻”的旋律永远激荡在中华大地!

注:侵权必究!任何形式的复制、改编、传播均需得到作者许可,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