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用双手创造美好,以汗水浇灌理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凡。劳动模范,是时代的标杆、奋斗的缩影。劳模故事里,藏着对职业的敬重、对创新的执着、对责任的担当,对人生价值的诠释。
他们用双手创造美好,以汗水浇灌理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凡。劳动模范,是时代的标杆、奋斗的缩影。劳模故事里,藏着对职业的敬重、对创新的执着、对责任的担当,对人生价值的诠释。
今天起,推出“讲述劳模故事·凝聚奋进力量”系列报道,聚焦我们身边的劳模群体,通过他们的经历,读懂匠心,牢记初心,致敬劳模奋斗精神,致敬这个时代最朴素也最磅礴的力量——劳动之光,永不褪色。
在广袤的南粤大地,有这样一位青年,他以热血为墨,以汗水为笔,在化橘红的天地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他,就是廖志略,一位从农村走出又回归农村的“新农人”,一位将化橘红产业带向新高度的开拓者,更是当之无愧的全国劳动模范。
如今,他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这份无上的荣耀,而他背后的故事,正是新时代劳模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茂名化州,是化橘红的故乡,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这味珍贵的中药材。
廖志略自幼便在外公的化橘红果林里玩耍,那漫山遍野的橘红树,那带着绒毛的果实,早已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关于化橘红的种子。2015年,刚毕业的廖志略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乡,投身到化橘红的种植与经营中。2017年,廖志略以外公之名“培林”,成立化州市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启了他充满挑战与热血的创业之路。创业初期,资金短缺、技术匮乏、市场认可度低等难题如大山般横亘在前。面对父母的劝阻和旁人的质疑,廖志略初心不改,他深知家乡化橘红产业潜力巨大,更记挂着乡亲们因化橘红滞销而困苦的生活。在合作社成立之初,为稳固果农信心,廖志略不顾风险,大量收购滞销果实,为此背负四五百万元欠款。巨大的经济压力下,他咬牙坚持:“不能让乡亲们一年的辛苦白费!”凭借顽强毅力和地方政府扶持,他带领社员渡过难关。
在廖志略的带领下,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也为乡亲们创造更多的增收机会。合作社的加工车间吸纳了大量当地剩余劳动力,从鲜果的分拣、清洗,到化橘红成品的切片、包装,每个岗位都为乡亲们提供了稳定的收入。如今,已带动超过3000户果农增收,社员人均年收入增长超过6万元。“化橘红不仅是家乡的名片,更是我们乡村振兴的希望。”廖志略说,返乡创业十年间,他见证了化橘红从默默无闻的小产业成长为百亿富民大产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商的浪潮席卷而来。廖志略敏锐地察觉到,这是化橘红产业发展的又一个新机遇。他开始涉足直播带货赛道,可对于没有互联网思维、没有产品策划意识的他来说,一开始困难重重。网店刚开张时,一个月仅有寥寥几单生意,还因为宣传不当,多次被平台下架产品。
慢慢地,廖志略意识到推广化橘红文化比宣传自家品牌更迫切、更重要。“一枝独秀不是春。电商时代也一样,好卖的化橘红不能只有我一家。只有整个化橘红的品牌响亮了,才能带动化州全产业的发展。”他带着外公拍摄了一系列介绍化橘红文化的短视频。在一条时长不到一分钟的视频里,外公劳作的几个镜头覆盖了化橘红炮制工艺的多道工序,视频配以诙谐幽默的台词,吸引了不少网友互动。在多个电商平台上,他们发布了一千多个视频,很多都获得了数千乃至上万的点赞量,也为他们带来了超100万单的销量。
廖志略说:“作为新农人,我们不仅注重种植,更注重管理以及文化、品牌、销售和市场拓展。我们深知,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让化橘红产业越来越好。新农人不但要吃得了苦,还要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
2023年,对于廖志略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他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身份的转变,意味着责任的加重。三年来,他每年都要围绕化橘红产业深入开展调研,提出多项高质量建议,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获批“药食同源”之前,化橘红产业链一直未能完全延伸。廖志略深知这一问题对化橘红产业发展的制约,因此在全国两会上积极建言献策。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廖志略提交了“关于加快化橘红药食同源物质目录申报,助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建议。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廖志略再次就加快推进化橘红药食同源申报工作发声。终于,去年8月,化橘红被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这一消息传来,廖志略激动万分,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化橘红产业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
2025年,廖志略带着化橘红产业发展的新期望再次奔赴全国两会。“我建议将化橘红炮制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希望通过非遗保护推动化橘红文化走向海外。”而在广东代表团举行的代表小组会议中,他拿出一株化橘红树苗,向与会代表生动介绍了化橘红产业的发展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他用自己的行动,让化橘红文化不断“出圈”,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味神奇的中药材。
当廖志略站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表彰时,他的心中满是感慨。“此次获得全国劳模称号,对我来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是属于在默默付出和耕耘的35万化橘红从业者。作为新时代青年和新农人,我们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实践者,还是乡村振兴的推动者。我将继续坚守匠心、扎根乡村,在化橘红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努力把家乡的化橘红文化传承好、推广好,一同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未来,他将继续怀揣着对化橘红产业的热爱,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深耕细作,带领更多的人走向富裕,让化橘红这颗南粤大地上的璀璨明珠,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来源:茂名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