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航空工业又甩出一记“王炸”!就在上个月,外媒曝光的成飞六代机试飞视频里,一架无垂尾、三发引擎的“科幻战机”从成都某机场直冲云霄,两万米高空飙出2.5马赫的极速,美军F-22飞行员看了都得倒吸一口凉气。
中国航空工业又甩出一记“王炸”!就在上个月,外媒曝光的成飞六代机试飞视频里,一架无垂尾、三发引擎的“科幻战机”从成都某机场直冲云霄,两万米高空飙出2.5马赫的极速,美军F-22飞行员看了都得倒吸一口凉气。
这架被西方称为“空中幽灵”的六代机,直接把空战规则从“超视距猎杀”升级到“代际碾压”——高空高速巡航、全向隐身、指挥无人机群作战,每一项性能都踩在美军五代机的痛点上。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成飞六代机到底凭啥能让五角大楼坐立不安。
先说动力系统,这玩意儿可是战机的“心脏”。成飞六代机直接塞了三台涡扇-10C发动机,单台推力13.8吨,加起来顶得上半列高铁的牵引力,两台发动机负责超音速巡航,第三台专门伺候高空稀薄大气层,组合起来能在2万到2.5万米高空以接近2马赫的速度巡航,作战半径直接拉到2800公里。
啥概念?从上海起飞不用加油,绕着关岛兜一圈还能回家吃晚饭。反观美军F-22,航程不到2000公里,飞到第一岛链都得靠加油机续命。
隐身性能更是玩出花活儿。无垂尾设计把雷达反射面积压到F-35的六分之一,机身涂的智能隐身材料能随电磁环境自动变色,连尾喷口都改成锯齿状矩形,红外信号降了七成。去年美军在冲绳部署的AN/TPY-4雷达号称能抓隐身战机,结果成飞六代机贴着日本领空飞了个来回,雷达屏上愣是连个光点都没闪。
武器系统更是“豪横”。机肚子里的主弹舱能塞8枚霹雳-15导弹,两侧副舱还能各藏4枚,加起来够打掉一个F-35中队。要是换上高超音速导弹,射程直接怼到400公里外,专挑预警机、加油机这些高价值目标下手。更绝的是双层挂架设计,霹雳-15能摞着放,一架飞机带20枚导弹出门,活脱脱的“空中军火库”。美军F-22出门带6枚导弹还得精打细算,这差距简直像拿手枪怼火箭筒。
航电系统才是真“黑科技”。机头塞了块足球场大的氮化镓雷达,探测距离比F-35远三倍,侧面的光电探头能360度盯死战场。最狠的是量子通信技术,就算卫星被敲掉了,靠无人机编队也能组个临时局域网,指挥8架攻击-11无人僚机玩“狼群战术”。去年台海演习,歼-20带着无人机群模拟突防,预警机刚开机就被“击落”,这套打法放在六代机上只会更凶残。
美军现在啥处境?NGAD六代机项目PPT画了五年,200亿美元砸进去连个模型都没攒出来。F-35生产线倒是没停,可去年交货量还没成飞半个月的产能多。五角大楼急眼了想重启F-22生产线,结果发现稀土材料被中国卡了脖子,造出来的零件比原版重15%,飞起来像挂沙袋的鸽子。
不过话说回来,打仗不是单挑,体系对抗才是关键。成飞六代机早就想好了这茬——福建舰上的电磁弹射今年刚验收,055大驱的鹰击-21射程1000公里,配上六代机的3000公里作战半径,从海南起飞能把关岛基地罩进打击圈。美军在西太平洋那几十个军事基地,现在个个成了活靶子,B-2轰炸机躲到澳大利亚都被卫星拍个正着。
回头看看这二十年的航空竞赛,像极了高手过招。当年歼-20横空出世,美媒酸溜溜说“发动机不行”;等涡扇-15量产了,他们改口“数量不够”。现在成飞六代机把门槛拉到50吨级,美国人终于发现,不是中国追得太快,而是他们躺在F-22的功劳簿上睡得太久。西飞车间里,工人们三班倒赶工脉动生产线;洛马公司的工程师却在为国会砍预算吵得面红耳赤。
成飞六代机的试飞轨迹画出一条硬道理:军事科技的竞争,从来都是埋头苦干的人笑到最后。十年前有人说“中国战机心脏病”,现在看看,这颗“中国心”跳得比谁都强健有力。两万米高空呼啸而过的尾焰,照亮的不仅是太平洋的夜空,更是一个大国重回技术巅峰的底气。
来源:科学知识点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