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三门峡市人民检察院“司法理念大讨论”活动专题研讨综述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2 10:27 2

摘要:4月11日,三门峡市人民检察院举办“司法理念大讨论”活动专题研讨暨2025年第二期“三检大讲堂”,围绕贯彻落实应勇检察长在国家检察官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首批调训班次上的授课精神和段文龙检察长关于工作评价的工作要求进行研讨交流,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至基层院

三门峡市人民检察院

“司法理念大讨论”活动专题研讨综述

4月11日,三门峡市人民检察院举办“司法理念大讨论”活动专题研讨暨2025年第二期“三检大讲堂”,围绕贯彻落实应勇检察长在国家检察官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首批调训班次上的授课精神和段文龙检察长关于工作评价的工作要求进行研讨交流,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至基层院。6名同志作了主题发言,市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袁红星应邀现场交流指导,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唐懋蓥出席并作总结点评。

三门峡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唐懋蓥:综合《辞海》等各种解释,何为“理念”?理,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念,是内化于心的把握。把客观存在的规律做到内化于心的把握就是理念。何为“讨论”么?讨,是对已有法度的再审视,带有否定之否定的态度;论,是对未来经验的再谋划,也是对已有经验的再推崇。开展司法理念大讨论活动要把握这几个词源的精髓,更要深刻理解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检察实践中存在的法律监督不力、检察办案不规范、政绩观有偏差等问题,都与理念息息相关。开展司法理念大讨论活动,不能就理念说理念,需要在办理具体案件、完成具体任务、推动具体工作中,去琢磨和审视理念是否到位、思维是否系统、方法是否有效,以有先进理念引领的实践、有优秀实践支撑的理念,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深化拓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的“两项举措”。“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离不开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队伍。一是眼睛向内查不足补短板。常态化举办“三检大讲堂”活动,市县两级院联动、逐部门轮派干警上台授课,在比学赶超中锤炼本领,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全科”检察人才,推动两级院一体建设学习型、效能型、创新型机关。二是眼睛向外找标杆学先进。建立外向型协作交流机制,深化共建协作,探索线下选派干警跟岗学习,线上常态同堂培训,开拓视野格局,提升整体素能,在对标先进中培养高素质队伍。

创新推进检察监督的“三个重点”。一是落实“两个回归”。认真落实最高检关于检察履职要回归到办案基本职责上、回归到具体案件办理上的理念,深刻理解“三个善于”要求,准确把握“四大检察”的履职重点和办案监督的内涵重点,确保各项工作聚焦主业、取得实效。全市两级院领导要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自觉践行正当程序、宽严相济、利益衡平等办案原则,以亲历办案还原客观真实,以程序规范促提办案质效,努力让公平正义更好更快实现。高度重视审查报告和法律文书质量,有针对性开展质量评查、质量提升活动,力求每一份法律文书做到阐明事理、释明法理、讲明情理、讲究文理。二是抓实“三个管理”。应勇检察长指出,每一个高质效案件,是办出来的,也是科学管理出来的,检察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要真正关注并推动落实到每一个案件、每一个环节。要结合实际进行认真研究思考,逐步完善符合本地实际的“三个管理”若干机制,持续强化宏观与微观管理、自我管理与其他管理、管案与管人、内部制约与外部监督“四个结合”的业务管理,始终突出重责任、重规范、重融通、重智能“四个注重”的案件管理,积极探索办案质量评价、业务调研检视、态势管控调度、责任追究认定“四个机制”的质量管理,助推检察人员回归高质效办案本源。三是优化“三项机制”。健全一体履职机制。优化两级院纵向一体履职机制,深化协作配合,细化法律监督线索内部移送管理。深化配合制约机制,与相关单位建立完善跨部门“双向”“多向”衔接配合机制,凝聚工作合力,提升办案质效。推进数字赋能机制,落实数字检察战略要求,突出灵活运用大数据思维,办理了一批影响大、效果好的类案。

持续构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四个合力”。一是心往一处想,凝聚全员融合的思想合力。以党建品牌创建凝聚思想合力,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引领干警自觉把党的绝对领导落实到检察履职的各方面全过程。深入践行“三必有三必谈”工作法,自觉做到从政治上着眼、在法治上着力,发自内心通过“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落实讲政治要求。二是事往一处做,凝聚全程融合的行动合力。立足检察职能,坚持紧贴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紧贴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紧贴社会治理难点堵点,找准检察履职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扎实开展“党政命题、群众监考、检察答卷”专项活动,结合实际,细化目标措施,抓点带面、串珠成线、项目化推进,形成市院统筹、两级院合力,实现“纵向有进步、横向有站位、工作有品牌”的争先创优局面,引导干警自觉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三是劲往一处使,构建全域融合的评价合力。认真落实“一取消三不再”要求,树立“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就是最大的政绩观,围绕“管”得更加科学合理,探索建立履职档案,突出对投入精力多、能动性强、质效好的办案作为的积极评价,降低程序性案件的评价权重,并科学运用评价结果,引导干警把精力放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和案件的每一个环节上。四是话往一处说,构建全频融合的宣传合力。深化“宣传是更高层次办案”的认识,加强检察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常态化举办身边榜样、典型案事例和高质效办案讲述会等宣传推介活动,通过上下一体把全市检察工作的成效亮点汇聚起来、集约化宣传,展示检察形象、阐释党的主张、引领法治意识。

三门峡市陕州区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杜秀明:应勇检察长的授课围绕检察“大管理”格局、三个管理、高质效办案三个关键词,从深刻认识加强检察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体抓实检察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积极构建检察“大管理”格局三个方面,对检察机关如何“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提升办案质效进行了手把手的教学。应勇检察长的讲授既有怎么看的认识论,也有怎么干的方法论,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非常强。一是深刻认识优化检察管理的重要意义。要积极转变管理理念,优化检察管理,统筹好“有质量的数量”和“有数量的质量”,这是坚持公正司法、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司法规律、深耕法律监督主责主业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进一步全面深化检察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司法效能、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是突出分析研判,提升业务管理质效。抓好业务管理的三个重点方面,即突出对重点案件类型、重点办案领域、重要业务态势的专题分析研判。通过对数据的专题分析研判,找准影响办案质效的“症结”,为高质效办案提供科学全面的参考和依据;在从类案比对研究中发现潜在的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强化监督管理,提升案件管理质效。要优化办案职权划分,实现案件科学分配;要深化办案流程管理,实现案件节点监控;要强化办案实体管理,实现案件结果公正。做好全维管控,提升质量管理质效。要抓好检察官自我管理和外部监督相统一;要坚持质量检查与质量评查相衔接;要坚持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三是深化一体履职,构建检察“大管理”格局。检察长和检委会要发挥宏观管理的领导作用,把握检察工作发展的方向、全局、重点;业务部门和检察官要发挥自我管理的基础作用,通过案件管理来落实质量管理、促进业务管理;案管部门要发挥业务管理的枢纽作用,通过业务管理来推动案件管理、质量管理。综合部门要自觉融入检察“大管理”格局,围绕服务保障高质效办案,与业务部门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权力与责任的平衡、放权与管权的统一、管案与管人的结合。

卢氏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卢珊:卢氏县检察院通过常态化开展案件评查,发现办案人员在司法理念、工作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距离“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审查报告制作不规范;二是出庭公诉能力不强;三是履行监督职责不到位。将“三个管理”融入案件办理全过程,严格落实“每案必检”,更加注重抓前端、抓过程,进一步强化检察官“自我管理”,促进案件高质效办理。一是司法理念再更新,通过集体研学、理论研讨、案例讲评等方式,深化对“三个善于”“三必有三必谈”的理解与运用,破除“因循守旧”“机械办案”等惯性思维,进一步拓宽办案思路,优化工作方法。二是案件质效再提升;三是履职监督再发力,通过应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强化数字赋能,提升线索发现能力、履职监督质效。更加注重内部挖潜,促进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各部门的融合发展、一体履职,不断完善线索研判流转机制,做实行刑反向衔接、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司法救助等工作,实现“办案”与“监督”的有效协同。

义马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李国强:办理段某等27人劳动争议纠纷案的感悟和启示。一是理念先行,精准把脉破题之钥。更新理念明方向,筑牢民生司法保障根基;深挖症结溯根源,多维透视争议核心诉求;路径抉择讲谋略,构建最优解纷方案。二是协同共治,构建多元解纷新格局。三步递进破困局,搭建柔性对话平台;四级联动聚合力,构建协同办案共同体;类案治理促长效,推动支付机制完善。三是为民解忧:实现法理情有机统一。权益保障筑基石,破解社保补缴新课题;实质解纷提质效,开拓矛盾化解新路径;示范效应显担当,打造民生检察新样本。办案启示:一是理念引领是根本:践行“三个善于”需突破就案办案思维,善于从个案发现类案治理空间。二是机制创新是关键:构建“支持起诉+行政协调”复合程序,破解民行交叉案件办理难题。三是系统思维是保障:通过社保系统改造实现制度破冰,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渑池县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刘娜娜:分享从经手的千余起案件中沉淀出的三点体会。一是筑牢案件生命线,用突破局限打通案件办理“末梢循环”。案件质量是司法公正的生命线,更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高质效办案,必须做到“三个必须”——证据必须扎实、释法必须透彻、效果必须兼顾。办案不是终点,而是社会治理的起点。我们要突破就案办案的局限,针对案件折射出的社会矛盾,构建起“案件办理-问题溯源-系统治理”的闭环体系。二是跳出案件看治理,用综合履职激活矛盾化解“源头活水”。刑事检察不能止于“就案办案”,更要站在社会治理的高度,推动矛盾风险“治未病”。化解矛盾的关键,在于找到“法理之外的人情、案件背后的症结”。“惩治+保护+预防”的综合履职模式,正是新时代检察人融入社会治理大局的生动实践。三是创新驱动破难题,以数字赋能重塑风险防控“预警雷达”。面对社会治理中的新矛盾、新风险,必须用创新思维破题。检察监督不能止于“治已病”,更要建立“类案解析-数据建模-检察建议-效果评估”的闭环,让法律监督成为社会稳定的“预警雷达”。新时代法律监督,既要“铁脚板”深入一线,也要“大数据”穿云破雾。将创新基因融入履职全过程,让检察监督从“单兵突进”转向“系统作战”,从“个案纠错”升级为“类案治理”。检察官的使命,不仅在于指控犯罪,更在于用司法温度弥合社会裂痕;不仅在于守护正义,更在于以法治力量筑牢稳定基石。

三门峡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李瑛:近年来,我市行政检察工作坚持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以政治标准审视业务工作,以业务成效检验政治站位,力促政治与业务深度融合。一是勇于探索,努力找准政治与业务融合的切入点。坚持政治引领行政检察工作方向;通过支部共建载体增进凝聚更多配合支持;支部之间研讨交流,统一司法尺度促进理念转变。二是积极履职,努力找准政治业务融合的关键点。从服务大局中找准政治业务融合之为;从行政检察案件办理中找准政治业务融合之机;从三个效果融合指导中找准政治业务融合之要。三是加强管理,努力找准政治业务融合的着力点。检察管理是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优化检察管理,是坚持公正司法、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必然要求。对市院而言,加强管理主要是纵向的条线管理和横向的部门自我管理,建立疑难案件集体把关机制,建立检察建议制发前审查把关机制,坚持用好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

三门峡市陕州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海勇:首先介绍了宁夏固原市检察院“命案防控预警治理监督模型”相关情况,建议三门峡本地化应用路径:扩展模型应用场景;拓展数据来源及增设关键词;调整风险评估参数;创新协同处置机制;构建独立运行的矛盾风险预警模型。探讨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的理念和路径思考:一是全面发挥党委政法委对构建社会综合治理新格局的领导作用。积极贯彻党委决策部署;推动数字检察与综治平台对接;全面参与综治中心建设。二是切实发挥政法各单位共建法治社会的合力作用。数据联通,实现信息共享;分工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开展普法宣传,提升法治意识。三是积极发挥检察机关预防重大恶性犯罪的职能作用。重大恶性犯罪的预防具备可行性;检察履职为预防工作提供便利;预防重大犯罪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四是充分发挥数字检察对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推动作用。大数据能够助力精准监督;打破信息壁垒;推动社会治理模式创新。

三门峡市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袁红星:执法司法监督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内容,是党委政法委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的重要抓手。一要深刻认识加强新时代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加强新时代执法司法监督是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绝对领导的内在要求;加强新时代执法司法监督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体现;加强新时代执法司法监督是提升政法队伍专业化水平的现实需要;加强新时代执法司法监督是健全完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的应有之义。二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党委政法委执法司法监督的职责和定位。明晰工作职责;优化工作理念;准确把握监督原则。三要建立健全新时代党委政法委执法司法监督机制提升执法司法质效。建立重要数据分析制度;完善执法司法监督方式;健全执法司法监督贯通机制;建立与纪检监察机关“协同”机制;建立完善监督结果运用机制。

主办:三门峡市人民检察院

审核:王 飞

作者:张晓龙

编辑:杨 琼

邮箱:smxjcbjb@163.com

来源:正义三门峡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