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编制钢丝绳绳扣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麦穗插接法,用这种方法编出来的绳扣哪怕是钢丝绳拉断了,绳扣也不会出问题。”5月1日,宁夏石化机车库里,维修中心安装起重岗位主管技师丁正熙正在为0096机车的手制动机的钢丝绳编制绳扣。他一边娴熟地编制,一边给青工仔细讲解,将自
“编制钢丝绳绳扣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麦穗插接法,用这种方法编出来的绳扣哪怕是钢丝绳拉断了,绳扣也不会出问题。”5月1日,宁夏石化机车库里,维修中心安装起重岗位主管技师丁正熙正在为0096机车的手制动机的钢丝绳编制绳扣。他一边娴熟地编制,一边给青工仔细讲解,将自己从师傅那学来的“绝活儿”一代代传承下去。
宁夏石化“匠心向党 劳动铸魂”模范先进事迹宣讲会现场。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宁夏石化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及相关决策部署,启动“人才强企”工程,以“顶层设计 + 基层创新”双轮驱动,构建起全方位人才培育体系,为企业员工技能成才、技能报国铺就道路。公司深入推进专业技术岗位序列改革及高技能人才选聘工作,并先后制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等15项人才建设工作方案,建立“能者上、优者奖”的薪酬激励机制,选聘出197名高技能人才和 237名专业技术人才。
同时,宁夏石化开展横大班劳动竞赛、金点子评比、创新大赛等活动,并在落实待遇、外出培训、疗休养和困难帮扶等方面做好人才服务工作,积极营造关心关爱人才的浓厚氛围,极大地释放了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
岗位技术骨干保障生产装置高效稳定运行。
近年来,宁夏石化全国劳动模范初保卫带领团队先后完成创新项目及技术成果46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肖惠敏及其团队先后获得“用于往复式待压堵漏枪内部的弹簧拆装工具”等12项实用型专利,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效果显著。“十四五”期间,宁夏石化围绕企业生产运行、设备维护、安全环保、提质增效等实际工作,积极发挥高技能人才引领示范和技术传承作用,累计开展创新课题747项,为企业增效上千万元。(宁夏日报记者 张慈丽/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