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宝辉30多年来一直深耕在生产科研一线,始终秉承工匠精神,勇于担当,先后主持参与完成了挖泥船、多功能饱和潜水支持船、大型深远海救助船等二十多项国家和省、市级大型海洋工程装备研发、设计和制造项目,填补了中国海工装备多项空白。
五月第一天的风
开始带着汗水的咸
也蒸腾着梦想的甜
深圳
这座充满创新与活力的城市
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
每盏亮到最后的灯
都在见证那些与时间掰手腕的人
在这片土地上
追星赶月的脚步
地铁穿梭的轨迹
键盘敲击的星火
……
是千万个你的奔跑
让这座城的心跳永不停歇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
这一次
让我们通过七种声音
了解七段炽热的人生
认识七个“较劲的”深圳人
张宝辉30多年来一直深耕在生产科研一线,始终秉承工匠精神,勇于担当,先后主持参与完成了挖泥船、多功能饱和潜水支持船、大型深远海救助船等二十多项国家和省、市级大型海洋工程装备研发、设计和制造项目,填补了中国海工装备多项空白。
他先后发表专业论文6篇、研究报告2篇,获国家专利15项,参与编制国家标准1项。
作为正高级工程师,2020年至今他带头培养了技术人员近千人,为集团海洋装备产业和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做出贡献。
张宝辉还曾获国务院授予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的鹏城工匠、广东省总工会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在低温技术深海中淬炼出卓越成果,曹浩彬为中国制造“降温”!
这位中科力函的技术先锋参与研发制造的TC4187小型低温制冷机,不仅填补国内空白,更以国际先进性能远销欧美市场。
从独立完成云南楚雄太阳能发电自动化系统,到突破微型制冷机主动减震算法,再到攻克中型机智能控制技术实现量产……这个来自广东揭阳的技术专家给中国制造开了“低温外挂”。
曹浩彬躬身深耕实验室,用科技热忱融化技术坚冰,用古道热肠温暖人心,让低温技术的尽头,绽放永不结冰的产业之春。
在深圳赤湾,孙立春的名字是教育者心中的一面精神旗帜。
这位扎根鹏城的东北姑娘,躬耕教坛二十余载,用三尺讲台托举无数来深务工人员子弟的未来。
作为深圳14万教师中的“年度教师”,她是学生口中“摁下创新按钮”的引路人,更是将一所薄弱老校变成省级科学教育示范校的“点金手”。
全国150余场扶贫、支教,足迹踏遍革命老区;千余节公开课,惠及50万师生。
她的“3I”课堂,让科技专利从少年手中萌芽,孩子们说:“孙老师给我们装上了创新的马达,摁下了探索的按钮。”
从课堂到云端,她让每个孩子都看见光。
在名为“芯片”的宇宙里,廖裕民用十七载光阴雕刻出“中国芯”的银河。
这位速腾聚创的“芯片诗人”,以182项专利为刃,突破技术封锁,为“中国芯”闯出一片天。
由其主导研发的M-core激光雷达芯片,以25毫米纤薄之躯承载车规级安全认证,实现功耗成本双降,推动自动驾驶技术普惠化。
从比亚迪到广汽,从实验室到流水线,这位手握中国专利优秀奖的“破壁者”,正以纳米级的精度,书写自主创新的星辰大海。
南海之上,翻涌的海浪声伴着邓成辉度过了17年的光阴。
这位扎根海油一线的工程师,在祖国能源版图上绘就浓墨重彩。他带领团队啃下恩平15-1油田群这块“硬骨头”,独创“主动穿刺技术”化解“鸡蛋壳”地层风险,将日产量推至7500吨,成就南海第一大油田。
他更以“穿行地下的巡航导弹”之姿,设计出我国首口海上万米深井,以9508米井深打破纪录,让边际油田焕发新生。
从南海高产稳产到深井技术突破,从能源安全到低碳转型,这位“深海匠人”以技术革新为锚,在蔚蓝疆域劈波斩浪,在祖国能源版图创下中国深度。
黄天华手握十年方向盘,在深圳街头勾勒出温暖的生命轨迹。
黄天华是一名网约车司机,又不是简单的网约车司机。他用5.15万份订单铺就服务之路,以90万公里零差评的坚守,将乘客的点滴满意凝成后视镜里永不褪色的风景。
这位从瑶乡走出来的退伍军人,将车厢化作流动的公益站台,车里常备AED急救包,人送外号“急救侠”。
高考季化身“爱心送考使者”,春运时带领“爱心车队”,乡村振兴的捐款单上也印着他反哺故土的深情。只要人们有需要,他从不缺席。
方向盘一转,每趟行程都是播种善意的旅途,只要车轮向前,人心便不会迷路。
在数字洪流中,夏华标以代码为梭,织就中国科创的锦绣蓝图。
他以“企知道”为舟,载着330亿条全球科创数据破浪前行,从专利文献到产业链图谱,他将30PB的浩瀚信息炼成AI的火种,点燃20000条产业链的星火。
当传统研发需耗时数日,他的大模型三小时便能洞见技术脉络;当海外垄断科技情报,他筑起自主可控的“数字长城”,让中小企业触达海外客户效率飙升30倍。
397项专利是他刻在创新之路的名片,2.26万高新技术企业是他浇灌的科技丛林,这位先锋,正用数据雨露滋养中国创新的热带雨林。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南山区有3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获得表彰,其中劳动模范2名、先进工作者1名。
4月29日上午,2025年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广州举行。会上,394人受到表彰,包括354名广东省劳动模范、40名广东省先进工作者。同时,还表彰了97个广东省先进集体。南山区4人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3个集体被评为广东省先进集体。
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
张宝辉(满族)
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项目生产经理,正高级工程师
曹浩彬
中科力函(深圳)热声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
202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
孙立春
深圳市南山区赤湾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正高级教师
2025年广东省劳动模范
廖裕民
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芯片部IC设计经理
邓成辉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深水工程技术中心恩平15-1油田群开发项目钻完井经理
黄天华(瑶族)
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网约车司机
夏华标
维正知识产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2025年广东省先进集体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腾讯音乐娱乐(深圳)有限公司腾讯音乐正音乐项目组
他们的故事,不是转瞬的花火
而是长明的火种
他们用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深耕
作出回答:
时间从不辜负耕耘者
当你读到某一段时,会不会想起
那个在细节里「死磕」的自己
那个相信「再试一次」的自己
那个默默发光的自己
……
你心底的那簇火
或许已点亮了世界的某个角落
劳动的意义
是让每一份坚持都有回响
这个五月
向所有“造梦者”道一声
劳动节快乐
#我的深圳故事#
来源:小李总探房(海口新房二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