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代传奇的老总,心甘情愿当“软饭男”,拜倒在了一个18线演员的石榴裙下....
一代传奇的老总,心甘情愿当“软饭男”,拜倒在了一个18线演员的石榴裙下....
这怎么想都是一个想不通的结论...
去年的五一,一条关于“万科老总”王石的新闻流出,大致意思是:
近几年行业不景气,王石所在的万科现金流太紧张,所以王石主动放弃了千万的退休金,选择与万科“共进退”。
这条消息被官方报道的时候,本来新闻的意思是这位大佬高风亮节,主动放弃上千万的钱...
可没想到,大佬背后的小娇妻不愿意放过背后的“流量”,一句话把老总送到了“软饭男”的位置上...
可是在做没有遇到这位小30岁的娇妻之前,他其实,一直挺硬的...
在深圳商界,王石的名字就像一块活招牌。
有人夸他是敢闯敢拼的企业家,有人笑他是“老房子着火”——年过六旬娶了小30岁的女演员,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抛开八卦看本质,这个东北农村走出来的穷小子,改写自己的命运,从来都是“靠自己”...
1951年,王石出生在辽宁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家,家里兄弟姐妹五六个,经常吃了上顿愁下顿。
作为老大,他从小就知道把窝头掰成八瓣分给弟弟妹妹。
17岁进铁路局当工人,每个月18块工资,他先往老家寄10块,自己顿顿咸菜就馒头。
在单位里,别人躲着值夜班,他专挑三九天去巡道,有一年腊月铁轨冻裂了缝,他裹着破棉袄蹲守两小时,愣是没让一趟列车出岔子。
这股子拼命三郎的劲儿,让车间主任记住了这个黑瘦小伙。
也是因为这股劲,让不久之后的他,被“干部家庭出身”的美女,给瞧中了...
有一回搬货划伤了腿,医务室新来的女医生王江穗蹲着给他包扎。
这一来二去的,这个干部家庭出身的姑娘,偏看上了这个闷头干活的穷小子。
当时的年代,不像现在这么讲究“门当户对”,只要人踏实,会过日子就行。
不久之后,两个人就结婚了,结婚时连张正经床都没有,两条长凳架块木板就当婚床,婚后的王江穗也够狠心,辞了工作在家带孩子,陪着丈夫从零开始打拼。
婚后不久,开放的春风刚吹到南边,王石就嗅到了商机,揣着全部家当跑到深圳,倒腾玉米饲料愣是赚到人生第一个300万。
这钱就像滚雪球,房地产、手表厂、饮料公司,生意越做越大。
可钱袋子鼓了,家里的日子却冷清了,女儿在美国出车祸,老婆带着孩子打官司,他还在国内抢地皮。
2007年,王江穗彻底寒了心,一纸离婚协议甩到桌上。
可是那会儿谁也没想到,这个“工作狂”刚离婚不久,转头就栽在了小30岁的田朴珺手里....
2008年在深圳香蜜湖会所,50多岁的王石第一次见到田朴珺。
这姑娘不聊包包首饰,开口就是纽约建筑和房地产政策,把见惯风浪的王石说得一愣一愣。
就这么一来二去,两个人鱼水之欢下,看对了眼...
其实他喜欢她,可以理解,毕竟肤白貌美年轻大长腿...
她喜欢他,确实不太理解,毕竟相差30岁,但是不要紧,身体身体不行、年龄年龄不行,图啥?
图钱吗,似乎也不是....
恋情的影子刚传出来,外界就都说田朴珺是“捞女”,可人家偏不按套路出牌。
跟了王石没两年,跑去纽约学表演,回来在《甄嬛传》里演了个福晋。
但是别以为这对夫妻光会秀恩爱...
田朴珺搞的承礼学院,每年99万学费教人怎么当贵族,王石二话不说把冯仑、张朝阳这些老兄弟拉来当讲师....
她自己也没闲着,投资《中国合伙人》赚了十倍票房,转头又成立影视公司,硬是在娱乐圈杀出一条血路。
王石这边更绝,70岁退休了非要二次创业,搞的“深石投资”专攻环保科技,最近还在香港申请上市。
去年房地产寒冬,听说万科要砍退休金,田朴珺微博上那句“老王,我养你”可不是说着玩的,人家带着企业家学员满世界考察项目,日本养老社区、北欧环保建筑,赚的钱比退休金多多了....
只是这样的一句话,直接让这位老总坐上了“软饭男”的位置...
其实网上到现在还有人骂田朴珺“心机女”,可眼瞅着人家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上个月被拍到在别墅拍杂志,田朴珺非要他摆出崇拜的眼神,七十多岁的人笑得像刚谈恋爱的小伙子。
女儿在国际学校学四国语言,承礼学院开到伦敦,王石带着团队研发环保新材料。
去年夫妻俩带女儿逛故宫被拍到,小姑娘左手牵着爸,右手拉着妈,蹦蹦跳跳踩在青砖上。
那一刻,什么豪门恩怨、利益算计,这么看来倒显得多余了....
所以如今看来,当年王思聪那句“遗产有保障”的嘲讽,搁现在看就是个笑话...
王石这辈子,就像他登过的珠峰——爬过冻土,摔过跟头,见过最险的崖,也看过最亮的星。
只是前几天看到王石带着掩饰不住的老态直播带货,企业家不像,网红也不像。
多少给人一种“没有精气神”的感觉...
但如今74岁还在折腾,或许真应了那句老话:有些人活着,就是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来源:寒士之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