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刷到一篇网友的感慨,大意是说瑾汐能在亲生父母身边待这么久、有这么高热度,全是因为亲生父母有钱——有钱才有闲拍视频、出去玩,甚至举了“苏牙子”的例子,说状态差异全在钱上。最后还说网友爱看大团圆,只希望他们不忘初心。
最近刷到一篇网友的感慨,大意是说瑾汐能在亲生父母身边待这么久、有这么高热度,全是因为亲生父母有钱——有钱才有闲拍视频、出去玩,甚至举了“苏牙子”的例子,说状态差异全在钱上。最后还说网友爱看大团圆,只希望他们不忘初心。
但看完这些话,我突然想问:瑾汐的热度,真的只是“有钱”二字能概括的吗?
刷过瑾汐认亲视频的都知道,她刚回家那阵儿,亲生父母眼睛哭肿了,姐姐从国外飞回来抱她转圈圈,养家哥哥请了假全程陪着,临走时一个人哭着拖着箱子回福建——这哪是“有钱就能演出来的”?
养家姑姑晒过瑾汐小时候的照片,说她从小和爷爷亲,90岁生日特意从外地赶回来送礼物;养家哥哥明明是普通打工的,偏要被传成“公职人员”,急得瑾汐赶紧澄清;丈夫去世后,莆田的婆婆拖着病体从老家赶到贵州,帮她带三个12到16岁的儿子……这些细节,和钱有半毛钱关系?
再说亲生父母有钱这事儿,是,经济条件好能让瑾汐少为生计发愁,但要是没那份藏了39年的牵挂,没在直播间红着眼眶说“我们找了你39年”,没把她当“长不大的孩子”宠着,光有钱能换来她满脸藏不住的笑?
有人说网友爱看大团圆,可谁稀罕看“钱堆出来的团圆”?大家真正破防的,是养家不藏私——“你去找亲生父母吧,我们支持”;是亲生父母不推诿——“当年不是不要你,是实在没办法”;是哥哥们不较劲——“只要你幸福,我哭着走也值”;是婆婆不凉薄——“儿子走了,我帮你带孙子”。
瑾汐自己说得明白:“我不是被抛弃的,父母的爱一直都在。”她认亲后发的小作文,写得最多的不是“新家多有钱”,是“养家哥哥陪我来”“二姐抱我转圈圈”“婆婆帮我带孩子”。这哪是“有钱才有热度”?是这些热乎的、带着眼泪的爱,戳中了每个普通人心里最软的地方。
现在网上总有人爱拿“钱”当尺子,量这量那。可瑾汐的故事里,养家哥哥是打工的,亲生父母是“找了39年的普通人”,婆婆是“拖着病体的老人”——他们都不“有钱”,但都在用力爱着她。
瑾汐自己也没变,她澄清哥哥的工作,提醒网友别乱揣测,五一还要带家人去莆田婆家认亲。她记得丈夫,说“要是你还在,肯定陪我来”;她念着婆婆,说“是您帮我撑起了一片天”。这哪是“有钱就飘了”?是心里装着感恩的人,怎么走都不会偏。
刷到这儿的朋友,我想问问:要是瑾汐亲生父母没钱,养家条件一般,你还会为她的故事掉眼泪吗?要是她认亲后和两边家人闹矛盾,你还会盼着“大团圆”吗?
其实答案早就在评论区了——有人说“看哥哥哭着走,我也哭了”,有人说“婆婆太不容易”,有人说“三个儿子以后有姥姥姥爷疼了”。咱们爱看的,从来不是“谁更有钱”,是“谁更用心”;咱们盼的,从来不是“热热闹闹的戏”,是“真真切切的爱”。
就像瑾汐说的:“感恩身边所有人。”这世道,多些这样的“感恩”,少些“用钱量人心”的算计,是不是更好?
来源:育儿糖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