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致敬劳动者,“五一”还有什么值得纪念?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2 10:38 2

摘要: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简称“五一口号”),郑重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得到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积极响应。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简称“五一口号”),郑重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得到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积极响应。

1948年5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全文刊发的“五一口号”。

这是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揭开了新的一页,预示着一种全新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诞生。

今年是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7周年。关于“五一口号”的相关知识,您都了解吗?

“五一口号”发布前,国内的形势是怎么样的?

1947年 下半年,国内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战场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日益高涨,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方兴未艾。

为尽快结束蒋介石独裁统治,一些爱国民主人士向中共中央建议,尽快成立全国政权机关,以对抗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提议:解放区应紧急成立联合政府政权机构,以对抗国民党伪国大后的局面。

民盟中央负责人沈钧儒向中共中央提议:解放区应成立产生联合政府的筹备机构,以对国内外号召否认蒋介石伪总统。沈钧儒希望中共考虑,可否由中共通电各民主党派,建议开人民代表会,成立联合政府,或由各民主党派向中共通电提出此项建议。

这些主张,无疑代表了当时许多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的意见。

这些意见引起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他们认为,对外公布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提出新中国政权蓝图的时机已经成熟,且正逢“五一”国际劳动节,中共中央即着手起草“五一口号”。

“五一口号”的诞生

按照惯例,每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时,中共中央都会对外发表宣言、口号,举行集会、游行,刊发文章及社论。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通过了经毛泽东主席修改后的《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当天,新华社正式对外发布,新华广播电台同时进行了广播。《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分别于5月1日、5月2日的头版头条刊发了“五一口号”全文。

中共为何在“五一”劳动节发布建国主张?

引起中共中央在“五一”劳动节发布建国主张的缘由,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就是新华社社长廖承志的一份电报。

廖承志为国民党元老廖仲恺之子,1908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46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历任中共南方局委员、晋冀鲁豫中央宣传部部长、新华社社长等职。1948年,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在山东、东北、晋南、陕北都取得了重大胜利,中原战场告捷,直逼国民党长江防线,历史的长河很快就要在此时发生重大转折。作为新华社社长的廖承志凭着丰富的斗争经验、强烈的政治责任和高度的职业敏感,认为在这一重要时刻,中央肯定有重大主张需要发布,于是给中共中央发了一份简短的电报予以请示。电文很快传到了西柏坡,机要工作负责人罗青长随即把来电送给中央书记处书记周恩来。廖承志的这封简短来电,当即引起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民党反动统治即将崩溃,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已到对外公布共产党人的政治主张、提出新中国政权蓝图之时。

于是,中共中央立即着手起草。当时中共党内,既有如毛泽东、刘少奇等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不乏像胡乔木等功底厚实的理论工作者。因此,“中国共产党发布一九四八年‘五一’劳动节口号”很快就起草完毕。

毛泽东对“五一口号”初稿进行了哪些修改?

“五一口号”初稿送到毛泽东的案头,宏大的建国方略激荡于心。据统计,毛泽东共作了27处修改。一字一句,皆有深意。含义最为突出的有4处。

修改电头“总社”为“陕北”,以保守中共中央、毛泽东已到达西柏坡的秘密。将第四条“全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联合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为着最后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修改为“联合全国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和其他爱国分子,巩固和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为着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这一修改既进一步重申了“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在统一战线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发出了“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共同奋斗”的号召。

删除了第五条“工人阶级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者,解放区的工人阶级是新中国的主人翁,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更早地实现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毛泽东重新起草了这一条:“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是“五一口号”的点睛之笔,它高度概括了中共中央的建国方略,正式向国内外宣告要成立新政权、建立新中国,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协商建国的精彩华章。

删除了第二十三条“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万岁”和第二十四条“中国劳动人民和被压迫人民的缔造者,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万岁”,改第二十五条“中华民族解放万岁”为第二十三条。

这样,修改后的“五一口号”,一共23条。毛泽东的这一改动,寓意极为深刻,体现了他的博大胸怀与高瞻远瞩,表现了他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准确把握,对统一战线在革命进程中作用的清醒认识。

“五一口号”发布后,毛泽东致函李济深和沈钧儒的信中说了什么?

在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的次日,即5月1日这天,毛泽东致函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和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务委员沈钧儒,以协商的口气具体提出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参会党派和原则、实施步骤等,对中共中央“五一口号”第5条作了进一步的补充。

信中说:在目前形势下,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加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并拟订民主联合政府的施政纲领,业已成为必要,时机亦已成熟。国内广大民主人士业已有了此种要求,想二兄必有同感。但欲实现这一步骤,必须先邀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一个会议。在这个会议上,讨论并决定上述问题。此项会议似宜定名为政治协商会议。一切反美帝反蒋党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均可派代表参加。不属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反美帝反蒋党的某些社会贤达,亦可被邀参加此项会议。此项会议的决定,必须求得到会各主要民主党派及各人民团体的共同一致,并尽可能求得全体一致。会议的地点,提议在哈尔滨。会议的时间,提议在今年秋季。并提议由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本月内发表三党联合声明,以为号召。

毛泽东的这封信函,表达了共产党对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团结合作的坚定决心和真诚意愿。

为何说“五一口号”是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的重要转折点?

“五一口号”发布之后,中共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马叙伦、郭沫若等55名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民主人士,联合发表《我们对时局的意见》。1月27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沈阳发表《对时局的声明》。这是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在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八个民主党派排序与“五一口号”有何关系?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指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八个民主党派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

八个民主党派为何这样排序?原来,响应“五一口号”时部分民主党派的自行排序及响应先后是确定八个民主党派排序的重要基础。

4月30日,中共中央于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1948年5月5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负责人李济深、何香凝,中国民主同盟负责人沈钧儒、章伯钧,中国民主促进会负责人马叙伦、王绍鏊,中国致公党负责人陈其尤,中国农工民主党负责人彭泽民,中国人民救国会负责人李章达,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简称民促)负责人蔡廷锴,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负责人谭平山,无党派民主人士郭沫若等,在香港联合致电毛泽东,盛赞中共“五一”号召,并通电全国响应(简称“五月五日通电”)。

12位民主党派领导人联名通电一经发出,各民主党派一呼百应,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致公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等以各种方式发表声明、宣言、告全国同胞书,响应中国共产党的“五一口号”,积极推进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九三学社公开响应“五一口号”的时间较晚。当时九三学社总社在国统区的北平,不便以团体的面目出现。北平解放前夕,九三学社于1949年1月26日公开在北平《新民报》上发表《拥护中共“五一”号召暨毛泽东八项主张的宣言》。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参加会议的46个单位中有党派单位14家,除中国共产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外,各民主党派的排列顺序调整为:民革、民盟、民建、无党派民主人士、民进、农工党、救国会、民联、民促、致公党、九三、台盟。1949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民党民主派第二次代表会议,决定将民革、民联、民促和国民党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统一成为一个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因此,之后的党派排序中不再出现民联、民促。救国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认为其政治主张已经实现,遂于1949年12月18日在北京宣告结束,从而退出了民主党派的序列。

至此,以各民主党派参加民主爱国斗争的历史与行动为依据,经过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充分协商,并因为民主党派的组织变动,最终形成了目前的中国各民主党派排列顺序,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五一口号”铸就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之魂

77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人类社会政治发展中独树一帜,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民主实现、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利益维护等方面发挥了制度效能,显示了蓬勃生机,就在于“五一口号”奠定和注入的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长期稳定全面合作、推进政治协商的基石和基因。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只有不忘初心,让基石更加牢固、基因更好传承,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才能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中放射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