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视的《跨过鸭绿江》终于播放完了,该剧演绎了从新中国解放、朝鲜战争爆发,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经两年零九个月的艰苦斗争,双方签订了停战协议,朝鲜半岛依然以三八线为分界线,与战前的现状相差不了多少。
央视的《跨过鸭绿江》终于播放完了,该剧演绎了从新中国解放、朝鲜战争爆发,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经两年零九个月的艰苦斗争,双方签订了停战协议,朝鲜半岛依然以三八线为分界线,与战前的现状相差不了多少。
看到这里,我们禁不住会问,双方投入这么多兵力,打得你死我活,最后谁也灭不了谁,又回到了原点,到底为了什么?
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参战,毛主席已经解释得非常明了,是为了和平,而不是做战争狂人,因为美国人已经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上,已经危害中国本土人民的安全。
朝鲜和韩国为什么打仗,道理也很简单,双方都在追求领土统一,由于意识形态上的不统一,无法组成联合政府,双方必有一战,他们之间的战争也无可厚非,和平的手段无法解决,那就只能比拳头大小了。
苏联和美国为什么参与其中,这就有“唯恐天下不乱”的嫌疑。当然,从深的层次来分析,自然是利益和国家战略层面的原因。只是美国人直接参战,而苏联人始终“犹抱琵琶半遮面”,既武装了北朝鲜,支持北朝鲜南征,又不想把问题闹大,美国人参战之后,自己又不敢直接出兵,总是催促中国出兵,想把自己置身之外。
个人认为,包括中国、美国等国之所以被卷入战争,与苏联、美国的一系列操作有很大的关系。
为什么这样说呢?假如朝鲜半岛是一个有独立主权的国家,正常情况下,发生如此规模战争的机会不是很大。我们观看亚洲新兴国家,像朝鲜、越南恰恰是被人为的分割,甚至新中国在解放战争中,苏联、美国都建议中国划江而治。其用心显而易见,希望这些国家内部分裂,这些帝国主义国家才有机可乘,坐收渔利。
l 朝鲜战争到底是怎样爆发的?
l 中国为什么要出兵帮助朝鲜人打仗?
l 中国出兵的过程究竟是怎样的?
l 为什么朝鲜领导人对中国出兵的态度和心情也是矛盾的?
这些都是读者们关注的问题,朝鲜领导人对中国出兵的态度和心情矛盾也可以理解,因为一直以来中国都是朝鲜半岛宗主国,只是到了近代的大清衰弱,日本的崛起和沙俄势力的侵入,朝鲜成了一个殖民地国家。这种亡国滋味已经受够,万一中国军队也像美国、日本那样来了就不走了,岂不是再次驻入外国势力。
因此,当北朝鲜被打得节节败退时,请苏联出兵遭到拒绝,请中国出兵也不直接与中国领导人联系,而是绕到莫斯科,让莫斯科督促中国出兵。
对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有很大的争议,这本来是高层领导小范围协商的话题,外界人员基本是不知道真实的内幕,随着苏联、美国相关秘密档案的公开,这些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还得把时间往前推移到二战尾声。日本和沙俄共同占领了朝鲜。后来日本战胜了沙俄,独自占领了朝鲜和中国的东北。随着二战接近尾声,德国人已经投降,日本还在硬撑着,把日本人从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赶走已经摆上了桌面。
而美国人担心,消灭远东的日本军队,可能自己也会有很大的伤亡,在胜利即将来临之时,这种过多的美国大兵伤亡不太划算,于是想到让苏联出兵,把攻占朝鲜的战役连同“可能遭到的重大伤亡”由苏联去承担。苏联当然也知道美国人的用心,提出了一大堆条件,并没有马上进攻日本。
美国人一扔原子弹,,眼看日本已经顶不住了,再不打连汤都没有喝,苏联红军150万大军立即从各个方面突入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进行毁灭性打击。
原本美国和苏联对日作战是有明确分工的,美国负责攻打太平洋上的日本军队和日本本土;苏联负责歼灭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唯独没有说明谁负责消灭朝鲜半岛上的日本军队。主要是双方都没有最后一战会如此顺利。
苏联红军第25集团军直接从中国东北杀进朝鲜,占领了平壤,而且立即乘胜向南方挺进。
1945年8月10日,东京传出日本内阁决定无条件投降,苏联红军迅速进入朝鲜北部的消息同时传过来,美国一看急眼了。
他们认为,如果整个朝鲜半岛被苏联红军控制在手中,极有可能威胁美国的战略利益。当天夜里,在国防部长助理麦克洛伊的办公室,举行紧急会议,研究如何处理这件事。但是此时此刻美军正在太平洋地区和日军激战,还无法抽出兵力登陆南朝鲜。只能走谈判路线,最好由美国与苏联分别占领朝鲜。赶紧划一条线,用它来挡住苏联人向朝鲜南部的大举进兵。
麦克洛伊用手中的红色鸭嘴铅笔,在狭长的朝鲜半岛拦腰画出了一条直线,南北大约各占50%。就这样,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被一个从来没有到过那里的美军上校参谋分割成了两半。
这一道落在地图上的红色印痕,就是后来著名的“三八线”。
美国国防部赶紧在这一天发布了第1号受降令,规定苏军负责“三八线”以北,美军负责“三八线”以南,接受盘踞在朝鲜国土上的日本军队的投降事务。
朝鲜人民刚刚摆脱了日本的殖民统治,没有来得及高兴,又陷入南北分裂,由此也埋下了朝鲜战争爆发的祸根。
美国国防部单方面划出“三八线”之后,还在担心苏联不接受这样的方案,因在预案中也给苏联人留下了很大商量的空间。从美国国防部解密的档案中可以看到,如果那时候,苏联人坚持要求把汉城划给他们,美国人可能也是同意的,毕竟苏联红军占领了先机。
但是,麦克阿瑟和杜鲁门、国防部谁都没有预料到,两天后,斯大林在回电中痛快地说,行,就以“三八线”为界,而且还把已经兵临汉城的军队,退到了“三八线”以北。
杜鲁门被斯大林慷慨惊呆了,后来仔细看了斯大林回的电文,斯大林的意思是以“三八线”划界没问题,但是,苏联政府要求所有东北亚地区的土地、海洋与领空,都要以“三八线”为界线。如果“三八线”若是一直往东延伸过去,就把原属日本的千岛群岛等一大片日本国土,也都划到了“三八线”以北。
杜鲁门也不想与斯大林直接冲突,就让斯大林与麦克阿瑟定夺,把球踢给了麦克阿瑟,可斯大林没有想到麦克阿瑟的口气超出他想象的强硬,麦克阿瑟在回电中对斯大林说:
“你们胆敢有一兵一卒踏上日本本土,我马上下令扣押你在远东委员会的所有代表当人质!”
斯大林也害怕这位在二战中表现牛逼的麦克阿瑟,担心真打起来可能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
没办法,他只好命令满载苏联红军和各式战车的舰队,掉头返回千岛群岛,无奈地接受了美国人划定的这样一个现实。
就在苏联红军占领平壤不久,美军第7步兵师也在朝鲜南部的仁川港登陆,并且马不停蹄一路疾行,很快进入汉城,抵达了“三八线”。在时间上占据充分优势的苏联军队,在“三八线”上等来的,是麦克阿瑟总司令麾下嚼着口香糖的美国大兵。
美苏两国的士兵在“三八线”上举行了一场联欢会,互送礼品。
美军进入南朝鲜后,立即解散了该地区已经建立起来的人民委员会。苏联退入北朝鲜。美国占领军在原日本总督府的基础上,成立了南朝鲜军政府,由美国军官担任军政府各级官员。
美国人把美国式的“民主”带给了南朝鲜,南朝鲜各色各样的政党如雨后春笋一样涌出,多的时候达到100多个政党。这些政党都是政治上的历史老冤家, 人人在互掐,麦克阿瑟形容“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北方也好不哪去,各种名目的共产党派别在朝鲜就多得不得了,全都打着拥护共产国际,发展抗日组织,创建抗日武装的旗号,然后如同过江之鲫般争相涌到莫斯科去要钱。钱一到手,枪还没买回一支,子弹还没买回一粒哩,为分卢布的事,自己内部就先打起来了。
总体而言,受尽日本奴役与掠夺的朝鲜,却对这个美国老行伍没有任何必须屈从的理由。朝鲜人民是日本军国主义者的长期受害者,他们渴望的是结束外国列强的统治,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立国家。
随着二战结束,世界形成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两大阵营,双方矛盾集中在欧洲,苏联本来没有打算在东亚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只是想在朝鲜培养一个亲苏的政权,苏联首先呼吁美、苏军队同时撤出朝鲜半岛,而后又宣布苏联占领军主动撤出朝鲜北方,并承诺给予朝鲜人民充分的自治权,其程度远远超出了他承诺给一些东欧国家的自治权。
斯大林觉得朝鲜的一切已经被苏联红军打理得让他足可放心,于是决定于1948年12月开始撤军。
但是,他提出的条件是:苏联撤军,美国也必须撤军。不管美国人的态度如何,苏联红军首先撤军。到这年12月底,除留下3500名军事顾问外,第25集团军奉命将武器装备移交给金日成,苏联红军随即全部撤回了国内。
苏联红军撤走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国防部也在研判南朝鲜的局势。最后得出的结论竟然与苏联人不谋而合,认为苏联撤走之后,在军事上南朝鲜没有多少战略价值,没有必要驻军,因此也下令将美军撤出。
到1949年6月,美国人也一下撤走了。但和苏联人一样的是,美国也留驻有一个500人左右的美军顾问团,帮助指导和训练南朝鲜军队。不一样的是美步兵第7师奉华盛顿之命,撤走之前只将轻武器移交给了韩国国防军,一切重武器包括各种战车,则随士兵们同船返回了美国。美国人这么做的动机只有一个解释:
我不给你大家伙,整天吵着着要用武力统一朝鲜的李承晚,便不敢主动去“三八线”上挑事。
就这样,朝鲜半岛就形成了南北两个政权,南方的李承晚,北方的金日成。
李承晚与金日成行事方式完全相反,李承晚一天到晚叫嚣着要统一朝鲜,因为被美国限制无法付诸于行动,而金日成则在无声的发展实力,也时刻准备着统一朝鲜半岛。
1949年3月,金日成作为国家元首,第一次携次帅兼外务相朴宪永出访莫斯科,便迫不及待地向斯大林提出用武力统一朝鲜的想法。
而斯大林则像老师教训学生似的教导他俩,统一当然是好事,但是你们不能马上或单纯用武力来统一,因为你们现在还没有自己的军队,最好通过政治手段,加强政治攻势,宣传北朝鲜是全世界最优越的社会制度,让南北朝鲜的人民都踉着你们走。
然后你们再组织游击队,到南方去搞破坏活动,这样里应外合,统一就能实现了。
他还特别明确地告诫金日成:
“只有在对南朝鲜军队进行反击时,你的军队才可以越过‘三八线’。”
在东西两大阵营已经形成的世界冷战格局中,金日成作为苏联占领军扶植培养出来的北方领袖,想统一朝鲜半岛,首先会想到求助于苏联,其次才会考虑与朝鲜一江之隔、各方面都与苏联不可同日而语的中国的帮助。
金日成把朝鲜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当成了天大的事情,牢牢记在心里。从莫斯科一回到平壤,马上派朝鲜人民军金一将军,到北平郊外的双清别墅求见毛主席。
一见面,金一提出:
“我们要解放南朝鲜,请你们给予帮助。”
然后,金一向毛主席递交上一封朝鲜劳动党给中共中央的信,信的中心意思就是请求中共把人民解放军中的朝鲜师转交给朝鲜政府。
而在此之前,中共已经送给金日成急需用来开国的一支小部队。1945年8月日本投降以后,金日成在苏军保护下返回朝鲜北部,并于1948年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而在建国前的1947年,中共应金日成之请,抽调了吉东警备1旅2团的两个营,计1200名朝鲜族官兵,连同武器装备送给金日成,作开国建军之需。最终中国人民解放军向朝鲜人民军移交了成建制的3个野战师,共计38000人左右。加上此前送给金日成的吉东警备1旅2团的两个营1200人,稍后又在延边及周边各县征招4200人,总共达到了44000人。正是这几个师回归朝鲜,被认为中国参与了北朝鲜战争前期的策划。
实际上,毛主席并不支持金日成立即实行武力统一朝鲜的计划。如果要打,也要等到中国把台湾收复再说。
而金日成并没有听取毛主席的意见,而是抓紧时间备战。朝鲜不惜用9吨黄金、40吨白银和1500吨其他珍贵矿石,来换取苏联武器弹药,装备这批从中国战场上归来的野战师。
手里握着这样一支铁血洪流、虎狼之师,金日成满以为能够一举荡平李承晚那弱不禁风的军队,一马平川地解放南朝鲜。
朝鲜半岛上的战争一触即发。而朝鲜的备战和发动战争,都没有告知中国政府,只是朝鲜和苏联之间秘密进行,一直到战争爆发后,毛主席才知道已经开打了。
1950年6月1日,斯大林批准作战计划;6月10日,北朝鲜召开师级以上干部会议,下达部队移动展开的命令;6月24日,北朝鲜7个师由西向东,在“三八线”以北完成部署。同日,苏联军事顾问视察了“三八线”阵地后,遵照斯大林的命令,所有军事顾问集体后撤到平壤。
斯大林算盘打得非常精明:从苏联的安全战略出发,既不想失去指挥权,又不愿意让苏联军队公开参与到战争中去;如果朝鲜实在顶不住,那就让中国军队冲到第一线,去和美国人拼杀。
国外史学界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中国领导人就参与了朝鲜战争之前的策划和准备,与斯大林和金日成达成秘密协议出兵朝鲜。韩国和日本更是出现了“东亚共产主义三角同盟”这样的说法,认为朝鲜战争及中国出兵是中苏朝早有预谋的。
然而,苏联解密档案证明,中国当时在朝鲜问题上的举措纯属被动反应,斯大林和金日成在策划朝鲜战争的过程中一直把毛主席蒙在鼓里。毛主席虽然一开始从战略层面支持金日成采取军事手段解决朝鲜统一问题,但有前提,那就是你得等我先解决了台湾问题,你再统一。后来同意金日成动手,完全是被迫的,派志愿军入朝作战,更是万般无奈,迫不得已。
中国政府同意朝鲜师回国,绝不是为了支持金日成发动朝鲜战争,也是担心北朝鲜受到南方的攻击,对北朝鲜革命政权表示的同情和支持。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朝鲜战士也有强烈回国意愿,另一方面,中国领导人已经在考虑军队复员,裁军的问题了。因此,在朝鲜战争历史研究领域很有影响的美国知名学者艾伦·怀廷很早以前就得出的结论:
“这些帮助中国革命的朝鲜官兵回国是很自然的现象”。
来源:春秋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