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艾爱国,湖南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焊接顾问,全国劳动模范、“七一勋章”获得者、“大国工匠”,我国焊接领域领军人物,攻克技术难关400余项,培养技术骨干600余人,被誉为“钢铁裁缝”。
“全国劳模给我回信啦!”
来看四川小学生与艾爱国
跨越千里的对话
“亲爱的刘艺萌同学:
展信安!收到你的来信,
我心里满是感动与欣慰……”
四月清晨的成都,薄雾未散
成都市青羊区实验小学青华分校
六年级5班的教室门被轻轻推开
班主任宋冰梅手里紧握的
是一封贴着湖南湘潭邮戳的回信
当艾爱国三个字跃入眼帘
教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
“来了!艾爷爷的回信!”
12岁的刘艺萌捂着嘴跳了起来
跨越千里
由两封信引发的心灵共鸣
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起来看~
人物名片
艾爱国,湖南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焊接顾问,全国劳动模范、“七一勋章”获得者、“大国工匠”,我国焊接领域领军人物,攻克技术难关400余项,培养技术骨干600余人,被誉为“钢铁裁缝”。
一封信的诞生:
从“焊接故事”到心灵共鸣
刘艺萌收到艾爱国的回信
通过《大国工匠》结缘
时间倒流至2025年寒假。刘艺萌蜷在沙发里,电视里《大国工匠》的镜头正定格在湘江之畔:75岁的艾爱国手持焊枪,在钢板上“绣”出细密的焊缝。火花飞溅间,他如交响乐指挥般游走焊条,焊缝如蚕丝般均匀密实。“他是新中国第一代电焊工,用一把焊枪‘缝’出了中国制造的钢铁脊梁。50年攻克400多项技术难关,培养600余名技术骨干……”解说词与画面交织,在女孩心中激荡起涟漪。
积极参与写信活动
TRAFFIC SAFETY
不久,刘艺萌报名参加了青羊区总工会与区教育局联合举办的“致劳模工匠的一封信”——成都市青羊区第二届中小学生寒假书信写作活动,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艾爱国。他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始终保持工人本色,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我想向他致以最真挚的敬意和感谢。笔尖在信纸上划出沙沙声,她写下:您以焊枪作笔,以孤光为墨,书写了对党的忠诚和对国家发展的担当……您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用焊枪“焊”卫中国制造。
劳模回信:
平凡与伟大的双向奔赴
艾爱国正在认真回信
这封辗转千里的信抵达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工会办公室,工会干事回忆:收到信后,艾老放下焊枪,用布满老茧的手小心翼翼地展开信纸,在车间里逐字朗读,读到“‘焊’卫中国制造”时,他神情肃穆。
“真没想到,远在成都的你,会如此用心地了解我的工作与故事,还把这些点点滴滴记在心里,通过书信传递给我,谢谢你,孩子……”在回信中,艾爱国用朴实而温暖的语言写道:“我只是做了一名普通工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希望刘艺萌能做好每一件“看似普通的小事”,努力“塑造着更好的你”。
两封信的交流
两代人的交互
“这才是真正的教育闭环。”青羊区总工会负责人感慨。从荧幕上的焊花到信纸上的墨香,从文字的感动到行动的传承,工匠精神在青少年心中完成了从认知到内化的升华。
如今,艾爱国的故事正通过劳模工匠宣讲、阅读劳模工匠故事读本、国旗下讲话、劳模工匠故事会等形式,在更多孩子心中播下种子。而刘艺萌的书桌上,那封贴着湘潭邮戳的信件旁,多了一本崭新的笔记本——扉页上,她工整地抄下艾爱国的话:“只要肯下苦功夫、用心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不平凡。”
记者:张杨
视频:邓孝禹
编辑:平辛洁
校对:张安捷 谭海金 杨月
责编:李建根 李茹玉
审核:许扬
制作机构 | 四川省总工会融媒体中心
电子邮件 | szghrmt@163.com
来源:四川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