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社会,谈及婚姻,往往无法绕开“出轨”这个话题。有人认为出轨是道德和人品的问题,是不可原谅的行为;也有人觉得它只是一时冲动的产物;还有人明知故犯,将出轨当作满足自身需求的一种方式。几年前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的“图书馆30秒事件”便是一个典型案例。一个女生发现,
在现代社会,谈及婚姻,往往无法绕开“出轨”这个话题。有人认为出轨是道德和人品的问题,是不可原谅的行为;也有人觉得它只是一时冲动的产物;还有人明知故犯,将出轨当作满足自身需求的一种方式。几年前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的“图书馆30秒事件”便是一个典型案例。一个女生发现,与自己恋爱八年的男友出现了精神层面的出轨。相比肉体上的背叛,很多人认为精神出轨的伤害更轻,可这件事却刷新了人们的认知。
男生与一位女同学之间的互动看起来并不出格,但已足以令人不安。他们互发颜文字、表情包,分享午餐照片,推荐歌曲,每周日都会单独吃饭。他帮她修电脑、拼椅子、占座,而她也会为他带饭、拿快递、整理数据。即使课题最忙的时候,女生有四五天联系不到他,聊天记录里他却仍每天和那位女同学互相分享音乐,开着玩笑。当女生许愿两人可以长长久久时,他低头看着手机,回复的是那位女同学的消息。跨年当晚,在女生下楼接他的短短两分钟里,他也没有忘记和那位女同学道一声新年快乐。
爱情是真的,他在那段额外的“友谊”中投入的情感也是真的。但无论有没有实质性的身体接触,出轨的本质只有一个:第三个人已经悄然走进了两个人的生活。这同时也意味着你在对方心中被贴上了“无趣”、“令人厌倦”的标签。
我曾采访过100个婚内有了第三者的人,从他们的经历中总结出了关于婚姻的一些残酷真相。
首先,同频才能共振。曾经看过一个帖子,帖子中的男生博士毕业,喜欢看球赛、财经杂志,工作也和学术相关。而他的妻子是大专学历,爱追剧、看综艺,喜欢讲一些无聊的笑话和网上流行的“验证真爱”的小游戏。他觉得妻子除了会照顾家庭外,思想层次完全跟不上自己,甚至感到厌恶。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上的认知负荷理论指出,人的短时记忆只能处理少量信息,如果夫妻之间三观不合,经常发生冲突,那么大脑就会把资源用来处理这些矛盾,根本无力再去维系感情或提升自我。长期下来,不同频的夫妻只会让彼此越来越疲惫,最终导致分离。
其次,性与爱是可以分开的。女性通常认为性和爱是一体的,她们渴望情感连接,希望从中获得亲密感。而男性受激素影响更大,往往更关注生理满足。进化心理学中的亲代投资理论指出,女性需要承担怀孕、生产等更大的代价,因此她们更倾向于挑选优质伴侣。而男性则天生具有传播基因的冲动。尽管现代社会有法律和道德约束,但很多男性依然难以控制自己的本能。但这并不是借口,只是他们维持体面的一种方式。
最后,男性对崇拜的需求十分强烈。从小女孩就被灌输“英雄救美”的观念,幻想那个命中注定的人能像电影角色一样拯救自己。布迪厄提出的“象征暴力”理论说明,温柔弱小被认为是一种女性特质,而男性则应扮演拯救者的角色。这种文化叙事让男性习惯于通过女性的崇拜来建立自信和价值感。然而,婚姻时间久了,夫妻之间早已没有当初的激情,只剩下日常琐碎与争吵。一旦女性不再崇拜丈夫,男性的自信心便会受到打击,进而产生控制感缺失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他们要么向孩子寻求认同,要么就转向婚姻之外的人。
婚姻不是一时冲动的决定,而是一份需要深思熟虑、慎重对待的契约。不论我们身处怎样的处境,都应当守住底线,避免悲剧的发生。
来源:玲儿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