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的出轨大瓜,相信很多人都吃到了。这个事件中,有很多值得珍视的角度,都很有传播价值。毕竟,医学伦理涉及到每个人的生命与健康权,谁都跑不掉。
协和”4+4”,这个医学教育在设置上,似乎是为了体现时间压缩的医学奇迹。
---
前文回顾:中日友好出轨大瓜,最服董小姐
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的出轨大瓜,相信很多人都吃到了。这个事件中,有很多值得珍视的角度,都很有传播价值。毕竟,医学伦理涉及到每个人的生命与健康权,谁都跑不掉。
出轨是最表层的事件。一般出轨属于私德范畴,但肖飞事件的公共价值在于,它是职业共同体内的上下级非常态性关系,而且这种性关系影响到了实际的工作——譬如规培生董袭莹在医院内的轮科制度,甚至还影响了手术间的患者权益。
最深层的价值,在于协和4+4的医学教育。董袭莹是一面镜子,宣告了这个怪诞的特权医学教育设计,有多么扯淡,很容易沦为权贵阶层的镀金工具。
下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肖飞出轨事件的来龙去脉,对此已有了解的朋友可直接跳过;第二部分,将事件中违背医德的部分以及与协和4+4有关的细节,做重点陈述;第三部分,剖析协和4+4的荒诞之处。
1
整个事件,都是由肖飞医生的原配谷医生举报所引发。谷医生是三甲医院眼科医生。
她的举报信指控肖飞出轨中日友好医院护士长石某以及规培生董袭莹。肖飞曾下跪保证不再与石某联系,石某的丈夫也知晓妻子出轨。肖飞为关照董袭莹,不让她到其他科室轮转,曾引发医院内部矛盾公开化。而抵制他们的,竟然是摇滚乐队盘尼西林的键盘手麻昊宁——他是中日友好医院的骨科教学秘书。
有一些八卦的情节,譬如石某为肖飞流过产,董袭莹也怀有肖飞的孩子,肖飞已准备与谷医生离婚,迎娶董小姐……这些都不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谷医生的举报,获得回响。4月27日晚,中日友好医院发布通报,确认举报内容基本属实,对肖某作出停职处理、开除党籍并解除聘用关系的决定。
肖飞本人回应称对处理结果有异议,承认与部分女性存在私生活问题,但否认其他指控,并坚称自己“医德没问题”。毕竟,经此一役,如果肖飞背上“医德有问题”的标签,以后就很难再在其他三甲医院任职了。他势必要摆脱这个标签。
但我个人认为,肖飞本人的回应,没有什么说服力。下文我会说明原因。
而肖飞的医德问题,必须结合董小姐一起讲。可以说,他为了董小姐,的确是够拼的,医德已经粉碎。
2
关于肖飞的医德问题,有两起事件。一个是董袭莹作为规培生,不按医院规定轮转。
按照正常的规培转计划,2024年7月女主应该去脊柱外科轮转,但她没有去。肖飞原配举报信的解读是:
为了继续维持不正当关系,男主去和骨科教学秘书麻昊宁打招呼,希望女主继续留在胸外科工作一个月。麻大夫在教育处群内提出异议,指出女主这种特权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脊柱外科的日常工作并引起其他规培大夫的不满,教育处老师们也颇有微词。之后男主和麻大夫就此事展开争吵,女主则通过个人关系联系到了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并跟中日医院脊柱外科主任打招呼,最终达到了7月不去脊柱外科转科的目的。
请注意,董袭莹“通过个人关系联系到了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并跟中日医院脊柱外科主任打招呼”,成功留在了中日友好医院的胸外科。
所以董袭莹的关系绝不简单。不只是在协和4+4受教育而已,她的这层关系,也让人怀疑协和4+4的招生是不是也有特权通道。
关于轮转争议,可以参照麻医生与肖飞医生的各自说辞:
另一起事件,显然更为重要。
肖医生原配的举报信中这样说:
2024年7月5日,肖飞和该规培住院医师上手术,该规培住院医师的某些操作引起了手术室一位护士的斥责,肖飞对该护士大吼大叫,并丢下已经麻醉的病人不顾,和该规培住院医师一起离开手术室长达40分钟。
事发当天的护士们在医院内部群组的公开发言:
肖飞医生昨日也有辩解,称2023年初到2024年7月,他与前述护士搭台合作期间就多次在手术间发生过争执、不愉快。2024年7月5日,他带前述规培住院医师进行手术准备时,与前述护士爆发了激烈争吵。冲突期间他“感到头晕、手抖得厉害,实在无法开始手术,在确保麻醉后的病人很安全,且有麻醉医生、台上护士在场看护的情况下,我摘掉手套、脱手术衣,到手术室门口与领导协商能否更换巡回护士。”
在等待领导回复的过程中,为避免进一步冲突,也为调整身心状态,他返回病房测血压、吃降压药、喝水,平复心情后,和一位朱姓医生一起返回手术间顺利完成了手术。手术历时112分钟,出血10ml,术后患者顺利康复,术后第6天正常出院。
但是,肖医生并未就他和护士争吵的细节作任何说明。而护士在事发当时留下了更为详尽的说明。所以我觉得护士的说法更可信。另外,按照肖医生的说法,他在40分钟后,是和一位朱医生回到手术间完成了手术。董医生呢?她作为手术参与者,在争执后未返回岗位,其行为是否构成“擅离职守”?
为何董小姐未受处分?
据说按照日本的规培保障体系规定,主刀医生离场必须启动备用团队,违者终身禁业。反观中日友好医院事件中,肖飞离场40分钟仅受党纪处分,执业资格未被吊销,已嫌过轻,而董小姐更是毫发未伤,这是特权的威力?
3
董袭莹的家世已被扒出。她的父亲是中某建研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董某某、母亲北科大某院副院长米某某。
很多人怀疑董小姐的父亲通过国企平台协调医疗资源,母亲利用高校学术网络为其铺路,形成“政-商-学”三角联盟。我们不做这种怀疑,但认为网友的怀疑并非没有道理。
回到本文的重点,协和”4+4”,这个医学教育在设置上,似乎是为了体现时间压缩的医学奇迹。
常规医学教育需5年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3年规培=14年系统性训练。而协和”4+4”允许非医学背景者(如董某莹的哥大经济学本科),通过4年速成获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其规培周期更可压缩至1年。
关于协和4+4的公开信息不多,目前国内似乎只有3家大学开展了这种教育——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还有浙江大学巴德年医学班。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院士对4+4模式提出“三纳”原则:纳爱医者,纳多学科背景,纳天下贤才。目前,公开的信息显示,2025级招生中,协和4+4在国内招收17人,国外招收24人。据说国外招的并非外籍学生,而是专门针对中国留学生,而董袭莹恰恰就是走的这一条路径。
随便多句嘴,董小姐读的是哥伦比亚大学某个独立学院的经济学本科,说野鸡学院可能过分了,但据说是校友会不让他们进的那种。
2023年6月30日,北京协和医学院17位4+4临床医学专业博士毕业生正式毕业。这是第一届,目前,该专业已招收150余人。这个崭新的学制,据说参考的是美国MD的培养模式,但相较美国同类项目(4年MD+3-7年住院医师培训),这可是严重缩水。
另外,我查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4+4项目要求是:本科阶段完成500小时临床实习;住院医师培训期间独立完成200台手术;通过USMLE三级考核…… 而协和4+4既没看到公开的统一考核标准,似乎又缺乏第三方监督。
董袭莹博士论文实质性内容仅30页,却获院士团队背书,这种”学术镀金"模式,与哈佛医学院要求博士生平均发表3篇SCI论文形成鲜明对比。
据说这些毕业生无一例外,大都流向了协和系统的医院以及国内著名三甲大院,成为了一名临床医生。这有点可怕啊。
网友的神总结:
通过协和4+4,第一年上网课,第二年上新闻主刀肺部切除手术,第四年完成硕博影像方向的论文,拿到了内科博士毕业证,获得了京圈某医院泌尿科肿瘤方向外科医生。
我的天,董小姐4年的时间,超越了普通医学人11年都达不到的成就,称她为“天才少女”也不为过,而且研究方向的跨度让人咋舌。
上新闻是肺部手术,毕业论文是影像,毕业证是内科,将来要干的是外科,严谨的医学,都能这么随便了吗?
有几个疑问。
董袭莹在这么短的医学教育和规培期间,是否具有独立操作肺癌切除等高难度手术的能力?这算不算揠苗助长?
中国能否参照美国医学院协会(AAMC)标准,建立全国统一临床能力考核体系,消除”特殊通道"?
能否实施规培透明化改革,强制公开所有规培生的手术记录、轮转评价,并建立患者代表参与的监督委员会?
斩断推荐信背后学术权力寻租链,能否实行院士推荐信终身追责制,推荐人与被推荐人学术不端行为连带受罚?
能否强制协和等顶尖医学院参与WFME全球医学教育认证,倒逼培养体系与国际接轨?
董袭莹们用4年时间走完别人14年的道路,这不是医学教育的胜利,而很可能是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誓言的亵渎。
手术刀不应成为特权玩具,协和”4+4"需要更大的公开、透明与机制纠偏,否则今日荒诞剧中的40分钟手术室离场,明日就可能演变成千万患者的生死悲剧。
来源:时空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