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教授甚至院士对于一般人高不可攀,但是相对权力核心来说,也是外围。
徐瑾私塾第5年内测满意度100%加入微信ashes-18
重要的是看到趋势。
最近董小姐瓜,很多人义愤填膺,批判权贵的任性。
舆情汹涌,多数朋友也很气愤,外行看热闹,
批判归批判,我们还是要知识吃瓜,功夫在瓜外。
徐瑾经济人说点其他的,肖医生与董小姐,揭示另一面行业真相。
也许当下不中听,但是也许以后你觉得不无道理。
确实,董小姐的家族,初看门槛不低,但是实际只是神仙一角。
大学教授甚至院士对于一般人高不可攀,但是相对权力核心来说,也是外围。
一些事,归因下来,无非学阀为自己孩子找点出路。
这不公平,也不对,但是绝非孤例,各行各业都有。
甚至可以说,医生行业相对是侵入慢一点的。
毕竟,门槛摆在那里。
当医生入门不容易,回报未必那么明显,
即使董小姐,还需要各种4+4折腾,
也需要肖医生这样的做题家帮忙上道。
不少朋友感叹董小姐这样的人怎么拿手术刀,
其实一般人根本接触不到这些医生。
走出一二线,好医生本来是稀缺资源。
就像萧伯纳说,各种专业都是内行对外行的欺骗。
某种意义上,医生的门槛也是被人为抬高的。
大家对董小姐那么生气,主要是自动代入患者身份。
多数人觉得涉及身体,就应该万分小心,需要学历资历背书,
其实人体不过是机器,就像有朋友说的,
手术手术,就是手熟。
而南昌周公子那样大企业,可以挥霍无数金融资产的,
其实危害于董小姐相比,其实很难说那种更大。
更不用说,涉及各种重大权利的各种制度,这些方面的腐败,其实更大。
在美剧《黄石》中,女富二代面对一个孤儿,说了关于财富的四个真相。
如何变富?她认为有四种方式。
继承:
“继承,显然,这个方法不适合你,因为没有遗产可以让你继承。”
偷窃:
“要发财也可以去‘偷’,但这种方法需要极大的耐心、力量和智力,而且即使你偷到了,也无法长久持有。”
努力:
“通过拼命努力工作和学习,虽然会经历失败,但持续的努力和学习能使你变得比任何人更加专业。”
巴结:
“Learn how to suck a dick. 这一种方法,你应该也做不到,也学不会。”
如果是你,你选什么?董小姐和肖医生,又会怎么选?
当然,这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比较任性,大家批判阅读。
徐瑾经济人这些年关注阶层,阶层下滑是中产的梦魇。
《软阶层》的书辗转好几年,这次应该快出版了。
顺利的话近期面市,感兴趣加微信xujin2023,及时获得消息。
在阶层划分中,很多人好奇,
为什么很多身价几千万或者上亿的人,也不过软阶层?
软就是下滑,软就是塌陷。
因此,阶层和家族,没有传承,
简单说,可以继承生产资料,继承不了生产关系。
这样的话,搞到最后,生产资料也大概率守不住。
徐瑾经济人多次强调,资本有三种——
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
大家说董小姐以及其同侪论文水,其实换个角度,
学阀子女的学术能力低下,
恰恰说明文化资产遗传很难,只能靠社会资本转化。
但是社会资本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不值一提。
八卦是人的天性,
据说八卦的时候多巴胺分泌很高,愉悦程度类似吃甜品。
说起来,吃瓜也是一门学问。
一个瓜的出现,可能是随机的。
一个瓜的扩散,却绝非偶然。
当一个无关宏旨的瓜让你愉快地吃,一定是有更大的事你看不到。
一个吃得很流畅的大瓜,大概率是没啥真正信息量的。
而所谓吃瓜,本质上就是瓜越广,信息量越小。
作为软阶层,其实有时候要有觉悟,
能让你吃到的瓜,能有多劲爆?
不是一定级别,不是特殊原因,你吃不到一些瓜。
就像《狂飙》里面台词,你什么档次,和我吃一样的瓜?
每日三省我身,这样的瓜,是我这个层次的人应该吃的吗?
对于软阶层,适量吃瓜,有益身心健康,
但是太投入,有时候得不偿失。
更重要的是,比起瓜本身,瓜背后的信息量更大。
更多时候,瓜也是一种转移,信息的污染以及噪音,闭环完成。
如果你无法判断真实信息,不如信息脱毒。
公开就聊这些了,更多来社群聊,
参考徐瑾私塾封班倒计时:圈子对了,一年顶十年
学习型社群徐瑾私塾,
第5年即将结束招募,错过等一年;
近期组织关税战不同维度讨论,
来源:徐瑾经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