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大翁,作为当代陶瓷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以“当代八哥第一人”著称,其陶瓷作品以独特的文人气质、深厚的书画功底与高温窑变技术的完美结合,开创了景德镇传统陶瓷工艺的新境界。作为景德镇中外陶瓷艺术协会会长,他的艺术实践不仅推动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创新发展,更以乡愁为纽带
金大翁,作为当代陶瓷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以“当代八哥第一人”著称,其陶瓷作品以独特的文人气质、深厚的书画功底与高温窑变技术的完美结合,开创了景德镇传统陶瓷工艺的新境界。作为景德镇中外陶瓷艺术协会会长,他的艺术实践不仅推动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创新发展,更以乡愁为纽带,将地域文化符号转化为艺术语言,构建了传统与现代、技艺与哲思交融的创作体系。以下从艺术背景、技法创新、题材特色、文化价值及社会影响等方面解析其陶瓷艺术。
一、艺术背景:书画同源与跨媒介融合
金大翁的艺术根基源于早年对书法与国画的研习。他8岁习字,初中获全县书法比赛三等奖,后师从洛阳书法家李进学长达15年,奠定了深厚的书法基础。同时,他通过临摹《芥子园画谱》领悟国画技法,并受长安画派影响,形成写意风格。这种“书画同源”的理念贯穿其创作始终,正如其所言:“书法是中国绘画的重要支撑,缺乏书法笔法,绘画韵味便不足”。他将书法线条的韵律感融入陶瓷绘画,使瓷面呈现如宣纸般的墨韵层次,如《八哥图》中枯润相间的笔触,既保留了草书的奔放,又通过青花釉色呈现出水墨氤氲的效果。
2008年定居景德镇后,他突破传统瓷绘的装饰性局限,将国画写意精神与陶瓷高温窑变技术结合。例如,为精准表现青花瓷的墨色层次,他耗费6年时间调整烧制温度,最终在1380℃的高温下实现“瓷上如纸”的笔墨效果。这种跨媒介实验不仅拓展了陶瓷艺术的表现力,更赋予其作品文人画的意境深度。
二、技法创新:高温窑变与平面重构
金大翁的陶瓷艺术以“技近乎道”为追求,其核心突破在于高温窑变与平面空间重构:
1. 窑变与笔墨的共生
大翁曾对外来艺术同道讲:这几年在景德镇最大的成就感是,青花原料以历代皇朝为年号标准来配置,如:康乾几几号、清几几号等,近当代以画家命名青花即《大翁青花》开创新一代。
传统青花瓷多强调图案装饰,而金大翁将国画的“写意性”引入瓷绘。他通过控制釉料浓淡与烧制温度,使青花在窑变中呈现水墨画的晕染效果。例如《八哥图》中,八哥羽毛的浓淡变化并非依赖多色叠加,而是通过单一青花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色差异实现,既简净淡雅,又形神兼备。这种技法革新打破了瓷绘与纸本绘画的界限,被评价为“让瓷画如国画”。
2.现代平面构成与传统意象的碰撞
在画面构图上,他突破传统花鸟画的程式化布局,引入西方现代艺术的抽象精神。例如,将八哥形象进行平面化处理,通过线条的疏密对比与留白的虚实呼应,形成“零乱中显秩序”的视觉效果。这种重构既保留了中国画的“传神”内核,又赋予作品当代审美特质,如《千年石榴万年红》中,石榴枝叶的穿插与八哥的动态形成几何化构图,传统题材焕发新意。
三、题材特色:八哥符号与乡土记忆
金大翁的陶瓷艺术以两大题材为核心:
1. 八哥:文人精神的当代转译
他以十年之功专研八哥题材,为此专门饲养八哥观察其动态,最终提炼出“简笔传神”的表现手法。作品中,八哥或昂首远眺,或闭目凝神,仅以黑白两色勾勒,却能通过线条的顿挫与釉色浓淡传递灵动之气。这种“以少胜多”的创作理念,既承袭了徐渭、八大山人等文人画的写意传统,又融入现代艺术对形式美的追求。其八哥形象被赋予象征意义:既是自然生灵的再现,亦隐喻艺术家对自由精神的向往。
2. 永嘉元素:地域文化的艺术升华
作为永嘉人,金大翁将故乡的山水、红柿、古道等元素转化为艺术符号。例如,《楠溪古道》以青花釉里红描绘山间小径,橙红色柿子点缀其间,被命名为“永嘉红”,成为地域文化的视觉标识。如《枫林晚》读一代大儒徐定超回家乡,一首《枫林晚》诗意创作四条屏,将文学意境与陶瓷材质结合,实现诗书画印的文人画传统在三维瓷面上的延续。这种“在地性”创作,既是对个人乡愁的抒写,亦是对濒临消逝的乡土记忆的抢救性记录。
四、文化价值: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型
金大翁的陶瓷艺术具有双重文化价值:
1. 技艺传承与创新
他坚持“笔墨至上”,以书法用笔提升瓷绘的线条质量,同时借鉴油画的光影层次丰富釉色表现。例如,《巍巍井冈山》通过高温五彩与国画皴法的结合,使瓷面山水兼具苍茫质感与色彩冲击力。这种“中西合璧”的实践,为景德镇传统工艺注入了现代艺术基因。
2. 文人情怀的当代表达
其作品摒弃商业化媚俗倾向,强调“以艺立身,以诚交友”。他拒绝追逐“大师”头衔,专注于艺术境界的提升,如《散作乾坤万里春》以梅花喻高洁品格,为时代开先河。这种对文人精神的坚守,在当代艺术市场中尤为难得。
五、社会影响:从个人创作到文化传播
作为“景漂”艺术家代表,金大翁通过展览、教育等多维度推动陶瓷文化传播:
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其陶瓷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艺术发展史,更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了独特的文化坐标。近年来,这座传统工艺之都凭借非遗传承与艺术创新的双重魅力跃升为网红城市,吸引着全球游客与艺术家纷至沓来。他们以当代艺术视角激活传统陶瓷载体,通过跨界创作赋予青花、釉彩新的美学表达,为这座古城注入了鲜活的艺术生命力。
大翁作为扎根景德镇二十载的“景漂”实践者,始终致力于探索中国画与陶瓷艺术的深度融合。通过系统研究传统绘画的笔墨意趣与陶瓷材质的物性特征,在器型设计、釉下彩绘、窑变肌理等维度实现书画艺术的立体转译。近年来更通过策划系列主题展览、搭建艺术家交流平台,汇聚全国艺术精英的创作力量,共同推动景德镇从"工艺美术之都"向"国际艺术之都"的转型升级。站在千年窑火不熄的传承节点,我们正以陶瓷为文化媒介,将中国画的哲学意境与当代艺术语言相融合,既延续“器以载道”的东方美学传统,又构建具有国际对话能力的艺术表达体系。这种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的创造性转化,不仅为非遗活态传承开辟新路径,更让景德镇在全球化语境中持续焕发新的文化能量,朝着世界级艺术城市的目标稳步迈进。
展览体系:自2010年起,其作品在南京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等地巡展,并被永久收藏,成为当代陶瓷艺术的重要文献。
教育实践:他致力于在家乡筹建“大翁美术馆”,计划将其定位为“美术馆、博物馆、教育馆、研学馆”,通过艺术故事传递文化价值。
产业推动:作为温州市政协委员,他多次提案推动瓯窑复兴,将传统工艺与文化旅游结合,助力地域经济发展。
结语
金大翁的陶瓷艺术,以八哥为媒介、以永嘉为底色、以笔墨为灵魂,构建了一个贯通古今、融合中西的艺术世界。他既是中国传统工艺的守护者,亦是现代陶瓷语言的开拓者。其作品不仅展现了高温窑变技术的极限可能,更通过乡土记忆的当代转译,完成了从“技艺”到“精神”的升华。在景德镇这座千年瓷都中,金大翁以“非大师”的姿态,诠释了何为“大匠运斤”——技艺的精湛终需服务于人文精神的传承,而这正是其艺术生命力的根源所在。
艺术家简介
金大翁,浙江省永嘉人,1965年,中国著名画家,著名瓷画家。景德镇市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政协委员。现任景德镇中外陶瓷艺术协会会长,温州国学研究会副会长,温州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2019年荣获景德镇市“杰出成果”奖,2020年荣获景德镇市首批江西省“省级高层次人才C类”称号。
来源:中华网山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