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 | 从龙袍到蓑衣的变装秀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2 18:27 2

摘要:在古代,让百姓们吃饱穿暖是每个皇帝都要面临的头等大事。因此农耕这件事,即便是日理万机的皇帝,偶尔也要身体力行,客串一把,为天下的百姓做个表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致敬不凡,致敬平凡

在古代,让百姓们吃饱穿暖是每个皇帝都要面临的头等大事。因此农耕这件事,即便是日理万机的皇帝,偶尔也要身体力行,客串一把,为天下的百姓做个表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清人画胤禛耕织图像册(其一)

康熙皇帝 培育水稻新品种

康熙一贯重视农业生产,特别是关系国家安危和百姓生活的粮食生产,一直是康熙心里的大事。当时水稻是主要的高产粮食作物,因此康熙对水稻的栽培十分关注。

他在皇宫御苑中的丰泽园(位于故宫以西的中南海内)内播种了几片“VIP试验田”,从播种、插秧、田间管理,一直到收割,都要亲自过问,而且经常亲自到田间。

丰泽园中种有很多水稻,每年九月会迎来收割季。有一年的六月,水稻刚刚抽了穗,康熙皇帝沿着田垄来散步。猛然间,他发现其中一棵长得格外高。他走近定睛一看,上面的稻粒竟然已经成熟。于是,康熙皇帝将它摘下来收藏,决定留待明年试种,看看它是否还能早熟。第二年,刚刚到六月,试种的水稻就成熟了,个个颗粒饱满。从此以后,丰泽园开始年年种植这种早熟稻米,收成好得足够供应宫中的内膳房用米。

后来,康熙皇帝还把这种稻米送到江南地区,让百姓们种植。这种水稻在江南可以一年两熟,大大提高了产量。

雍正皇帝 体验生活把地耕

皇帝每年都要出席各种各样的祭祀典礼,祭先农就是其中之一。所谓“先农”,就是古代传说中最先教民耕种的人。每年春天,皇帝都要率领文武百官到先农坛祭祀先农神,祈求新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祭先农坛图》中的人物与陈设

据会典记载,正祭日当天雍正帝身着礼服,自午门乘辇出宫,卤簿大驾全设,至先农门降辇。降辇后,雍正帝在太常寺赞引官、对引官的导引下,入具服殿盥手,以手洁示敬重,再经向导引领至坛上。《祭先农坛图》正是选取了皇帝净手完毕后,即将行至先农坛时的场景。

亲祀先农礼成后,雍正帝再次由前引官引导至具服殿,更补服黄龙袍并稍作休憩后,再行至耤田处。《亲耕图》与《观耕图》描绘了此后雍正帝行耕耤礼时同一空间、不同时间节点的典礼场景。

雍正帝亲耕场景

《亲耕图》定格了雍正帝刚从耕耤位出发开始耕耤的场景。此时,身着龙袍的雍正帝右手持耒,左手持鞭,前用两名耆老牵牛,两名农夫扶犁,身后从耕的三王九卿已各就耕位,不从耕的王以下各官则在席棚外按翼排立。耤田两侧教坊司乐工鸣锣鼓,歌雍正御制《三十六禾词》,持五色彩旗的乐工与耆老、农夫数十名在彩棚两侧排立,唱和随行,彩旗飐飐,好不热闹。

按会典记载,雍正帝共行三推三返,并复加一推,礼毕后回到耕耤位站立,俟户部堂官和顺天府尹播种、耆老覆土后,御观耕台观耕。比起康熙皇帝,雍正皇帝的“亲耕”只是一种仪式。从图中就可以看到,在御用耕牛身后,还有两个弯腰拱背的人在用力。

乾隆皇帝 叫上皇后来务农

在中国古代,男耕女织是每个小家庭的劳动分工。作为天下第一夫妻的皇帝和皇后,当然也不例外。每到春耕时期,皇帝不仅自己祭祀、亲耕,还要求皇后举行祭蚕神和亲桑的仪式,为天下妇女作出榜样,这也是由皇后主持的最高级别的典礼。

先蚕坛平面图

乾隆九年初春,清廷举行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先蚕礼。西苑太液池北端 (今北海公园内) 的先蚕坛上支起了黄色幕帐,帐内供有先蚕神螺祖的神位和各种祭品。孝贤皇后在妃嫔宫女的陪同下来到祭坛,向蚕神跪拜、上香、献祭品。

亲蚕典礼前,挑选确定参加陪祀的嫔妃、公主、福晋、文官三品武官二品以上的命妇,组建了很大的祭祀团队。然后皇后、所有的陪祀人员都要开始斋戒。在(典礼)当天的时候,所有的陪祀人员要恭候皇后,然后(祭祀团队)由故宫的神武门,也就是故宫北门,出故宫直到北海公园的东门,进入公园里头,到了先蚕坛之后呢,举行祭祀的活动。祭祀的典礼并不是说光磕头、拜蚕神,实际上内容还是蛮丰富的,而且不是说一天就能完成的,包括亲蚕、躬桑、献茧、缫丝,它是有很多的工序在里面的。

《孝贤纯皇后亲蚕图》(局部)

皇帝们的亲耕活动,虽然有时看起来更像一场皇家“发布会”,但却成功地把提倡农耕、鼓励生产的精神,告诉了全天下的百姓。

[文章来源]

《〈雍正帝祭先农坛图〉系列图卷考释与典礼空间述要》

北京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号

[编辑]

付怀东

来源:圆明园遗址公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