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社保为0!粉丝礼物转卖!曾黎团队为何沦为“甩锅大师”?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1 04:42 3

摘要:2025年4月29日18时47分,网友@-十三-州府微博主页更新了一张手写致歉函照片,字迹颤抖却工整:“因未核实全貌损害曾黎女士名誉权,深表歉意。”仅3小时后,曾黎工作室火速转发该函,配文“感谢还原真相”,并警告其他网友“停止恶意传播”。次日,该粉丝关注列表已

2025年4月29日18时47分,网友@-十三-州府微博主页更新了一张手写致歉函照片,字迹颤抖却工整:“因未核实全貌损害曾黎女士名誉权,深表歉意。”仅3小时后,曾黎工作室火速转发该函,配文“感谢还原真相”,并警告其他网友“停止恶意传播”。次日,该粉丝关注列表已无曾黎,超13万人涌入话题#手写致歉函粉丝已取关曾黎#,评论炸锅:“受害者道歉,加害者隐身,内娱魔幻现实!”

事件始于3月25日凌晨,粉丝“十三州府”在二手平台发现,自己耗时3个月手工制作的定制徽章被标价88元出售。背卡上独特的扎痕与朋友题写的“平安”二字,成为铁证。

“卖家主页还挂着未拆封的粉丝信件和曾黎代言产品,IP地址和工作室完全一致!”她连夜私信曾黎工作室,却只得到机械回复“正在核对”。

3月26日,工作室声明称“系员工亲属私自倒卖”,已开除涉事者并报警。然而,声明中“传媒”误写为“传煤”、日期混乱等低级错误,被嘲为“甩锅模板”。更蹊跷的是,涉事闲鱼账号与工作室IP重合,报案回执至今未公开。

4月29日,事件陡转——粉丝被迫发布致歉函,承认“损害曾黎名誉权”。曾黎本人在评论区留下“抱抱你”,粉丝却冷回“缘分已尽”。网友扒出,曾黎所属的北京少年企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4年参保人数为0,实缴资本仅3万元,却手握顶流资源。法律人士指出,若查实员工侵占礼物获利,可能触犯《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

“零参保意味着团队可能是‘空壳运作’!”业内人士透露,此类公司常通过外包规避责任,而《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保”。粉丝怒斥:“连基本劳工权益都漠视,谈何守护粉丝心意?”

对比吴尊珍藏粉丝信件20年、孙俪捐赠礼物做公益的正面案例,曾黎团队的操作被钉上耻辱柱。梳理近年争议,明星团队惯用三大“毒招”:

“临时工背锅”:2023年某顶流将接机混乱归咎“个别粉丝”,遭官媒痛批;

“法律恐吓”:2022年歌手张某出轨事件中,强迫工作人员签“背锅协议”;

“情感操控”:利用粉丝对偶像的维护心理,将维权者污名化为“黑粉”。

中国传媒大学报告指出,67%的艺人团队存在“重流量、轻责任”倾向,将粉丝视为“数据工具人”。此次事件中,曾黎超话掉粉12万,商务报价暴跌20万,正是流量反噬的缩影。

《演艺经纪从业人员职业规范》的长期缺失,让行业陷入“无法可依”的混沌。曾黎团队的操作,暴露出三大系统性危机:

伦理失范: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牟利,却无行业准则约束;

责任真空:艺人以“不知情”逃避管理失职,与《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过错责任原则”相悖;

信任崩塌:粉丝经济核心是情感联结,而傲慢公关彻底践踏了这份纯粹。

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言:“明星若将粉丝真心当作可量化的‘资源’,终将沦为资本游戏的提线木偶。”这场由88元徽章引发的风暴,撕开了内娱光鲜表皮下的溃烂肌理——唯有以法律重塑行业底线,用真诚重建信任纽带,方能避免下一个“曾黎式悲剧”。

来源:雪茹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