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银发经济七大金矿:有人月入百万,有人还在摆摊卖保健品?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2 03:30 2

摘要:最近不少学员跟我吐槽:“周老师,我们店里保健品卖得比菜市场还便宜,老人还是只来一次就消失!” 这让我想起一句老话——“猴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传统银发经济的玩法就像猴子,只顾着拉新客、搞促销,却把复购率这个金矿埋在了土里。直到《2025银发经济白皮书》发布

最近不少学员跟我吐槽:“周老师,我们店里保健品卖得比菜市场还便宜,老人还是只来一次就消失!” 这让我想起一句老话——“猴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传统银发经济的玩法就像猴子,只顾着拉新客、搞促销,却把复购率这个金矿埋在了土里。直到《2025银发经济白皮书》发布,七大投资新赛道浮出水面,我才发现:不是老人不愿花钱,而是从业者不会“挖矿”。

健康管理:从“卖药郎”到“健康管家”

河北一家社区药店曾天天搞“买三送一”,店员追着老人喊“阿姨再带瓶钙片吧”,结果半年亏了20万。老板来问我,我只说了两字:“换血!”——把销售话术换成健康档案,免费测血压时记录老人睡眠、饮食、用药习惯。三个月后,这家店推出“三高调理包”,68%的老顾客主动续费。

“一次交易只是开始,持续复购才是盈利的密码。”

居家适老化:别让马桶成“杀手”

上海的王阿姨去年摔伤住院,儿子花3万块买了进口按摩椅,结果老人嫌按钮太多从来不用。反观杭州某公司,派工程师上门量马桶高度、测走廊宽度,一套8000元的防滑扶手+起身支架套餐,卖出了90%的复购率。

“解决痛点的产品自己会说话,强过100个推销员。”

智慧养老:跌倒监测器比儿女更贴心

广东某养老院曾砸钱买智能床垫,老人嫌硌得慌全当垫脚石用。隔壁街道的李姐却把跌倒监测器做成项链款式,老人洗澡都能戴。现在她靠每月198元的监护服务费,躺着收2000多个家庭的自动扣款。

“科技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藏在细节里的人情味。”

老年文娱:广场舞大妈能撬动百万流量

郑州张总开了十年老年旅行社,疫情后差点倒闭。我让他把旅游大巴变成“移动直播间”,导游举着手机带大妈们跳新疆舞。现在他靠直播打赏和特产带货,利润比过去带团高3倍。

“流量在哪里,钱就在哪里——哪怕它穿着花衬衫在跳广场舞。”

营养食品:1块钱试吃盒打开万亿市场

浙江某保健品厂老板跟我诉苦:“我们蛋白粉纯度99%,老人非要买街边三无产品!”我让他把生产线改成小袋装,放进“7天早餐体验盒”,社区团长每推广一盒奖励5元。三个月后,复购率从7%飙到41%。

“让老人先尝到甜头,他们自会帮你教育市场。”

康复护理:私域流量池养出摇钱树

北京老刘的理疗店曾经发传单拉到50个客户,做完疗程全跑光。后来我让他建“疼痛管理群”,每天发颈椎操视频、提醒贴膏药时间,现在群里300人,每年稳定贡献60万业绩。

“私域不是通讯录名单,而是24小时在线的信任银行。”

精神疗愈:陪聊服务比药品更值钱

天津独居的赵奶奶每月退休金8000,却囤了一屋子廉价保健品。直到遇见小林——这个90后姑娘每周上门教手机拍照、陪聊初恋故事,顺便推荐助眠茶和线上课程,现在赵奶奶主动给她介绍20多个客户。

“老人买的不是产品,是被看见、被记住的温度。”

如果你看到这里还觉得银发经济就是“卖货给老人”,那真成了“守着金矿挖煤”。2025年的战场早已不是价格战,而是谁先打通“需求洞察-场景服务-终身价值”的闭环。那些抱怨市场难做的人,不妨看看成都陈姐:她靠给老人定制短视频相册,一年裂变出500个社区代理;再看看苏州老周,用AI语音机器人做用药提醒,客单价从200元飙升到9800元......

我是周老师,专注用AI赋能大健康行业。过去三年我带学员跑通了养老陪诊、社区团购、健康私域三大模型,最高单月变现170万。如果你也对银发经济感兴趣,欢迎交流——毕竟,这个行业不缺机会,只缺“把助老服务做成复购生意”的狠人。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