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千帕力就能切换铁电极化,咋做到的?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3 10:18 2

摘要:朋友们,今天一起来了解“利用摩擦电效应实现铁电极化的超低压机械运动切换”。简单来说,就是找到一种新方法,用很小的力就能控制铁电材料的极化状态,这在很多领域都大有用处。

朋友们,今天一起来了解“利用摩擦电效应实现铁电极化的超低压机械运动切换”。简单来说,就是找到一种新方法,用很小的力就能控制铁电材料的极化状态,这在很多领域都大有用处。

*本文只做阅读笔记分享*

一、铁电极化的机械切换研究背景

一直以来,机械力为控制铁电材料特性提供了新方向。以前常用压电响应力显微镜的探针,给铁电晶体施加局部机械力,引发挠曲电场来改变铁电极化方向。这种方法虽然展示了机械调控的潜力,但实际应用时遇到了难题,它需要在纳米尺度施加巨大的机械力,这严重限制了相关器件的发展。所以,寻找能在触觉压力范围实现极化反转的新方法,成了科研人员的重要目标。

二、基于摩擦电效应的新方法原理

这次研究的创新点,就是用摩擦电效应来实现铁电极化的机械切换。当两种不同的摩擦电材料接触、分离时,会产生电荷转移和静电感应,进而产生电压脉冲,这些脉冲能触发铁电材料的电阻切换,实现极化反转。

从能量角度看,摩擦电过程中材料间电荷转移释放的能量,要是比铁电材料极化反转所需的能量大,极化就能顺利切换。而且,摩擦电产生的电场强度远超常见铁电材料的矫顽场,为实现低压力下的极化切换提供了可能。

三、实验验证与器件性能表征

3.1 机械切换铁电极化的实验

研究人员搭建了实验装置,用滑动摩擦电装置把机械刺激转化为电压。摩擦电单元选了聚四氟乙烯和铜作为材料,搭配α-In₂Se₃铁电忆阻器,监测极化切换和电阻变化。实验发现,摩擦电单元产生的电压,会随着机械应力增加,而且改变连接方式就能改变电压极性。通过电阻变化能看出,机械滑动能实现铁电极化的可逆切换,原子力显微镜扫描也直观证实了这一点。

3.2 神经形态应力器件的构建

基于摩擦电调控铁电极化的原理,研究人员尝试制作神经形态应力忆阻器。他们用按压式摩擦电单元感知应力信号,和α-In₂Se₃忆阻器配合,模拟生物的机械感受器和神经元处理功能。实验表明,不同压力会让忆阻器产生不同电阻状态,这些状态能持久保持,模拟了大脑的记忆功能。而且,该器件还能模拟人工突触的长时程增强和抑制特性,用于手写数字图像识别的准确率高达94.7%和93.6%,展示了其在神经形态计算领域的巨大潜力。

3.3 手指触摸实现铁电电阻切换

研究人员还发现,通过优化摩擦电单元设计,手指触摸也能引发铁电极化切换。他们用单电极模式摩擦电单元,手指触摸就能产生电压脉冲,使α-In₂Se₃忆阻器电阻变化,实现极化反转。这种方法所需压力极低,仅1-10千帕,比传统挠曲电方法小了5个数量级,为开发高灵敏度触觉感知器件提供了新思路。

四、研究总结与展望

这次研究成功用摩擦电效应实现了超低压,甚至是触觉触摸下的铁电极化机械切换,巧妙避开了挠曲电效应在器件应用中的限制。还构建了神经形态应力系统,实现了应力感知和存储功能,在图像识别方面表现出色。

五、一起来做做题吧

1、关于铁电极化的机械切换研究背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传统方法利用压电响应力显微镜探针施加全局机械力来切换极化

B.挠曲电效应介导的铁电极化反转仅在少数氧化物铁电体中被发现

C.传统机械切换方法所需机械力小,利于器件应用

D.目前急需能在触觉压力范围实现极化反转的新方法

2、在基于摩擦电效应的新方法原理中,实现铁电极化切换的关键是

A.摩擦电材料的选择

B.接触界面的电子云重叠

C.摩擦电效应产生的能量ET大于铁电材料极化反转所需能量EF

D.静电感应产生的电压脉冲

3、在机械切换铁电极化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采用滑动摩擦电装置将机械刺激转化为电压

B.选择聚四氟乙烯和铜作为摩擦电材料与能量需求无关

C.通过电阻变化可表征机械调制的铁电极化

D.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直观证实了机械滑动能实现铁电极化的可逆切换

4、关于神经形态应力器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采用滑动摩擦电单元来感知机械应力信号

B.器件不能模拟人工突触的长时程增强和抑制特性

C.构建的人工神经网络用于识别手写数字图像的准确率较低

D.按压式摩擦电单元可将外部压力转化为脉冲电压传递给忆阻器

5、在手指触摸实现铁电电阻切换的研究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手指触摸产生的电压脉冲不能使α−In2Se3忆阻器电阻变化

B.实现α−In2Se3铁电极化翻转所需压力比传统挠曲电方法大

C.单电极模式摩擦电单元对感知手指触摸不敏感

D.手指触摸可实现铁电极化的可逆切换

参考文献:

Baoyu Wang et al. Ultralow-pressure mechanical-motion switching of ferroelectric polarization. Sci. Adv.11, eadr5337(2025).

来源:知识泥土六二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