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特权实锤?网友挖出18年巴纳德学院毕业典礼,疑似董小姐出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2 17:02 3

摘要:这事儿吧,得从一段视频说起。有网友扒出了2018年巴纳德学院的毕业典礼录像,画面里一个穿着蓝袍的女生笑盈盈地上台,和导师握手时,字幕赫然写着“XIYING DONG”。没错,这就是董袭莹。

一场“学术美容院”的毕业典礼,如何撕开医学教育的遮羞布?

这事儿吧,得从一段视频说起。有网友扒出了2018年巴纳德学院的毕业典礼录像,画面里一个穿着蓝袍的女生笑盈盈地上台,和导师握手时,字幕赫然写着“XIYING DONG”。没错,这就是董袭莹。

乍一听,巴纳德学院听起来像是“常春藤”级别的学府,毕竟它是美国东北部“七姐妹”女子学院之一,专收女生,历史比有些国家的建国时间还长。可仔细一看,这所学院其实是哥伦比亚大学的“附属学院”——就像国内某些独立学院和985高校的关系一样,含金量差着一个量级。

协和医学院的“4+4”项目可不是谁都能进的。官方要求明确:申请者必须毕业于QS或Times世界大学排名前50的顶尖学府,还得有3位教授联合推荐。而董袭莹的本科背景是巴纳德学院,这所学校在综合排名上远逊于哥大本部。

更讽刺的是,有网友扒出巴纳德学院的录取门槛:很多学生是从社区大学转过去的,相当于“先镀一层金,再跳级上车”。所以问题来了——董袭莹的入学资格,到底是靠实力,还是靠“特权通道”?

董袭莹的履历堪称“魔幻现实主义”:经济学本科,协和4+4医学博士,导师是骨科院士,论文研究妇科影像学,毕业后却进泌尿外科工作。网友戏称她是“六边形战士”,我更愿意叫她“学术界的变形金刚”。

传统医学博士的培养路径是:5年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2年规培。而董袭莹的“速成”路线是:第一年上网课,第二年主刀手术,第三年发表论文,第四年直接上岗。这种“压缩饼干式”的教育,真的能培养出合格的医生吗?

更耐人寻味的是,董袭莹的留学路径被扒得底朝天:高中毕业后先上社区大学,再转巴纳德学院,最后曲线救国进协和。这条“学术镀金链”像极了某些明星买海外文凭的操作——花钱走捷径,而不是靠实力闯关。

有网友调侃:“这哪是留学?分明是富家千金的‘学术整容院’!”而协和4+4项目本意是培养跨学科人才,结果成了某些家庭的“直升机通道”。当教育资源被特权垄断,普通学生的十年寒窗又算什么?

事件发酵后,协和医学院的反应堪称“教科书式甩锅”:官网删掉了4+4录取名单,王辰院士的讲话中关于董袭莹的表述也被悄然修改。这种“此地无银”的操作,反而让公众更加怀疑背后的猫腻。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压缩式培养模式可能带来的医疗隐患。传统医学教育需要14年系统训练,而4+4毕业生仅用4年就获得行医资格。网友讽刺:“第一年上网课,第二年主刀肺切除,第四年拿到内科博士证,最后成了泌尿外科医生。”

这场风波让我想起一句话:“当规则由特权者制定时,普通人只能仰望。”协和4+4项目本意是改革,结果却成了“特权通道”的遮羞布。如果医学教育的公平性都被金钱和关系击穿,那手术刀上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变成一场赌局。

当然,我也理解“拼爹”现象的复杂性。但至少在医学领域,我们不能容忍“拼爹”凌驾于患者安全之上。希望这次调查能揭开更多真相,也希望未来,医生的白大褂上,不再印着“特权”的标签。

来源:天哥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