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工智能以迅猛之势重塑世界的当下,每一位家长和教育者都在思索:孩子们在这个崭新的时代,究竟凭借什么去参与竞争,赢得未来?答案逐渐明晰——真实世界的亲身经历,才是孩子们立足未来的关键。
在人工智能以迅猛之势重塑世界的当下,每一位家长和教育者都在思索:孩子们在这个崭新的时代,究竟凭借什么去参与竞争,赢得未来?答案逐渐明晰——真实世界的亲身经历,才是孩子们立足未来的关键。
然而,审视当下的教育现状,却令人忧虑。我们仿佛在无形之中,用各种条条框框和既定模式,硬生生地切断了孩子与真实世界的天然联系。学校里,孩子们被海量的书本知识和标准化的考试所淹没,每天穿梭于教室、食堂和宿舍之间,如同被困在知识牢笼里的小鸟。
他们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那些刻板的技能,比如机械地记忆知识、按照固定模式解题。可这些技能,在AI的强大算力和学习能力面前,显得如此脆弱,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轻易取代。想象一下,当AI能够瞬间给出精准的知识答案,快速完成复杂的逻辑运算时,我们花费大量精力培养的这些技能,意义又何在呢?
一、“会玩”: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在未来社会,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玩耍”能力,很可能成为一项举足轻重的核心竞争力。令人惊喜的是,“00后”这一代展现出了独特的天赋,他们似乎天生就懂得如何在玩耍中释放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00后”成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敏锐的感知和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玩电子游戏,却不仅仅是消遣,还能在复杂的游戏机制中锻炼策略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他们参与各种创意手工活动,将奇思妙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作品,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他们组织各类线下社交活动,学会与人沟通、协调关系,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这种“会玩”的能力,让他们在面对未知世界时充满自信,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游历:行走中的教育与磨练
在这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我们应当为学生创造更多走出去的机会。游历,绝不是简单的游山玩水,而是一种深度的教育方式,是对孩子意志和能力的磨练。
就拿留学来说,它并非只是为了获取一张海外文凭的“镀金”之旅,更像是一场现代版的“洋插队”。孩子远离熟悉的家乡和亲人,置身于陌生的文化环境中,语言、习俗、生活方式都与国内截然不同。他们要学会自己租房、做饭、规划学习生活,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比如,有的留学生初到国外,面对全英文的授课环境和复杂的课程作业,通过主动寻求帮助、参加语言辅导班,逐渐适应并取得优异成绩;有的学生利用假期去当地企业实习,深入了解异国的职场文化,拓宽了国际视野。这些经历,无疑是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三、人类智力VS AI:谁主沉浮
人类的智力犹如一座深不可测的宝藏,蕴含着无穷的潜力和创造力,这是AI的“大语言模型”难以企及的。AI虽然强大,能快速处理海量信息,将许多任务的完成水平提升到一个平均的“80分”。但应试教育却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与AI相似的“一刀切”模式,过于注重标准化的知识传授和考核,围绕着这个“80分”的标准培养学生。
可人类的智力远不止于此,它体现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的创新思维,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以及对情感、艺术、人文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些能力是无法通过简单的标准化训练获得的,也是AI难以复制的。
比如,一位艺术家能够从生活的细微之处汲取灵感,创作出震撼人心的作品;一位科学家在面对未知领域的难题时,凭借直觉和洞察力提出创新性的假设。这些独特的人类智慧,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而过度依赖应试教育培养的能力,在AI的冲击下,正面临着被替代的危机。
四、立足于世:真实经历铸就生存技能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未来,会越发清晰地认识到,真实世界的经历对于孩子们立足于世的重要性。在未来社会,真正关键的技能,并非那些被书本和考试禁锢的知识,而是让自己在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中生存、发展的能力。
真正“正常”的教育,应该像一座桥梁,紧密地连接孩子与真实世界。让孩子们走出书本的象牙塔,去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体验社会的多元,尝试各种真实的生活场景。
比如,让孩子们参与社区服务,了解社会的运作和人际交往的规则;让他们参加劳动实践,体会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让他们探索不同的职业领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这些真实的经历,将教会孩子们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在挫折中成长,从而拥有在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五、分数的虚拟世界:困住的一代
我们不得不承认,分数所构建的世界,看似充满了秩序和标准,实则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一代孩子从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就被卷入了分数的漩涡。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未来的发展,似乎都被分数所左右。
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孩子们为了追求高分,不断地刷题、背诵,忽略了知识的实际应用和真实世界的丰富多彩。他们在分数的驱使下,如同在跑步机上奔跑的仓鼠,看似忙碌,却始终在原地打转。分数成为了衡量一切的标准,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对真实生活的感知力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被磨灭。
当他们走出校园,面对真实世界的复杂问题时,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因为分数的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我们不能让这一代孩子永远被困在分数的虚拟世界里,而应引导他们走向真实的生活,去拥抱丰富多彩的人生。
六、终身学习:从20岁到80岁的旅程
在未来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学习将不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人生阶段,而是贯穿从20岁到80岁的漫长旅程。对于成年人而言,学习不再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而是在真实世界中“从干中学”。
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每一次解决问题的过程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比如,一位职场人士为了完成一个复杂的项目,需要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掌握新的技能,与不同领域的人合作交流,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也在不断学习。学会烹饪一道新菜,是对生活技能的学习;了解一种新的文化,是对世界认知的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要培养自己在真实世界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七、稀缺的“会玩孩子”:未来的珍宝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社会可能会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大家都在AI的辅助下变得越来越“标准化”,逐渐忘却了如何玩耍,丧失了那份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然而,那些“会玩的孩子”却如同黑暗中的明珠,愈发显得珍贵。
这些孩子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能在玩耍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独特的解决方案。他们善于在不同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价值。比如,有的孩子在玩积木的过程中,不仅搭建出精美的建筑模型,还能思考如何优化结构使其更加稳固,甚至将其与物理知识相结合,这种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在未来社会中将成为稀缺资源。
他们将凭借这种独特的能力,打破常规,引领社会走向充满创意与活力的全新方向,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来源:彤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