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朋友你只管离去,不必多问,你看那山间白云悠悠,永无尽头。王维以白云喻人世无常,劝友人放下执念。不问归期,不问前程。语淡而意深,离别的怅惘与超脱的禅意都含于其中,既显诗人豁达,亦暗藏对世事变迁的无奈。
01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唐·王维《送别》
朋友你只管离去,不必多问,你看那山间白云悠悠,永无尽头。王维以白云喻人世无常,劝友人放下执念。不问归期,不问前程。语淡而意深,离别的怅惘与超脱的禅意都含于其中,既显诗人豁达,亦暗藏对世事变迁的无奈。
02
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宋·严仁《鹧鸪天·惜别》
君且看那东流江水,便知人间离别之情,比流水更长更远。以江水喻别情,化无形为有形。江水奔涌不息,真像那离愁绵延不绝。严仁借自然之势写人心之痛,流水不止,别恨难休的苍凉。
03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唐·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远送至此终须一别,青山默默不言不语,空怀不舍之情。杜甫送别挚友,一“空”字写尽山河依旧、人事已非的悲怆。乱世飘零中,寂寂青山成了唯一见证离别的见证,送与被送都这般苍茫孤寂。
04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唐·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丹阳城外送行舟,此去一别,你我皆知两地皆成寒秋。“两地秋”一语双关,既写季节萧瑟,更喻心境凄凉。严维以秋色浸染离愁,舟行渐远,愁绪随江水漫溢,天地间只听瑟瑟秋声,敲打离人心扉。
05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多情人自古为离别心碎,何况在这冷寂萧索的清秋时节!柳七将个人离痛升华为千古共情,又以“清秋”加浓愁味。寒蝉凄切、暮雨潇潇,秋景如刀,割开所有强作的从容。深情一句,唱尽人间别恨的彻骨寒凉。
06
君似孤云何处归,我似离群雁。
——宋·周紫芝《卜算子·席上送王彦猷》
你如孤云漂泊无定所,我若离群孤雁失归途。以“孤云”“离雁”喻漂泊身世,云散雁孤,天涯各零落。周紫芝写尽乱世文人的无根之痛,云无依,雁无侣,相逢一醉后,前路更茫茫。
07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唐·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暮色中孤帆将泊向何方?极目天涯,只见愁肠寸断。孟浩然以问句起笔,黄昏帆影与天涯暮色交融,拓出浩渺苍凉的意境。未言离泪,而“断人肠”三字如裂帛,将送别的痛楚撕开在天地之间。
08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元·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自别后遥望青山隐隐,更不堪远看寒水波光粼粼。山隐水迢,皆是阻隔。王实甫化用宋词意境,以山水之远写相思之深。粼粼波光如离人泪眼,隐隐青山似愁眉不展,景语皆情语,字字凝结着别恨。
09
为报行人休折尽,半留相送半迎归。
——唐·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
莫为送行折尽杨柳,且留一半相送,一半待我归来。义山巧思,借折柳祈愿重逢。柳枝尽折则归期无望,留半待春,暗藏卑微希冀。乱世离人,不敢奢求圆满,只能以半柳为约,泣血之言,闻者心酸。
10
相逢不尽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金·刘迎《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
相逢时诉不尽平生心事,唯有将春日的思念谱入琵琶弦音。以琵琶载情,弦外之音更胜万语。刘迎写乱世重逢的仓促与隐痛,平生事太沉重,不如付与凄切琵琶。春思本明媚,入乐却成哀调,愈显人生苍凉。
11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唐·武则天《如意娘》
泪眼模糊,错将红色看成碧色;憔悴不堪,只因思念你至心神俱碎。女皇笔下罕见柔情。“看朱成碧”写相思至幻,“支离憔悴”状情苦至痴。褪去龙袍,武曌亦是小女子,此句如深宫一滴泪,溅破千古铁血传奇。
12
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
——唐·杜牧《送人》
半面明镜,一股金钗,此生天涯海角终会重逢。杜牧以“破镜分钗”典故寄寓重逢之愿,语带豪迈,却难掩悲凉。乱世飘蓬,聚散无常,且以信物为念。句似旷达,实是绝望中的自我宽慰,更添凄怆。
13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唐·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此去谁能与高僧同行?唯有一船明月,一帆好风相伴。韦庄以明月清风喻佛性澄明,送别不言愁,反祝舟行顺遂。句间有空山新雨的清寂,亦有“千里共婵娟”的禅意,离情化入天地,超然而不失温情。
14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唐·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昔日江海一别,几度春秋,你我已隔万重山水。司空曙写乱世重逢的恍如隔世。“江海别”是空间之远,“几度”是时间之长,山河破碎中,故人竟成隔世音容。平淡叙述下,暗涌着时代巨轮碾过的裂痕,满目疮痍。
15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唐·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晚风中几声笛音催离亭,你往潇湘去,我向秦川行。郑谷以笛声撕开暮色,南北背驰的决绝,在“潇湘”与“秦”的地名对举中愈显苍凉。笛音渐散,身影渐渺,从此天涯逆旅,各担风雪,惟有保重二字。
16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唐·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茫茫江汉之上,日暮时分,你将漂泊向何方?刘长卿以问句作结,江汉浩渺,暮色四合,前途如雾。未言送别泪,而孤舟独影的苍茫已浸透纸背,乱世文人无枝可栖的悲怆,尽在此问中。
17
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宋·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有谁知晓我此刻情伤?枕边泪与阶前雨,隔着窗棂,一同滴落到天明。泪雨同滴,以声写寂。聂胜琼将长夜孤苦具象为“滴到明”的绵延,雨打窗棂似敲在离人心上。无人知晓的痛楚,在雨泪交织中愈发刺骨,读来如闻寒更漏断。
18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若洛阳亲友问起我,便说我的心如冰玉,澄澈无瑕。王昌龄以“冰心玉壶”自剖心迹,宦海沉浮中,清白是最后的铠甲。送别不言离愁,反托亲友传信,孤高气节跃然纸上。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侵权或不当使用之处,请联系我立即删除。
来源:荔枝姑娘诗词歌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