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拆开母亲寄来的快递时,那对金镯子正在阳光底下反光。镯子内侧刻着"1983.5.21",正是我父母结婚纪念日。手机突然震动,父亲发来语音:"晓芸,你张阿姨下周三过六十大寿......"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我拆开母亲寄来的快递时,那对金镯子正在阳光底下反光。镯子内侧刻着"1983.5.21",正是我父母结婚纪念日。手机突然震动,父亲发来语音:"晓芸,你张阿姨下周三过六十大寿......"
镯子"当啷"砸在茶几上。这个张春梅,做了我爸四十年的情人。
"你妈当年要是泼辣点,早该把洗脚水泼那小妖精脸上。"大姨总这么说。可我妈周秀兰偏不,她照例每天给父亲泡枸杞茶,连张阿姨来借酱油都笑着递过玻璃瓶。去年父亲做心脏支架手术,张阿姨在病房外抹眼泪,我妈还给她递纸巾:"老林福大命大,死不了。"
但今天不一样。我盯着镯子内侧新刻的"2023.5.21",突然发现母亲上周发在朋友圈的插花照片——白菊配红玫瑰,底下定位是市殡仪馆。
父亲七十岁生日前夜,我回娘家送寿礼。刚出电梯就听见张阿姨的笑声,她穿着母亲的真丝睡裙在厨房煮醒酒汤,脖颈上的金项链晃得人眼晕。
"你妈非让我试试她的新裙子。"她搅着汤勺的手腕上,赫然戴着那对婚庆金镯。母亲从储藏室搬出陈年花雕,袖口露出贴了三天膏药的手腕:"春梅,明天记得穿那件绛红旗袍来。"
寿宴当天,东来顺的包厢挂着父亲手书"古稀之庆"。张阿姨穿梭在亲戚间敬酒,翡翠耳坠随着笑声轻颤。母亲突然拉住我:"晓芸,去车里拿降压药。"她塞来的车钥匙上挂着我从未见过的U盘。
等我回来时,包厢鸦雀无声。投影屏上正在播放监控录像:父亲和张阿姨在老年大学储物间拥吻,他枯瘦的手指正往她包里塞翡翠镯子。日期显示是母亲做胃镜那天。
"大家吃菜。"母亲按下遥控器,画面切换成银行流水。近十年父亲每月28号固定转账5000元,收款人赫然是张阿姨儿子的账户。最后定格的是张阿姨孙女国际学校的缴费单,签字栏里是父亲模仿母亲笔迹写的"周秀兰"。
张阿姨的旗袍开叉处"刺啦"裂开道口子。父亲突然剧烈咳嗽,母亲却把救心丸推到我面前:"让你爸尝尝这个。"她掀开药盒,里面躺着三张存折,每张密码都是我的生日。
"老林,老年大学插花课学费是我交的。"母亲摘下助听器,露出我从未见过的冷笑,"你每次说去上课,其实都在储物间给她当人体模特吧?"
张阿姨突然尖叫着扑向投影仪。母亲从坤包掏出公证书,封皮上烫金的"遗嘱"二字刺痛所有人眼睛。"晓芸,念给你爸听。"她转身时,我看见她后颈贴着心电监护电极片。
"名下所有房产、存款、理财产品均由周秀兰女士单独继承..."我念到第三条时,父亲栽进了剁椒鱼头盆里。母亲弯腰替他擦脸,在他耳边说了句话。后来殡仪馆的人说,父亲临终前一直重复着"监控"二字。
葬礼结束那晚,母亲在阳台烧了本发黄的《现代汉语词典》。灰烬里闪过几张老照片,年轻的父亲搂着穿白大褂的张春梅,背后是县卫生院的红十字标志。照片日期是1983年5月20日——他们结婚前一天。
"妈,那对金镯子..."
"假的。"母亲打开首饰盒,真正的婚镯内侧刻着她新改的遗嘱编号,"镀金层里藏着录音笔,录了他们四十年偷情证据。"
楼下传来搬家公司的轰鸣。张阿姨儿子正在贱卖房子,他女儿被国际学校退学了。母亲对着梳妆镜涂口红,镜中映着客厅里新挂的山水画——落款是市老干部大学山水画班第一名:周秀兰。
来源:大锤聊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