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芬达”低头二度道歉:愿赔光收益求和解,只为养家糊口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3 09:54 2

摘要:在网络世界的喧嚣中,“四川芬达”与杨坤的纠纷吸引了无数目光。2025年5月2日,“四川芬达”再次发布声明,言辞恳切地向杨坤道歉,请求和解,并表示愿意将涉及杨坤后的直播收益全部赔偿给对方,一句“只为养家糊口”,将这场持续已久的风波再次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网络世界的喧嚣中,“四川芬达”与杨坤的纠纷吸引了无数目光。2025年5月2日,“四川芬达”再次发布声明,言辞恳切地向杨坤道歉,请求和解,并表示愿意将涉及杨坤后的直播收益全部赔偿给对方,一句“只为养家糊口”,将这场持续已久的风波再次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四川芬达”原本只是普通的搞笑类博主,账号运营者蒋飞跃和李皓发布的日常摆拍视频一直不温不火。一次偶然的模仿,让他们踏上了模仿杨坤之路。从经典的皮衣墨镜造型,到“32场演唱会”梗,再到《中国好声音》导师形象,他们凭借夸张的表演风格迅速吸引了大量粉丝,收获了较高的流量。

但随着模仿的深入,问题逐渐浮现。他们夸张扭曲杨坤的唱腔,将《扔泥巴》改编成“他们朝我扔白菜,我拿白菜炒盘菜”,还配上低俗动作,甚至暗示杨坤“嗓子有问题”“整容失败” 。这些带有侮辱性的内容,让杨坤忍无可忍,选择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尊严。

面对起诉,“四川芬达”起初并未收敛,甚至把法院传票当作噱头吸引流量,还发布新歌《你礼貌吗》内涵杨坤。直到巨大的法律压力袭来,他们才选择低头认错,先后两次道歉。在5月2日的道歉声明中,他们强调自己不是网络施暴者,只是模仿者,从未诋毁过杨坤,只是因为生活压力选择了夸张表现形式,导致动作和表情超出合理范围,最终引发误解 。

杨坤却并不买账。他在长文中明确表示不会撤诉,认为“四川芬达”早期道歉后仍通过直播和争议内容涨粉百万,从35.9万激增至173.5万,并将起诉作为流量炒作工具,质疑对方“道歉”仅为逃避责任的表演,早已透支了信任 。他强调支持创意二次创作,但反对以侮辱、低俗内容博取流量。

在这场纠纷中,网友们也分成了两派。支持杨坤维权的网友认为,“四川芬达”的模仿早已变味,变成了网络霸凌,支持杨坤通过法律捍卫尊严;而另一部分网友则觉得“得饶人处且饶人”,认为杨坤作为大歌星应该有大格局,不要跟普通人较真。

从法律角度来看,即便“四川芬达”未直接提及杨坤姓名,但通过标志性造型、行为等让公众明确联想到杨坤,并伴随侮辱性内容,即可构成名誉权侵权。他们使用《中国好声音 》标志性LOGO背景板、复刻杨坤经典动作等行为,具有明显指向性 。

“四川芬达”愿以收益换和解,声声“养家糊口”令人唏嘘,却也难以掩盖其前期行为的不当。这场纠纷不仅是个人之间的矛盾,更反映出网红经济中“以丑博流量”的灰色地带,以及网络环境中创意自由与个人权利如何平衡的问题。当模仿越过法律与道德的边界,即便打着“养家糊口”的旗号,也难以获得他人的谅解 。而对于公众人物而言,面对权益被侵犯,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也彰显了捍卫尊严的决心。

来源:洞察冷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