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与青海姑娘分离20载,20年后当了大官返回,才知儿孙满堂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3 15:00 2

摘要:"哎呀,这位同志,你怎么一个人来了?等谁接你呢?"一个穿着厚实羊皮袄的藏族姑娘牵着一匹棕色的马从远处走来,用略带口音的普通话问道。她的脸颊被冻得红扑扑的,但眼睛却明亮有神。

1975年的冬天,寒风刺骨。

青海草原上,德央紧紧抓住林志明的手,声音发抖:"你真的要离开了?"

林志明点头,说话困难:"我一定会回来找你,不管多长时间,你等着我。"

但命运的车轮残酷旋转,林志明回城后杳无音信。

德央一个人养育他们的孩子,守着那个诺言。

20年后,林志明已当上高级官员,再次来到青海,却发现自己早已有了儿孙...

01

1972年冬天,青海果洛草原上寒风刺骨。

林志明拉紧身上单薄的棉袄,艰难地走在前往牧民村落的小路上。他的脸冻得通红,嘴唇已经开始发紫。

北京城里长大的他,从未经历过如此严酷的自然环境。刺骨的寒风无情地钻进他单薄的衣服里。

"哎呀,这位同志,你怎么一个人来了?等谁接你呢?"一个穿着厚实羊皮袄的藏族姑娘牵着一匹棕色的马从远处走来,用略带口音的普通话问道。她的脸颊被冻得红扑扑的,但眼睛却明亮有神。

林志明转过头,看到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脸上带着天真的笑容,黑色的辫子上系着彩色的丝线,在风中飘动。

"我是新来的知青,要去德吉家报到,找不到路。"林志明结结巴巴地说,牙齿因寒冷而打颤。他感到既尴尬又无助。

"德吉是我舅舅!我叫德央,你叫什么名字?"姑娘眼睛一亮,声音清脆。

"林志明,北京来的。"他简短地回答,双手紧紧抱在胸前取暖。

"林志明,你运气真好,遇到我了。不然在这鬼天气里,你会冻一整夜。来,上马,我带你去。"德央爽朗地笑了,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

林志明有些犹豫,他从未骑过马。德央看出了他的窘迫,伸出手说:"别怕,我拉着你。第一次来草原的人都这样。"在德央的帮助下,林志明笨拙地爬上马背。德央牵着马,沿着一条只有当地人才认得出的小路向前走去。

一路上,德央不停地说着话,向林志明介绍草原上的生活。林志明大部分时间都在紧紧抓住马鞍,生怕自己掉下去。但德央的声音让他感到安心,逐渐放松下来。

"你从北京来,那里一定很热闹吧?有电影院吗?"德央一边走一边好奇地问。她从未去过大城市,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

"有啊,还有很多大楼、公园、商店..."林志明的声音被风吹散,但德央还是听得很认真。

一个小时后,他们来到了散落的牧民村落。几顶蒙古包坐落在雪地里,炊烟从顶部升起,在寒冷的空气中形成一道道白色的痕迹。牛羊被圈在简易的栅栏里,不时发出叫声。

02

德吉是村里的老人,负责安排知青的住宿和工作。他的蒙古包比其他人的大一些,门口挂着红色的挂饰。当德央带着林志明走进蒙古包时,一股暖流立刻包围了他。里面的炉火烧得很旺,驱散了寒意。

"舅舅,这是从北京来的知青,叫林志明。我在路上遇见他的,差点被冻成冰棍了。"德央笑着介绍道,脱下厚重的外套。

德吉是个面容沧桑的中年男子,皮肤被高原的风吹得黝黑粗糙。他热情地招呼林志明坐下,递给他一碗热腾腾的酥油茶:"喝吧,这能驱寒,草原上的人都靠它过冬。"

林志明接过茶碗,小心翼翼地啜了一口,奇怪的味道让他差点吐出来,但在德吉和德央期待的目光下,他强忍着咽了下去。浓郁的酥油味在他嘴里扩散,让他一时不知道该做何反应。

"谢谢,很...很好喝。"他勉强挤出一个笑容,但表情明显不自然。

德央看出了他的不适,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你不用勉强自己,不习惯就慢慢来。我第一次喝北京人的豆汁也受不了呢。"林志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住在德吉家旁边的一个小蒙古包里,学习放牧和草原生活。

第二天一早,林志明被外面的喧闹声惊醒。他推开蒙古包的门,看到德央正在不远处熟练地挤羊奶。

"早上好!"德央看到他,高声打招呼,"睡得好吗?"

林志明揉了揉发酸的腰背:"还行,就是有点不习惯。"硬邦邦的地铺让他全身酸痛。

"来,我教你怎么生火做饭。"德央放下手中的活计,走向林志明。她的动作敏捷而优雅,像一只轻盈的小鹿。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德央成了林志明的"草原导师"。她教他如何用干牛粪生火,这种特殊的燃料在没有树木的草原上显得尤为珍贵;她教他如何辨认可食用的草药,哪些能治病,哪些能当调料;她教他如何照料羊群,在什么时候该把它们赶到哪里去吃草。林志明虽然笨手笨脚,但学得很认真,德央的每一句话他都当真理一样记在心里。

草原上的生活节奏与北京完全不同。这里没有钟表的束缚,人们依靠太阳和月亮来安排一天的活动。早上太阳升起,牧民就开始放牧;晚上太阳落山,人们就围坐在火堆旁讲故事、唱歌。林志明慢慢适应了这种生活方式,甚至开始享受其中的简单与纯粹。

一个月后的一天,林志明独自放羊时不小心踩进一个雪坑,摔了一跤,扭伤了脚踝。他坐在雪地上,疼得直冒冷汗,不知如何是好。幸好德央正好路过这里,远远地看到了他的窘境。

03

"林志明!你怎么了?"德央丢下手中的水桶,跑过来查看。

"没事,就是不小心摔了一跤,脚有点疼。"林志明强忍着疼痛说。

"别动,让我看看。"她跪在雪地上,小心地检查他的脚踝,"有点肿了,我去采些草药来敷一敷。你先别走动,等我回来。"

德央说完,快速跑开,不一会儿就带着一些草药和绷带回来了。她熟练地将草药捣碎,敷在林志明的脚踝上,然后用绷带固定好。

"谢谢你,德央。"林志明感激地说。

"不用谢。在草原上,互相帮助是最重要的。"德央微笑着回答,"来,靠着我,我扶你回去。"

春天来临时,草原上的积雪开始融化,嫩绿的草尖从融化的雪下探出头来。一天,德央骑着马来找林志明。

"林志明,今天天气这么好,我带你去看看春天的草原吧!"她从马背上跳下来,兴奋地说。

林志明原本在修缮羊圈,停下手中的工作:"羊群怎么办?"

"放心,我已经和舅舅说好了,他会照看。"德央说着,翻身上马,向林志明伸出手,"今天我教你骑马!"

经过一个冬天的相处,林志明已经不再像初来时那么拘谨。他握住德央的手,利落地翻身上马,坐在她身后。

"抓紧了!"德央一声呼喊,轻轻一抖缰绳,马儿撒开蹄子向草原深处奔去。

风吹过脸颊,草原上的气息充满了林志明的鼻腔。他不由自主地笑了,感受着这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德央回头看了他一眼,笑容灿烂。

他们来到一片开满野花的草地,德央勒住马缰,两人下了马。"看,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德央指着远处那条蜿蜒的小溪,"每年春天,这里都会开满各种野花,美极了。"

林志明环顾四周,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阳光洒在刚刚苏醒的草地上,朵朵野花在微风中摇曳,远处的雪山倒映在小溪中,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真美啊。"他由衷地赞叹道。

德央蹲下身,采了一朵蓝色的小花,递给林志明:"这种花在我们这里叫'忘忧草',据说戴上它可以忘记所有的烦恼。"

林志明接过花,小心地别在衣襟上:"谢谢你,德央。自从来到这里,是你让我不再感到孤单。"

04

德央害羞地低下头,转身跑向小溪:"来,我教你抓鱼!"她撩起裤腿,赤脚踩入溪水中。

林志明脱下鞋子,也踩入水中。冰凉的触感让他不禁倒吸一口气:"好冷!"

"一会儿就习惯了。"德央笑着说,"看好了,抓鱼要安静,动作要快。"她弯下腰,双手在水中轻轻划动,突然一个迅速的动作,一条小鱼就被她抓在了手中。

林志明试了几次都失败了。德央在一旁笑得前仰后合:"你的动作像在水里跳舞!"

林志明假装生气,朝德央泼了一捧水。两人在溪水中打闹,笑声在草原上回荡。

夏天到来时,林志明已经能熟练地骑马放牧了。六月的一天,德央跑来告诉他:"过三天是赛马节,你要不要参加?"

"我?参加赛马?"林志明吃惊地问,"可我才学会骑马没多久。"

"你现在骑马很好了,"德央鼓励他,"不是那种长距离的比赛,就是村与村之间的友谊赛。"

在德央的训练下,林志明参加了比赛,获得了第四名。他从马背上跳下来,德央跑过来抱住他:"你太棒了!"

那晚,村里举行了篝火晚会。大家围坐在火堆旁,唱歌跳舞。德吉端来两碗青稞酒,递给他们。林志明一饮而尽,烈酒入喉,他剧烈地咳嗽起来。德央笑着拍他的背。

夜深了,篝火渐小,两人还坐在火堆旁。"德央,"林志明突然说,"我喜欢你。"

德央的脸在火光下红了,低声说:"我也喜欢你,林志明。"

1973年春末,林志明正在修补羊圈,德吉急匆匆地跑来,手里挥舞着一张纸:"你有调令,要回北京了。"

林志明接过纸,上面写着他要在一周内返回北京报到。他和德央已经相爱一年多,正计划将来一起生活。现在这调令打乱了所有计划。

"林志明,你要走了?"德央在背后轻声问。

"德央,我不想走,但这是命令。"林志明握住她的手,"我会回来的,等我安顿好,就回来接你去北京。我保证。"

德央强忍着泪水点头:"我会等你,不管多久。"

05

离别那天,全村人都来送行。

德央摘下脖子上的护身符,挂在林志明脖子上:"这是我妈妈的,希望它能保护你平安。"

林志明上了吉普车。车子扬起一路尘土,向远方驶去。德央站在原地,望着车子消失在地平线上。

回到北京后,林志明在国家机关工作,很快得到提拔。他写了很多信给德央,却得不到回复。1975年,他终于收到一封德吉的信:"德央很好,她会一直等你。"信中没有解释为什么德央不能亲自写信。

林志明回信询问详情,但再也没有收到回复。就这样她与德央从此断开联系。

不久后他结婚了,但婚姻并不幸福,最终在几年后以离婚告终。

转眼到了1992年,已是部级干部的林志明要去青海考察。他决定去看看德央。

夏天,青海天空碧蓝。林志明坐在越野车里,望着窗外。二十年了,他终于回来了。

车子驶入村子,林志明惊讶地发现村子已经变了样:砖房代替了蒙古包,有了学校和诊所。他在村口遇到几个老人,用生疏的藏语打招呼:"我是二十年前下放到这里的知青,现在回来看看。请问德吉大叔还在吗?"

老人们相互看了看,其中一个说:"德吉?你说的是老德吉吧,他已经去世十多年了。"

林志明心里一沉:"那...德央呢?德央还在村子里吗?"

听到德央的名字,老人们的表情变得复杂起来。沉默了片刻,一个老妇人站起来,说:"你跟我来吧。"

林志明跟着老妇人穿过村子,沿着一条小路走去。路上,他看到村子里的变化:新的房子、电线杆、甚至还有几台电视天线。孩子们在村子中间的空地上玩耍,一些年轻妇女在井边洗衣服。

"德央现在在哪里?她还好吗?"林志明忍不住问道。

老妇人没有回答,只是继续向前走。最后,她停在一座看起来比较新的砖房前,指了指:"德央住在这里。"

林志明站在门前,犹豫着是否要敲门。就在这时,门突然开了。

06

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走了出来。林志明看着这个青年很惊讶——他有藏族人的样子,但又有些熟悉。他的鼻子,他的眼神,像极了年轻时的自己。

年轻人看到门口站着个陌生人,皱了皱眉,警惕地问:"您找谁?"声音清亮有力。

林志明说不出话来。他的眼睛一直看着年轻人的脸,心里有种奇怪的感觉。最后,他只能勉强问:"请问德央在家吗?"他的声音有点哑。

"我妈妈出去了,很快就回来。"年轻人放松了一点,但还是站得远远的,"您是..."

"我是...一个老朋友。"林志明声音发抖,手指不自觉地摸着西装口袋,那里有一张旧照片,是他和德央在草原上拍的。

这时,远处有个女人在喊:"小志,你怎么还不去赶牛?再晚草就不新鲜了!"

林志明转身,顺着声音看去。一个穿藏族衣服的中年妇女从村子那头走来,手里拿着个竹篮。

她走路很稳,背很直。虽然她脸上有了皱纹,但眼睛还是很亮,那是德央,他不会认错的。

"德央..."林志明轻声叫道,声音很小。

德央听到这个声音,突然站住了。她站在那里,手中的篮子掉在地上,发出"咚"的一声。她好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呆呆地站在那里,离林志明有十步远。

"是我,林志明。"他往前走了一步,阳光照在他的白发上。

德央慢慢走近,每一步都很慢。她仔细看着这个穿西装的中年男子,眼里满是不敢相信:"真的是你?林志明?"她伸出手,好像要摸他的脸,但又停住了。

"是我,我回来了。"林志明声音哽咽,眼睛湿了。他想抓德央的手,但不敢,只能站在那里,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德央的眼泪流下来了:"二十年了...你终于回来了。"她的声音里有高兴,有埋怨,还有释然。

那个年轻人看着他们,很疑惑,走下台阶,站在德央身边:"妈妈,这是谁啊?"他上下打量着林志明,眼里有些不友好。

德央擦了擦眼泪,深吸一口气:"小志,这是...这是你的父亲。"她说完,又看了林志明一眼,好像在看他的反应。

林志明很震惊,看看年轻人,又看看德央:"他...他是..."他的声音变高了。

"是的,他叫林小志,是我们的儿子。"德央平静地说,好像在说一件普通的事。

07

林志明感到头晕,他扶住了门框,才没摔倒。他的儿子——小志皱起眉头,脸上的表情很复杂,有惊讶,有困惑,还有生气。

德央赶紧扶住林志明:"进屋坐吧,外面太热了。"她对小志说,"你去赶牛吧,晚上回来再说。"

小志犹豫了一下,点点头,但眼里的疑问和不满很明显。他看了林志明一眼,转身大步走了,背影很挺直。

德央请林志明进屋坐下,给他倒了杯热茶。屋子很干净,很简单,家具不多,但很温馨。墙上挂着一张林志明年轻时的黑白照片,照片旁边是一个装好的信封——那是他二十年前寄的第一封信。

"你一直留着这些..."林志明低声说,眼睛一直看着那张照片。

德央笑了笑,笑容有点苦:"孩子们总问起你,我想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爸爸是什么样子。"

林志明坐在木椅上,手拿着茶杯,茶已经凉了,他却不知道。"德央,这些年...你一直一个人带他?"他发抖地问,心里很愧疚。

德央点点头,在他对面坐下:"你走后不久,我发现我怀孕了。

当时我想告诉你,但舅舅说北京太远,你刚回去,前途不明,不该因为这事影响你。他说等你安顿好了,自然会回来接我。"她轻轻叹了口气,"后来我收到了你的信,很高兴,但舅舅怕你知道孩子的事会放弃在北京的一切,就代我回了信。"

"我以为你不想等我了..."林志明痛苦地说,双手紧紧抓着茶杯,"后来我再写信,就再也没有回音。"

"我们村子太偏远了,邮差要走三天才能到。"德央解释说,"后来听说你在北京结婚了,我就不再等了。"她的语气很平静,没有责备,只有无奈。

"我一直在等。"德央轻声说,"每一天都在等。小志出生后,我跟他讲了很多关于你的事,告诉他他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告诉他你总有一天会回来。"

这时,院子里有欢笑声,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跑了进来,黑亮的辫子上系着彩色的丝线,很像年轻时的德央。她后面跟着一个三十多岁的藏族妇女,穿着鲜艳的民族衣服。

08

"奶奶!"小女孩扑到德央怀里,好奇地看着林志明,"这是谁啊?"

德央笑着抱起她:"玛吉,这是你爷爷。他从很远的地方来看我们。"

林志明看着小女孩,又看看德央,很惊讶:"她是..."

德央点点头:"林志明,这是小志的女儿玛吉,我的孙女。"她转向那个年轻妇女,"这是小志的妻子卓玛。"

卓玛礼貌地点点头:"您好。"她的普通话有口音,但发音清楚。

"爸,听说家里来客人了?"院子里又走进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和小志长得很像,但性格看起来更温和。他穿着西装,好像是进城工作的打扮。

德央对林志明说:"这是我们的二儿子林小川,你走后一年多出生的。"

林志明看着这一大家子人,目瞪口呆。他突然明白,他不只是有了一个儿子,而是已经儿孙满堂。二十年的时间,造就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他心里很失落,他错过了太多,太多了。

接下来的几天,林志明住在村子里,慢慢了解这二十年来德央和孩子们的生活。德央没有再嫁人,靠放牧和做手工养大了两个儿子。

村子里很多人帮助她,但生活还是很苦。现在,大儿子林小志已经结婚生子,在村里当了小队长;二儿子小川在县城工作,每个月都会回来看妈妈。

林志明知道了,这些年来,德央虽然生活很苦,但从没对孩子们抱怨过爸爸的离开。孩子们对爸爸的印象,都是从德央那里听来的——一个因工作耽误了回来的北京知青,一个热情的年轻人。

小川对林志明的到来很好奇很兴奋,常常缠着他讲北京的事。但小志却一直保持距离,每次见到林志明就找借口离开。林志明想接近他,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一天,林志明鼓起勇气,跟着小志去了草场。小志赶着牛群,一句话不说,林志明只能跟在后面,默默地走着。

"为什么现在才回来?"走了半个小时后,小志突然停下,转身问,"二十年,你知道我妈是怎么过来的吗?"

林志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摇摇头:"我不知道,我也没有资格知道。"他抬起头,看着小志的眼睛,"但我想知道,如果你愿意告诉我。"

小志冷笑一声:"现在想知道了?晚了!"他转身就要走。

"对不起。"林志明的声音很轻,但很坚定,"我知道道歉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但我还是要说,对不起。"

小志停下脚步,没有回头:"我小时候,村里的孩子总笑话我没有爸爸。我打过很多架,就为了证明我爸爸是存在的,他只是去了很远的地方。"他的声音有点哽咽,"妈妈告诉我,我爸爸是个好人,是个有本事的人,总有一天会回来。我信了,每天都盼着,直到有一天,我不再相信这个童话。"

09

林志明走上前,想拍拍小志的肩膀,又缩回了手:"我辜负了你们母子,这是我一生的遗憾。我不求你原谅我,但我希望你知道,我从没忘记过这里,从没忘记过你们。"

小志转过身,眼中有泪光:"知道吗?妈妈每年你离开的那一天,都会独自去看那条小溪,就是你们以前常去的地方。她什么都不做,就是坐在那里,看着水流。有时候,我会偷偷跟着她,看她哭。"

林志明的眼泪流下来了:"对不起,真的对不起..."

小志深吸一口气,平静下来:"我不是为了责备你才说这些。我只是想让你知道,妈妈很坚强,她一个人把我们养大,从没抱怨过。如果你这次回来,又要离开,请你干脆别留下,别再给她希望了。"

林志明郑重地点点头:"我明白。"

晚上,林志明和德央坐在院子里看星星,就像二十年前那样。月光照在德央的脸上,她看起来很柔和。

"德央,对不起,我辜负了你这么多年。"林志明说,手指轻轻摸着那个护身符,它曾被他藏在抽屉里,现在又回到了他的脖子上。

德央摇摇头:"我们不需要道歉。孩子们都长大了,有自己的生活。我只要看到你平安回来,就已经满足了。"她的声音柔和而坚定。

"不,我亏欠你们太多了。"林志明坚定地说,"我决定留下来,和你一起生活。我可以帮助村子发展,改善大家的生活。"

德央很惊讶地看着他:"可是你在北京不是当官吗?怎么能说留下就留下?"

"我已经申请了提前退休。"林志明说,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给德央,"这是我的退休申请,已经批准了。这些年来,我一直觉得生活少了什么,现在我终于找到了。"他握住德央的手,"德央,你愿意让我留在你身边吗?"

德央的眼中有泪光:"我等了二十年,就是为了这一刻。"

第二天早上,林志明起得很早,他敲了小志家的门。小志打开门,很惊讶地看着他:"这么早?"

"我想和你谈谈。"林志明说,"我决定留下来,和你妈妈一起生活。但在那之前,我想得到你的同意。"

小志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让开身子:"进来吧,我们坐下谈。"

林志明跟着小志进屋,两人面对面坐下。小志给他倒了杯茶:"你真的决定留下来了?"

林志明点点头:"是的,我已经退休了。我想在余生弥补一些遗憾。"

小志看着他:"我不敢说我已经完全接受你,但看到妈妈昨晚那么开心,我愿意给你一个机会。"他停了停,"不过有一个条件:永远不要再让她伤心。"

"我保证。"林志明郑重地说。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志明和德央在村里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虽然他们二十年前就已经在心中许下承诺,但这次,他们要让全世界知道。

婚礼上,小志和小川都来了,甚至连林志明在北京的儿子也专程赶来祝福。两个同名的兄弟第一次见面,竟然一见如故。

看着满堂的儿孙和亲友,林志明和德央相视而笑,二十年的等待,终于换来了圆满。

"值得等的人,等多久都值得。"德央轻声说,靠在林志明身边。

林志明紧紧握住她的手:"从今以后,再也不分开。"

来源:小灰灰游戏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