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高血脂,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不能吃油”“不能吃肉”“不能吃鸡蛋”。特别是鸡蛋,常年被视为“高胆固醇大户”,不少高血脂患者谈之色变,早餐里只敢吃蛋白,连蛋黄都不敢碰一口。那么,高血脂真的不能吃鸡蛋吗?真正要忌口的到底是哪些食物?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把这个问
提起高血脂,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不能吃油”“不能吃肉”“不能吃鸡蛋”。特别是鸡蛋,常年被视为“高胆固醇大户”,不少高血脂患者谈之色变,早餐里只敢吃蛋白,连蛋黄都不敢碰一口。那么,高血脂真的不能吃鸡蛋吗?真正要忌口的到底是哪些食物?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把这个问题掰开揉碎地讲清楚。
很多人以为,高血脂就是因为吃油吃多了,体内的脂肪“爆表”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高血脂主要指的是血液中的脂类物质超标,最常见的是:
总胆固醇(TC)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甘油三酯(TG)升高;有时伴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偏低。而这些“脂”并不只是吃出来的,它还跟遗传、年龄、代谢、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你就算吃得很清淡,也可能血脂高;反之,吃点肉也不一定就血脂出问题。
所以,血脂高的人不一定是“吃得太油”,更不能一刀切地“什么都不敢吃”。关键是学会选择对的食物。
老一辈人常说:“天天吃鸡蛋,血脂容易高。”这个说法,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过去研究发现鸡蛋富含胆固醇,一个蛋黄大约含有200多毫克胆固醇。而旧版的营养指南建议“每天摄入胆固醇不超过300毫克”。因此,鸡蛋被贴上了“胆固醇超标”的标签。
但近年来,营养学界已经有了重大改变。最新的研究发现:
食物中的胆固醇,对血液中胆固醇的影响非常有限;大部分人的血脂,主要由身体自身合成胆固醇控制,食物影响只是很小一部分;少数对胆固醇特别敏感的人(称为“高反应者”)确实吃多了胆固醇会有反应,但占比不高。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适量吃鸡蛋,对血脂并无明显不良影响。甚至有些研究表明,鸡蛋中的卵磷脂、蛋白质和抗氧化成分还有助于提高好胆固醇(HDL)水平。
中国营养学会在2022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明确指出:高血脂者控制在1个以内,并不禁食。
总结:
高血脂患者不是完全不能吃鸡蛋;每天吃1个全蛋是可以接受的,没必要只吃蛋白不吃蛋黄;如果合并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问题,建议咨询医生后酌情控制。真正对血脂有较大影响的,是以下这几类食物,我们可以列个“黑名单”来对照:
控制血脂,光靠“嘴”不够,还要配合生活方式的调整:
除了“黑名单”,我们还应该多吃“好朋友”类的食物:
高血脂不是“禁吃症”,而是“会吃症”。
吃鸡蛋不是原罪,真正要避开的,是那些富含反式脂肪、高温氧化油脂、过度加工、高糖高盐的食品。与其一味忌口、营养不良,不如科学吃、合理配。
用一句话总结:不是所有胆固醇都“有罪”,不是所有脂肪都“坏蛋”。高血脂管得住嘴,但别错怪了鸡蛋。
建议收藏这份饮食清单,吃得安心,血脂也稳稳当当。
参考文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JAMA, 2020. Effects of Egg Consumption on Blood LipidsCirculation. 2021. Lifestyle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Lipid Profile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高脂血症合理膳食指南(2021)来源:百尺小生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