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翻检父亲那间弥漫着旧时光气息的书房时,一本泛黄古籍的封面角落,一卷狂草墨迹如游龙惊鸿般撞入眼帘。那笔锋似蛟龙摆尾,行云流水间透着金石铿锵,又似松风穿林,在宣纸上泼洒出淋漓元气,刹那间便攫住了我的视线,引得人不由自主地屏息凝神,想要窥探这墨色背后的乾坤。
在翻检父亲那间弥漫着旧时光气息的书房时,一本泛黄古籍的封面角落,一卷狂草墨迹如游龙惊鸿般撞入眼帘。那笔锋似蛟龙摆尾,行云流水间透着金石铿锵,又似松风穿林,在宣纸上泼洒出淋漓元气,刹那间便攫住了我的视线,引得人不由自主地屏息凝神,想要窥探这墨色背后的乾坤。
细数这十九字箴言,笔走龙蛇间竟藏着历史的密码。"绣红旗"三字起势如裂帛,后续"一针针一线线"六字如春蚕吐丝,将细腻与坚韧糅作一团,末句"绣出一片新天地"则如金石坠地,在重复中迸发惊雷。我摩挲着字迹反复推敲,终于辨出这质朴如璞玉的句子——它不饰雕琢却暗藏机锋,恰似老农布满厚茧的双手,在方寸之间织就山河锦绣,道尽了开天辟地的信念与执着。
观其运笔,中锋如千钧铁杵破空,侧锋似柳叶飞花掠影。墨色在浓淡枯润间流转,恍若看见晨雾中崛起的山峦与暮色里沉淀的江河。字字勾连若星河垂野,顾盼生姿似舞者回旋,在章法布局间暗合天地呼吸,既见书者胸中丘壑,更透出那个年代特有的精神气韵。这般笔墨交响,早已超越了视觉层面的审美,化作凝固在时光长河中的文化基因。
这方寸墨痕里,沉淀着父辈们筚路蓝缕的集体记忆。当我们这些曾与时代共舞的后来者,在笔锋起落间触摸到那些被岁月淬炼的筋骨,恍然惊觉:那些镌刻在宣纸上的,不仅是飞扬的墨韵,更是一个民族用热血与汗水写就的精神史诗。它像一坛陈年老酒,在时光窖藏中愈发醇厚,让每个驻足凝视的灵魂,都能在横竖撇捺间,听见历史深处的澎湃回响
来源:墨韵阁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