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在合肥,有一家刚成立的初创企业正精进于在数字世界的荒漠中培育一片“情感绿洲”。在硅谷大厦的一隅,合肥虚幻绿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虚幻绿洲”)正将实验室的算法转化为“有温度”的数字化生命。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在合肥,有一家刚成立的初创企业正精进于在数字世界的荒漠中培育一片“情感绿洲”。在硅谷大厦的一隅,合肥虚幻绿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虚幻绿洲”)正将实验室的算法转化为“有温度”的数字化生命。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让数字人‘能说话’,更要让它‘懂人心’。”公司技术负责人郭玉东介绍道,依托中科大三维视觉技术,他们正聚焦“情感数字人”赛道,致力将算法公式转化为有温度的人机交互。3小时定制数字人、秒级情感反馈、单次互动成本几分钱……这一系列创新突破的背后,是一场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破壁实验”,而扎根科大硅谷的抉择,正让这场实验从学术论文走向产业绿洲。
让算法读懂人类“情感”
“人类55%的沟通依赖情感,但市场上近九成的数字人只会机械应答。”郭玉东表示,凭借企业的技术突破,虚拟客服已能根据用户微表情调整话术,从语气停顿到嘴角弧度,细节精确到毫秒级。
团队的技术底气源于安徽省图形计算与感知交互重点实验室的多年积淀:发表诸多国际高水平论文,技术引用量破3000次……但他们深知,学术光环绝不是终点。“实验室算法在真实场景中常常‘水土不服’,比如用户一个皱眉,数字人能否捕捉,又如何应答?这才是技术落地的核心。”郭玉东坦言。
虚幻绿洲AI主播
团队技术突围已初见成效。通过将3D数字人定制周期从传统数周压缩至3小时,仅需一张照片即可生成基础模型,并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实时调整细节。“在与合肥电力公司的合作中,展厅内的数字人能精准识别访客提问并能进行动态反馈;在淘宝直播间,数字主播也可24小时与弹幕互动,单次调用成本仅几分钱。“当论文里的公式成为驱动直播间交易额时,技术转化才算真正闭环。”郭玉东直指团队初心。
科大硅谷“生态灌溉”
众所周知,要想让“创新之花”结出“产业硕果”,少不了创新孵化和产业生态的共同加持,实验室里生长的一个个创新成果,也才有机会成为经济繁茂的一片绿洲。正是在科大硅谷的赋能下,2025年,郭玉东所在团队开始走向企业发展的分水岭。
“这里有母校的科研资源,更有科大硅谷的生态赋能。”郭玉东回忆,科大硅谷提供的两年免租场地、常态化测试服务器及产业链对接,让技术验证周期大大缩短。此外,200余万元的资金扶持也如同及时雨一般,也将很快到位。
更令团队惊喜的是资源网络的快速搭建。通过科大硅谷,企业3个月内便与多个客户达成合作意向。“我们也正与硅谷大厦对接,如果有数字人需求,我们可以进行展示。”郭玉东表示。
未来,团队计划依托科大硅谷的“合肥研发-长三角智造-全国市场”网络,将情感数字人逐步推向教育、养老等民生领域。“比如乡村学生通过数字人获取名师课程,独居老人拥有24小时情感陪伴,这也是技术向善的一大方向。”
“技术绿洲”更是“民生雨林”
情感数字人不应是科技公司的自嗨,而要成为普通人的生活刚需。郭玉东介绍了未来数字人走进人们生活的多个路径:政务服务、医疗、教育、养老。
在绍兴,政务数字人已覆盖550项高频服务,市民咨询社保只需对话3分钟;在浙大一附院,AI问诊数字人日均服务超万人次;而团队最新研发的养老陪伴系统,能通过语音情绪分析主动关怀独居老人。“未来,我们要让数字人服务成本降至千元级,像智能手机一样普及。”
商业化进程同步跟进。创业首年,企业已拿下上海中国电信、合肥电力等客户。但郭玉东更看重“隐性指标”:团队通过“反向路演”机制,将客户反馈转化为算法迭代需求。“用户痛点是最好的肥料,技术绿洲才能持续扩张。”
在数字技术的虚无之境中,开辟一方真实的温暖绿洲——虚幻绿洲的名字,既有一点思辨之意,又恰是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隐喻:它需要锐意突破“虚幻”的技术想象,更依赖脚踏实地构建“绿洲”的生态合力。相信未来,当技术不再冰冷,创新也真正得以普惠,这片“虚幻”不再是脑海里的虚幻,惠民利民的种子也终将变为真实的绿洲。期待在科大硅谷的赋能下,在合肥这片创新沃土里,虚幻绿洲能够让梦想照进现实。(记者 孟一凡)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