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三”后第三天,许世友被秘密召进北京,毛主席特别叮嘱:不要坐飞机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2 18:14 2

摘要:1971年8月中旬至9月12日,毛主席巡视南方,巡视到哪就谈话到哪,谈话对象是地方负责人。无论对象是谁,在哪里谈话,毛主席都是围绕去年庐山会议上的斗争进行的,点名批评了某些人,还明确提到有“两个司令部”的存在。

1971年8月中旬至9月12日,毛主席巡视南方,巡视到哪就谈话到哪,谈话对象是地方负责人。无论对象是谁,在哪里谈话,毛主席都是围绕去年庐山会议上的斗争进行的,点名批评了某些人,还明确提到有“两个司令部”的存在。

一个司令部的头头是毛主席,另一个司令部的头头是谁?答案不言而喻。8月31日,毛主席指示汪东兴,派架飞机去南京,接许世友到南昌。南京不是毛主席南巡的目的地吗?为什么急着把许世友接到南昌?

总结起来,就是毛主席在防备什么,不按常理出牌。飞机一到南昌,许世友就被汪东兴、韩先楚等人接到毛主席住地。派汪、韩等人也是有讲究的,大家不妨想想。

毛主席与许世友的此次谈话,时间很长。谈话记录稿由参加谈话的领导亲自抄写和保管,只能在指定范围内传播。

这让许世友有些犯难,因为他虽然认识字,但字写得不行。他跟汪东兴说明自己的难处,并建议汪给自己抄一份,或者让自己的秘书抄。

经汪东兴的同意后,许世友的秘书抄了一份。

秘书抄好后,许世友表情严肃地一再叮嘱:“要保管好,要绝对保密,泄露出去杀头!”最后一句话,许世友是带着杀气说出来的。

谈话记录稿早已解密,大家现在看来,可能绝对没什么。但在当时的中国,这绝对是不亚于一场10级大地震。“突然袭击,地下活动,是有机会、有组织的。”

在这次谈话中,许世友也挨了毛主席的批评:“你就知道挖煤,光挖黑的,不搞红的,不抓路线。”“你对我的感情没有过去深了,我的话也听也不听。”

此次谈话事关重大,许世友从中理解到了不少东西。所以他在南昌只住了一晚,就乘专机返回南京了。

他返回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各方面主要领导,传达毛主席的谈话精神。根据上面的安排,当时王洪文也从上海到南京,听了许世友的传达。

毛主席的南巡谈话,属于当时的最高机密。一般来讲,只要在规定范围内传达完,其他要做的就是保密和待命,毕竟这种关键时候,多做多错、少做少错。

但许世友不是凡人,谈话后的一段时间,他安排部队就上海到南京的铁路进行巡逻,尤其是沿线的涵洞,更要加强戒备。秘书在家里值班,保证随时能跟他联系上。

除此之外,他突然改变视察苏北的预定行程,坚决不去徐淮,只到离南京较近的扬州地区。

事后看,许世友做的这几项部署是非常重要的。9月11日,许世友再次受到毛主席的秘密接见,这次接见比上次更为紧迫。

接见完,毛主席专列便继续向北进发,许世友则别有深意地留在上海,跟一些“特殊的人”吃了顿便饭。

吃过饭后,许世友说什么也要马上乘飞机回南京,谁也留不住。事后回顾“9·13”前许世友的行程,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气氛的紧张。

“9·13”的事情,是周总理亲自给许世友打电话,亲口通知的。

许世友听闻此事,没有任何意外的惊愕,唯有严肃的表情。

周总理对许世友下达了一系列的指示:“看住所有军用、民用机场、码头,不要让任何飞机和舰艇跑了,发现任何可疑的飞机和人立即扣留,派陆军进驻机场。”

接到指示的第一时间,许世友就立即进行了一系列部署。坠机消息传来的三天后,许世友又被周总理秘密召进北京。

临行前,毛主席还特意叮嘱了许世友:“不要乘飞机,一定要坐火车。”

这是提醒许世友要慎重,不要给人钻了空子,出现什么意外。飞机比火车快,但在全国禁空的当时,坐火车比坐飞机安全一百倍。

许世友去得快,回得也快,半夜2点又秘密回南京了。没几个人知道他离开过南京,去过北京。

接下来的抓捕清除行动,许世友完成得很完美,没有漏网之鱼,更没有引起骚乱。

来源:朔州日报-知鉴趣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