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5年已经倒闭的车企,看看你的爱车有没有上榜!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4 02:05 2

摘要:2025年之春,汽车行业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牌风暴。当特斯拉和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你追我赶时,一批曾风光无限的车企却悄然退场。这些品牌的倒下,不仅是资本的溃败,更折射出中国汽车工业转型期的深层阵痛。

2025年之春,汽车行业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牌风暴。当特斯拉和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你追我赶时,一批曾风光无限的车企却悄然退场。这些品牌的倒下,不仅是资本的溃败,更折射出中国汽车工业转型期的深层阵痛。

一、合创汽车: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败家子”

作为广汽和蔚来这二者共同研究。首款车型合创007由蔚来设计团队操刀,外观对标Model Y,8155芯片+700km续航的配置在2023年堪称顶流。但25.98万元的起售价,让它在与比亚迪汉、小鹏P7的竞争中沦为“高配花瓶”——2020年仅卖出508台,不及对手的零头。

致命伤:

1. 定位混乱:与广汽埃安车型高度重叠,价格却贵出30%,陷入“同门相残”困局;

2. 烧钱无度:30亿融资仅换来4.3万辆销量,每卖一辆车倒贴6.8万元;

3. 渠道崩塌:2024年上海展厅集体关闭,售后体系瘫痪,车主修车需跨省等待配件。

一位广州网约车司机在社交媒体哭诉:“刚买的合创Z03开了三个月,充电口就坏了,4S店关门后只能去汽修城自费修理。”广汽2380万元的员工安置款,成了这场资本游戏最后的体面。

二、天际汽车:高端梦碎的技术拼装厂

曾以“东方特斯拉”自居的天际汽车,2024年销量暴跌78%至1862辆。其ME7车型虽搭载激光雷达和5G座舱,但电池管理系统采购自二线供应商,自动驾驶方案外包给创业公司,核心专利数量不足头部车企的1/10。郑州车主王先生吐槽:“自动泊车十次有八次撞马路牙子,售后电话永远占线。”

讽刺性转折:

- 展厅从97家锐减至23家,部分门店改卖五菱宏光MINI维持生计;

D轮融资由于估值锐减一半而夭折,账面上的资金仅能维持3个月的运营。

这家曾扬言“2025年销量破30万”的车企,最终连公布数据的勇气都丧失了。

三、极石汽车:互联网造车的荒诞实验

石头科技创始人昌敬跨界打造的极石01,凭借“车载马桶”“车内淋浴”等奇葩功能引发热议。但消费者用脚投票——2024年销量不足2000台,直播间在线人数长期个位数。更荒诞的是,其母公司市值缩水一半,自动驾驶团队集体跳槽小米汽车。

行业警示:

- 没有自建工厂,代工模式导致品控灾难,首批车主反馈“车窗密封条三个月就脱落”;

技术呈现空心化态势,三电系统沿用五年前的方案,致使冬季续航达成率较行业均值低出26%。

一位北京投资人感慨:“造车不是写代码,光靠PPT融资的时代结束了。”

四、雷丁汽车:老头乐转型的悲情样本

从低速电动车之王到破产重整,雷丁汽车的坠落轨迹令人唏嘘。其转型之作芒果Pro续航虚标23%,碰撞测试仅获1星,经销商保证金挪用丑闻曝光后,全国90%渠道网络瘫痪。山东潍坊的老张说:“本想支持本土品牌,结果买了个祖宗——修车比买车还贵。”

数据暴击:

- 单月销量多次挂零,成为新能源补贴退坡后的首批“祭品”。

五、行业启示:活下去比PPT更重要

这些品牌的集体陨落,暴露出新势力三大死穴:

1. 资金黑洞:哪吒汽车三年亏损183亿,平均每辆车亏5.7万;

2. 定位迷失:创维汽车强行嫁接“养生概念”,72%用户认为“家电基因与汽车无关”;

3. 供应链脆弱:远航汽车因代工小米订单占比85%,合作终止后产能闲置率达90%。

但悲剧中也有温情——合创车主至少还能通过广汽埃安渠道维保,而威马、高合车主仍在维权路上挣扎。正如一位行业观察者所言:“车企倒闭时,最先被牺牲的永远是普通消费者。”

结语:废墟上的新生

2025年的这场淘汰赛,撕下了资本狂欢的虚伪面具。当合创汽车的星空顶熄灭时,比亚迪的“天神之眼”正在照亮新的赛道。这些倒下的品牌,用数十亿学费教会行业一个真理:汽车终究是实业,敬畏技术、尊重市场、善待用户,才是穿越周期的终极密码。

来源:汽车观看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