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土豆,太可惜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4 03:44 2

摘要:优酷土豆集团是优酷网和土豆网合并而成的集团公司,曾经是PC互联网时代长视频领域的老大。然而合并后没多久就面临腾讯视频和爱奇艺等新玩家的激烈竞争,逐渐丧失优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彻底落后,即使被阿里巴巴集团收购,背靠阿里这棵大树,依然不见起色,沦落为爱优腾里的老三

引言

优酷土豆集团是优酷网和土豆网合并而成的集团公司,曾经是PC互联网时代长视频领域的老大。然而合并后没多久就面临腾讯视频和爱奇艺等新玩家的激烈竞争,逐渐丧失优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彻底落后,即使被阿里巴巴集团收购,背靠阿里这棵大树,依然不见起色,沦落为爱优腾里的老三,令人惋惜。本文回顾一下优酷土豆的发展历程,剖析如今发展不如意的原因。

一、PC长视频早期双雄争霸

2005年,文艺青年王微创办土豆网,初期以草根创作和独立文化吸引用户,主打UGC(用户原创内容)。土豆网有一句很响亮的slogan:“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那时候台湾知名综艺节目《康熙来了》在土豆网爆火,是土豆网的独家内容,因此积累了大量年轻用户。

2006年,原搜狐高管古永锵创办优酷网,此人擅长资本运作和战略规划,注重技术投入和版权采购,他提出“快者为王”的理念,将优酷网定位成“主流视频媒体”。

和所有商业故事一样,优酷和土豆不可避免地展开了激烈竞争,有三大竞争事件令人印象深刻:

1、世界杯转播权之争

优酷和土豆为争夺2006年世界杯网络转播权展开营销大战,就在双方激战正酣时,被酷6网钻空子截胡了,优酷和土豆一时成为行业笑谈。

2、版权之争

土豆起诉优酷盗播《康熙来了》,索赔1.5亿并要求吊销优酷的资质。而优酷则反诉土豆盗播其百余部影视剧。双方互诉,僵持不下。看得出来,早期网络视频的版权问题非常混乱。

3、上市之争

两家公司当时都在筹划上市,谁先上市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原本土豆进度比优酷快,但因创始人王微与前妻产生了股权纠纷,上市被迫推迟。优酷则趁机抢先登陆纽交所,市值远远甩开后面上市的土豆,土豆失去了资本优势。

二、新玩家入局,激化竞争

优酷和土豆由于激烈竞争,双方都持续亏损,经营压力逐渐增大。此时,爱奇艺、腾讯视频、乐视视频、搜狐视频等实力新玩家纷纷入局,行业很快从优酷土豆的双雄争霸演变成多方混战,战争的核心聚焦在“版权归属”。优酷和土豆作为上市公司,都试图通过资本运作手段解决问题。优酷找爱奇艺谈并购,没有成功;土豆找新浪、百度谈合作也被拒绝。最终,优酷和土豆无奈合并,成立优酷土豆集团,优酷占主导,王微和土退出,土豆品牌逐渐弱化。

合并后,优酷土豆未能形成有效合力,未达预期效果,在与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的竞争中显得非常挣扎。

三、阿里巴巴收购优酷土豆集团

2015年,阿里巴巴以12.2亿美金全资收购优酷土豆集团,并开始整合以应对竞争。

阿里巴巴将自身的标准化管理模式植入优酷土豆,但行业特点并不兼容;最终导致换帅频繁,战略长期摇摆不定。

2017年,土豆尝试转型短视频,导致用户流失严重,短视频业务也没起来,被快手、抖音淹没在市场。

四、短视频蓬勃,优酷式微

2016年,抖音上线。凭借字节跳动独家的算法推荐和社交裂变迅速扩张,很快实现用户规模从百万级到亿级的跃升。抖音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短视频行业的高速发展,视频行业进入以短视频为主导的时代。

优酷在长视频竞争已败给腾讯视频和爱奇艺,仅位居第三。而在短视频领域又没有布局和积累,导致优酷在中国的整个视频行业中逐渐式微,令人唏嘘!

结语

优酷在早期的长视频竞争中没有发挥差异化和资本优势,后期也没有及时坚定的布局短视频,再次错失良机。阿里巴巴收购后的整合效果不佳,没有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去赢得市场,文化冲突和战略摇摆让优酷逐渐失去竞争力,迷失在视频行业中。

来源:阿橘的小九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