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在子洲县乡村学校开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360影视 2024-12-07 14:40 4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教育模式应运而生,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在乡村教育这片广阔而充满挑战的土地上,互联网+教育的实践更是具有深远意义。本报告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互联网+教育在乡村学校的实践情况,分析其带来的影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教育模式应运而生,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在乡村教育这片广阔而充满挑战的土地上,互联网+教育的实践更是具有深远意义。本报告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互联网+教育在乡村学校的实践情况,分析其带来的影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二、互联网+教育的实践背景

(一)乡村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1. 教育资源匮乏

乡村学校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导致优质教育资源难以流入。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教师短缺,尤其是音、体、美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课程开足开齐面临困难。教材教具单一,缺乏多样化的教学资源,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知识拓展。

2. 教学模式传统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乡村学校占据主导地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3. 学生发展受限

乡村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接触外界的机会有限,视野较为狭窄。他们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滞后于城市学生,在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方面处于劣势。留守儿童问题突出,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引导,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时有发生,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机遇

1. 打破地域限制,共享优质资源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乡村学校能够突破地域限制,实时获取全国的优质教育资源。在线课程、教学视频、电子图书等丰富多样的资源,为乡村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窗户。

2. 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互联网+教育引入了多媒体、互动式教学等创新元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直播授课、在线讨论、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发展

通过参与互联网+教育相关的线下培训、网络研修等活动,乡村教师有机会接触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与全国各地的教师进行交流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同时,在线教学平台也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的空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互联网+教育的举措与成果

(一)互加计划的引入与实施

1. 网络课程的丰富多样

梁家沟小学率先引入互加计划,由苗壮壮老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设了彩虹花晨读、夏加尔美术、韵律舞蹈、阿福童财商等多门网络课程。彩虹花晨读每天通过诗词描绘希望,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文学的魅力;夏加尔美术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韵律舞蹈给予学生公平展示的机会,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阿福童财商课让学生学习储蓄、创业等知识,提高学生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

2. 学生参与的积极热情

学生们对网络课程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彩虹花晨读中,学生们认真朗读诗词,声音洪亮,富有感情,通过朗读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在夏加尔美术课上,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一幅幅富有创意的作品,展现出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天赋。韵律舞蹈课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上麦互动,跟随老师的节奏舞动,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快乐。阿福童财商课让学生们体验到了创业的乐趣,学会了如何合理规划和管理自己的财富。

3. 教学成果的显著提升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学习成绩方面,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有了明显进步;

美术作品在参加各类比赛和展示活动中获得了好评。如在美术作品展示中,梁家沟小学学生的作品得到了夏加尔美术课程网师的肯定。

在综合素质方面,学生的自信心增强,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活泼。例如,在舞蹈比赛中,学校的舞蹈节目获得了特等奖,学生们在舞台上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舞蹈技巧。

(二)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利用与优化

1. 多媒体设备的常态化应用

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将其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教师们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利用AI等前沿技术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例如,在讲解科学知识时,通过播放相关的实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网络教学平台的熟练操作

教师和学生能够熟练操作CCtalk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与网师的实时互动和学习。在网络课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与其他学校的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教师则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如在外教英语课上,学生与外教进行互动交流,锻炼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与成长

1. 从主导者到引导者的转变

互联网+教育促使教师角色从传统的课堂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在网络课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知识的引路人。例如,在阿福童财商课上,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制定创业计划,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2. 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

教师通过参与互联网+教育相关的培训和实践活动,专业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学习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掌握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技巧,能够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如教师参加青椒计划,聆听专家讲座,与同行交流经验,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

3. 教学创新能力的增强

教师在互联网+教育的实践中,积极探索教学创新,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他们结合网络课程资源和乡村学生的特点,设计出具有特色的教学活动,如在525气球宝贝活动中,教师将生命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体验当“妈妈”的感觉,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感。

(四)学生学习体验与成长的促进

1. 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

互联网+教育丰富多样的课程和教学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课程中的动画、游戏、故事等元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例如,在低年级的音乐课程中,通过播放有趣的音乐动画,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学生在网络课程学习中,逐渐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学会了自主安排学习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课程内容,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网络资源自主解决问题,提高了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3. 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互联网+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学生在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兴趣和特长得到了挖掘和培养,如在美术课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在舞蹈课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得到了锻炼。同时,学生通过参与全国性的活动和交流,拓宽了视野,增强了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家校合作的拓展与深化

1. 家长观念的转变与支持

通过互联网+教育的实践,家长对教育的观念发生了转变,逐渐认识到互联网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家长开始支持学校开展网络课程,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在525气球宝贝活动中,家长看到孩子通过活动的收获,对学校的教育方式更加认可和支持。

2. 家校沟通的便捷与高效

利用微信公众号、美篇等互联网平台,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高效。学校可以及时向家长推送学校的教学动态、学生的学习成果等信息,家长也可以通过平台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如教师将学生的美术作品、舞蹈表演等通过平台分享给家长,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兴趣特长和学习进步。

3. 家庭教育指导的加强

学校借助互联网资源,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通过推送家庭教育文章、举办线上家庭教育讲座等方式,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例如,学校在家长群中分享关于亲子阅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文章,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六)互加教育工作坊的运作与成效

1. 工作坊的组建与宗旨

在子洲县教体局得指导下,子洲县互加教育工作坊成立,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旨在为乡村学校的互联网+教育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与指导,弥补乡村学校在学科教学尤其是薄弱学科方面的短板。

工作坊汇聚了来自多所乡村学校的教师,他们有着不同的教学经验和学科背景。各学校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从工作坊所引入的丰富网络课程资源中,挑选适合本校学生的课程,逐渐形成了稳定且积极参与的助学教师队伍。

2. 培训与教研活动开展

工作坊不定期组织培训活动,通过线下走访、在线直播等形式,让教师们熟练掌握直播教学、线上互动等功能的应用技巧。在活动中,教师们共同探讨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如何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如何提高网络课堂的参与度等,并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与成功案例。通过这些活动,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对互联网+教育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显著提升。

3. 成果展示与激励机制

工作坊积极搭建成果展示平台,鼓励教师和学生展示在互联网+教育实践中的成果。通过社群展示教师的教学风格以及学生的优秀作品等,整理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学习成果。

同时,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对在互联网+教育实践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如设立“优秀助学”等荣誉称号,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不仅激发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在乡村学校中形成了良好的互联网+教育实践氛围。

四、互联网+教育面临的挑战

1. 技术设备与网络环境的限制

在子洲县的乡村学校中,技术设备与网络环境的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学校的多媒体设备陈旧老化,像一些学校的投影仪清晰度严重下降,电脑频繁出现死机、蓝屏等故障,极大地制约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网络方面,一些偏远乡村学校的网络信号弱,经常在网络课程进行时突然中断,严重影响教学的连续性。存在观看直播课程时,声音与画面不同步,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效率和学习体验。

2.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差异

子洲县乡村教师队伍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上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年龄较大的教师群体,他们长期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对信息技术的接受和掌握速度缓慢。而年轻教师虽然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和热情,但在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到教学实践、创新教学模式方面仍存在不足。

尽管学校和各级教育部门积极组织信息技术培训,但由于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充分考虑到乡村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和基础水平,培训缺少实践操作和案例示范,导致很多教师在培训后无法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未能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优势。

3. 课程融合与教学质量的把控

在课程融合方面,子洲县乡村学校面临网课与校本课程衔接不畅的困境。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往往是按照统一标准设置,与乡村学校的校本课程在时间和内容等方面难以完全契合。需要调整常规课程以适应实时直播时长。

在网络课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多样,目前仅在社群进行课程参与反馈,难以进行精准的评估与监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改革的推进。

4.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培养

子洲县乡村学生长期处于传统教学模式下,自主学习意识淡薄。在网络课程学习中,很多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式教学。例如,在参与网络课程学习时,一些学校只是机械地观看视频,对于课堂上的互动讨论环节,参与积极性不高。

同时,乡村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学校和教师在具体的引导和教育方法上还存在不足,难以帮助学生快速建立起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

五、应对挑战的策略与建议

(一)加强技术支持与网络设施建设

1. 更新与扩充硬件设备

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加大对乡村学校的资金投入,定期更新和扩充多媒体设备、电脑等硬件设施,确保设备的性能和数量满足教学需求。建立设备维护和管理机制,及时维修和保养设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 提升网络覆盖与带宽

加强乡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和稳定性。与通信运营商合作,提升乡村学校的网络带宽,确保网络课程的流畅播放。同时,学校可以挑选精品网课资源,错峰安排网络使用时间,避免网络拥堵。

(二)培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 分层分类培训

根据教师的年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等因素,进行分层分类培训。对于老教师,重点培训基础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如电脑基本操作、多媒体设备使用等;对于年轻教师,提供更高级的培训课程,如在线教学平台的深度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创新方法等。

2.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增加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的比重。让教师在实践中掌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技巧,通过案例分析学习优秀的教学经验。同时,建立培训效果跟踪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对培训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优化课程设计与教学监控体系

1. 构建特色校本课程体系

结合乡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以网络课程为补充,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深入挖掘乡村本土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到校本课程中,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网络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融合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教学质量。

2. 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估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多个方面。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外,增加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项目实践成果等评价指标。

(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

1.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

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设置学习目标奖励机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让学生了解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教师和家长共同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约束,抵制网络诱惑。例如,指导学生制定每日学习时间表,明确学习任务和休息时间;家长可以在课余时间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限制学生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和范围。

六、结论

(一)实践成效总结

通过互联网+教育在乡村学校的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学生在学习成绩、综合素质、兴趣培养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拓宽了视野,增强了自信心和创新能力。教师的角色得到了转变,专业素养和教学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整体提升,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家校合作更加紧密,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提高,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互联网+教育在乡村学校的发展应朝着更加个性化、智能化、融合化的方向迈进。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精准的学习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如虚拟现实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加强校际合作与交流,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成功经验,共同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

(三)对乡村教育发展的意义

互联网+教育为乡村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打破了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局面,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

它为乡村学生提供了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他们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学生同等的学习资源和发展机会。有助于培养乡村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对于乡村教师来说,互联网+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专业成长平台,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

从长远来看,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将推动乡村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对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总之,互联网+教育在乡村学校的实践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教育事业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纯粹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