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珍珠油杏于 1985 年在山东省新泰市被发现,2006 年 12 月通过了山东省林木良种认证。2017 年引入河北省衡水市滨湖新区魏屯村,发展面积 5 亩。通过加强栽培管理,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对管理经验加以总结。
揭秘珍珠油杏:种植技巧与独特魅力!
杨 莉等
珍珠油杏于 1985 年在山东省新泰市被发现,2006 年 12 月通过了山东省林木良种认证。2017 年引入河北省衡水市滨湖新区魏屯村,发展面积 5 亩。通过加强栽培管理,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对管理经验加以总结。
1 植物学性状
珍珠油杏属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树高7~10 米。树势强健,树姿半开张,枝条分布均匀,萌芽率高,成枝力强,对 1 年生枝短截后,能抽生 3~9 个枝条,新梢长 2 米以上。枝干褐色、光滑,有白色斑点。叶片长椭圆形、浓绿,叶缘细锯齿,叶柄红褐色,花桃红色,具芳香。
2 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椭圆形,果形端正,果顶稍平,缝合线明显,两半对称。平均单果重 26.3 克,最大单果重 38.0 克。幼果绿色,成熟后呈黄色,半透明,果面光洁度高,油亮,故名为油杏。果肉橙黄色,韧而硬,味浓甜,具香气,品质上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3.5%。果实成熟后,常温下贮存 1 周不变软,挂在树上不脱落,较耐贮运。果肉离核,核光滑,核壳薄,核重1.96 克,种仁饱满,味香甜,仁重 0.67 克,出仁率 34.2%。既可鲜食,又可制干和仁用。
3 生物学特性
珍珠油杏根系发达,对土壤适应性强,抗逆性强,抗寒、抗旱、耐瘠薄。幼树以短果枝结果为主,成龄树以花束状果枝和短果枝结果为主。春季嫁接或栽植的苗木当年形成花芽,翌年可结果。该品种自花授粉坐果率高,丰产性好,易成花,花粉量大,花期长。无特殊的敏感性病虫害和逆境伤害,花期抗晚霜冻害,抗风灾及病虫害能力强。
4 物候期
在衡水市 3 月上旬花芽萌动,3 月中旬初花期,3 月 22 日前后盛花期,花期 10 天左右,6 月 10 日左右果皮开始转黄,6 月 20 日前后果实成熟,果实生育期 80 天。3 月下旬展叶,11 月中旬落叶进入休眠期,年生育期 250 天。
5 栽培技术
5.1 栽植
(1)栽植密度。采用 4~5 米×2~3 米的行株距。可适当密植,提高早期产量,密度较大时再间伐。
(2)授粉树配置。珍珠油杏可选择金太阳或其他栽培杏作为授粉树,可按 5∶1 的比例配置。
(3)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地势开阔、排水良好、肥水条件良好的地块。土壤以壤土或沙壤土为宜。
(4)苗木质量。选用成品苗,嫁接口愈合良好,接口以上 5 厘米处直径 1.0~1.5 厘米,高度 1.3 米左右,整形带内有饱满芽 6 个以上。侧生主根 4 条以上,主根基部直径 0.5 厘米,长度 15 厘米,且无根瘤。
(5)挖栽植坑。栽植坑长、宽各 60 厘米,深 60 厘米,表层土单独放置。坑底可填入秸秆等,其上填入腐熟有机肥、磷肥、表土的混合物,每个栽植坑施入有机肥 25 千克、16%过磷酸钙 1.5 千克。再填入一层表土,即可开始栽种。
(6)种植。以 3 月上中旬种植为宜。将苗木放置于栽植坑中央,使根系舒展,前后对正,埋土踏实。然后进行定干,截留 80 厘米,剪口涂漆。及时浇透水,间隔 7 天浇第 2 遍水。锄划后铺地膜保墒。
5.2 整形修剪
可选用纺锤形树体结构,树高 3.5 米左右,树干高 50 厘米,全树小主枝 25 个左右。种植后注意抹除距地面 50 厘米以下的萌芽。定干后当年可以分生 5~8 个枝,从距离地面 50 厘米以上开始选留小主枝,但注意不能选择正对作业道方向的枝作主枝。当主枝长至 50 厘米左右时,拿枝开基角,并摘心(剪去 5~10 厘米),可促发二次枝,促进花芽形成。注意控制主干枝头之下竞争枝的生长,可采取扭梢、拿枝、重摘心等方式。秋季进行拉枝,密植果园主枝开张角度 90~100°。冬剪时,疏除枝头竞争枝、主干上的过粗辅养枝及主枝背上直立枝。树高在 2.0 米以下时,可对主干延长枝进行短截;树高超过 2.0 米时,可缓放不短截。第 2 年、第 3 年继续选留主枝,开张其角度到 90°以上,直至主枝数量有 20 多个完成整形。进入盛果期的修剪原则是通风透光,控制旺长。珍珠油杏幼树以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故要少截多缓放。夏季注意控制直立枝条,秋季注意拉枝,缓和树势。
5.3 肥水管理
幼树新梢长到 15 厘米左右时,开始施速效肥料,每亩施氮、磷、钾含量各 15%的硫酸钾复合肥 15~20 千克。间隔 1 个月施 1 次,连续施 3~5 次。叶面喷肥可结合喷药进行,前期可喷 0.5%尿素 3~5 次。8 月以后,喷 0.5%磷酸二氢钾 3~5 次。3 月上中旬和盛果期 5 月上中旬追肥,每亩施氮、磷、钾含量各 15%的硫酸钾复合肥 30 千克,施肥后浇水。9 月底至10 月初施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 5 米3 和氮、磷、钾含量各 15%的硫酸钾复合肥 50 千克,施肥后浇水。
5.4 病虫害防治
(1)防治重点。重点防治蚜虫、介壳虫、红蜘蛛、绿盲蝽、穿孔病、褐腐病、疮痂病及流胶病等。
(2)防治措施。清洁果园:落叶后彻底清扫落叶、落果、枯枝、杂草。结合修剪,剪除病残枝和虫枝,带出果园烧毁或深埋。深翻土壤:封冻前结合施肥将树冠下土壤深翻,消灭在土壤中越冬的部分害虫。
农业措施: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杏树的抗病能力。避免机械损伤,在盐碱性土壤中施用过磷酸钙可改良土壤,减少流胶病的发生。及时清除病枝病叶,防止病害的传播。
药剂防治:早春杏树发芽前用 5 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枝干,杀灭越冬病虫。花期前后各喷1 次,用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可防治褐腐病。果实采摘后喷 1 次杀菌剂,可选用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在蚜虫发生时,可结合喷杀菌剂加入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红蜘蛛可使用 2%阿维菌素乳油 3000 倍液防治。防治病害药剂要在果实采摘前 20 天停止使用,防治虫害药剂要在果实采摘前 30 天停止使用。
5.5 其他栽培管理技术
(1)疏果。花后分 2 次疏果,第 1 次是花后半个月,第 2 次是花后 1 个月左右。疏去小果、病虫害、畸形果,留大果,使果实分布均匀。
(2)预防霜冻。花芽萌动期浇水可减轻冻害。发芽前喷 0.8%~1.5%食盐水,或抑蒸保温剂 60 倍液,或高脂膜 200 倍液,或“天达 2116”1000 倍液,或 500~2000 毫克/升青鲜素等,以延迟花期或增强花器抗冻能力。在接到花期发生霜冻预报之后,及时准备柴草或烟雾剂。采用熏烟法可防止辐射霜冻。引起冻害的临界温度为初花期-3.9℃、盛花期-2.2℃、幼果期-0.6℃。
(3)控旺促花技术。定植第 2 年要控长促花,可在 6 月下旬、7 月中旬各喷 1 次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200~300 倍液。进入丰产期后,可在加强夏季修剪的前提下,于 5 月上中旬和6月下旬喷2次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0 倍液控制旺长。
来源:青钱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