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米高,两头宽中间细的广州新电视塔是如何设计建造的 #广州塔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4 13:50 2

摘要:·工程的第一步就是打造坚实的地基。由于广州塔距离珠江仅有100米左右,这不仅意味着该区域地基松软,更要求塔基要承受很大的水压,否则600米高的电视塔很容易发生倾斜。因此工程师只能把地基分成两个部分建造。

这是20年前广州电视塔开工时的现场画面。为了让其能在2010年亚运会开幕前顺利转播电视信号,2000多名建设者24小时不停轮流施工。

·工程的第一步就是打造坚实的地基。由于广州塔距离珠江仅有100米左右,这不仅意味着该区域地基松软,更要求塔基要承受很大的水压,否则600米高的电视塔很容易发生倾斜。因此工程师只能把地基分成两个部分建造。

→他们首先在地下挖出一个直达地下岩石的基坑,然后将混凝土核心筒的底座浇筑在里面,这样就能最大限度避免电视塔出现沉降。

→其次工人们还得在核心筒周围挖一圈竖井,为外部的钢立柱打下基础。每根竖井深约40米,直径约5米。同时在挖竖井的过程中用环形混凝土梁固定,以防止潮湿的土壤出现塌方掉入竖井。

→当这些竖井也全部挖到地下的岩石之上,再用混凝土将它们全部填满。

→最后再在这些竖井的顶部浇筑一圈混凝土梁,以此连接竖井和塔身外部的钢立柱。这样一来广州塔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为了改变传统电视塔那种一根柱子上插着一个圆形建筑的普遍形象,设计师把塔身外部的钢柱扭一扭,让中间的部分收细。但纤细的腰身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电视塔上部的重量很可能会把这里压弯。

后来设计师从人类的大腿骨上获得了启发,它的外观和广州塔的外形有着高度相似,都是两端宽中间窄,但是大腿骨中间位置的骨壁确厚实的多,所以才能有更高的强度。为此设计师在广州塔的外壳增加了几十道钢环,同时在塔身最窄的部分增加密度,就能使其向大腿骨一样具有额外的强度。

·解决了结构与造型的一系列问题后,就可以着手搭建它那独特的网状外壳了。整个塔身由4000多个预制钢材组成,每一个预制钢材重达25吨,而且钢结构的安装精度误差不超过5毫米,才能确保塔身的结构强度和美观性。

与很多高塔一样,广州塔大部分零件的预制工作也是在工厂完成,现场仅进行最后的拼装焊接,这样一来就能大大提高建塔效率。然而像这样的高层建筑最容易受到风的影响,当强风吹过传统的圆柱形大楼时,会在楼的两侧形成许多不稳定的涡旋,从而把大楼向这个方向拉扯。

虽然广州塔的网状外形可以把强风打散,大大削弱了狂风带来的摆动,但是在顶部仍然会感觉到轻微的晃动。所以在电视塔靠近顶层的中央核心筒内,还有两个装满10万升水的大水缸。当大楼出现晃动时,水缸就可以沿着轨道向反方向移动,进而化解大楼出现的晃动。

正是靠着这些出色的设计,广州塔不但可以扛住12级台风的吹袭,还能抵御烈度7.8级的地震,同时使其安全使用年限超过了100年。

来源:杨星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