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零售圈炸开了锅,胖东来老板于东来突然关账号删视频,这波操作看得网友们一头雾水。
最近零售圈炸开了锅,胖东来老板于东来突然关账号删视频,这波操作看得网友们一头雾水。
明明前几天还在网上跟玉石博主“杠”得火热,放狠话不处罚对方就关店,咋突然就“退网”了?
这场舆论风暴的水,可比表面看到的深多了。
2025年4月,经认证的珠宝鉴定师"柴怼怼"在其抖音账号发布商品质量检测视频,经第三方机构复核的检测数据显示,胖东来在售部分玉石产品存在“标价虚高”问题。
该视频发布24小时内播放量突破2000万次,引发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关注,胖东来股价当日下跌4.7%。
这位粉丝刚过20万的小博主,举着CMA认证的检测报告,在镜头前火力全开:
“商超业务不赚钱,主要利润在玉石销售,胖东来销售的玉石利润丰厚,30000元的产品质量不如同行的3000元。”
面对这波"猛攻",胖东来直接亮出了底牌。
4月8号凌晨,胖东来直接甩出13页长文硬核回应,顺手把一季度财报也晒了出来。
和田玉卖了2190万,毛利率才20%,10万以上的玉石毛利率15%,10万以下的20%。
胖东来这波操作够狠,直接晒出珠宝部底价,这点钱在集团总营收里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为了证明自己清白,甚至说欢迎第三方随便来检测,假一赔十,这诚意简直拉满。
可于东来哪能憋住这气?五一假期那几天,连着发了5条动态回怼“柴怼怼”,话里话外都是委屈和愤怒。
5月3号的视频里,他情绪激动得不行,说自己扛着胖东来这座“大山”,不能让造谣的人就这么轻松过关。
结果这话刚说完,网友还在吃瓜等后续呢,谁知道他突然把账号给注销了,直接把大伙儿整不会了。
说到底,于东来这次发飙,其实是两套生意经在硬碰硬。
胖东来在零售圈一直是“另类”的存在,员工工资高,月薪超9886元,财报说公开就公开,被网友夸成“中国零售业的良心”。
于东来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扫地僧”,一心想靠真诚和品质做生意。
可“柴怼怼”玩的是另一套逻辑,在网红圈,有时候黑红也是红,流量才是王道。
“柴怼怼”也不是吃素的,直接晒出胖东来的进货单,说成本和售价差了20倍,还建了维权群,号召消费者都去检测玉石,放话要是关店,必须把“赚的黑心钱”都吐出来。
两边这么一“掐”,这事直接从小圈子吵到全网。
网上吵翻了天。一拨人坚决站胖东来这边,说企业维护自身权益天经地义
另一拨人则骂于东来仗势欺人,靠带节奏欺负老实人。两边各执一词,谁也不服谁。
第三方检测虽然没查出大问题,但不少消费者心里还是犯嘀咕,这玉石价格到底咋回事?
这场风波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传统企业在网红经济面前有多“吃亏”。
以前靠口碑和品质就能站稳脚跟,现在面对网红的“花式操作”,企业想解释清楚都难。
当事实碰上情绪,真相就像面团,被揉来揉去,没了本来的样子。
于东来“退网”的决定,影响可比想象中大得多。
5月3日,抖音重拳出击,直接下架"柴怼怼"29条违规视频,还给他来了个30天禁言套餐。
这波操作虽然得到不少人支持,但也有人质疑,为啥这些视频之前能堂而皇之地存在?
法律这事儿,里头的门道可深了去了。
胖东来直接索赔500万,起诉“柴怼怼”商业诋毁,这案子很可能成为今年的典型案例。
法律专家都说,这类官司难就难在证明对方“故意使坏”,证据不好找。
而且于东来之前“关店”的狠话,也被一些学者批评,说这像是在用企业存亡威胁司法,容易带偏舆论。
这一闷棍下去,整个珠宝行业的脊梁骨都凉了半截。
2025年企业维权成本比去年涨了3倍,网红测评视频每多10万播放,商家投诉就多42%。
现在企业想守住名声,就像在钢丝上跳舞,既要保护自己,又不能踩到言论自由的线,真不是件容易事儿。
5月3号晚上,于东来把抖音账号设成私密,过去两年发的视频全删了,只留下一条欢迎调查的声明。
那个以前在直播间侃侃而谈分享经营之道的老板,就这么“隐身”了。
他助理说,最近于东来晚上经常睡不着,他实在想不通,自己真心实意做生意,咋就被人当成“软柿子”捏?
镜头一转,"柴怼怼"这边可没闲着。
5月4号,他在粉丝群里说已经找好律师反诉,还打算开直播接着爆胖东来的料。
这场"硬仗"表面是消停了,底下却暗流汹涌,谁也摸不准下一出戏怎么唱。
正如网友调侃的,这早就不止是两个人的恩怨,根本就是两套生意经在"拼刺刀"。
结语于东来这次“暴走”又“退网”,撕开了流量时代最真实的一面。
在这个黑红都能换钱的环境里,企业想守住名声,比登天还难。
情绪的风暴里,事实就像纸糊的墙;舆论的炮火下,法律也晃了三晃。
荆楚网:《抖音回应胖东来投诉柴怼怼:涉嫌侵权视频已下架,限制账号投稿权限一个月》 2025.5.4
财联社:《愤怒的于东来想退圈》2025.5.3
大河报:《回应玉石暴利质疑,胖东来深夜喊话“柴怼怼”共晒账本接受监督》2025.4.10
来源:南柯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