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香港高才通计划自 2022 年底推出两年多以来,已经有超过 25 万宗申请获批,超过 20 万宗人才成功赴港。目前首批申请香港高才通人士的签证陆续到期,续签问题成为了大家的关注重点。
2025香港高才续签官方最新要求(5月版):高才续签政策+审核标准+续签常见问题!
香港高才通计划自 2022 年底推出两年多以来,已经有超过 25 万宗申请获批,超过 20 万宗人才成功赴港。目前首批申请香港高才通人士的签证陆续到期,续签问题成为了大家的关注重点。
3 月 27 日香港入境处通过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人才办)发起讲座,来自入境处 助理首席入境事务主任(签证管制)丙 李冠宇先生及总入境事务主任(居留权证明书)何露明女士,结合真实案例,分享了高才签证申请及续签的实用建议。
高才通续签核查重点:
一、续签形式:受雇与自雇的差异
高才续签主要分为两种形式:
受雇续签:需提供与香港公司的正式劳动合同,合同期限直接影响续签时长。若受雇于新成立公司或业务存疑的企业,可能面临短期续签(如 1 年)甚至拒签风险。
自雇续签:需证明公司的真实运营,包括实体办公地址(不接受空壳公司)、业务合理性及收入水平。自雇续签审核更为严格,建议匹配市场薪资并提供详实的业务记录(如保险从业者需提交客户保单)。
如果你对香港身份感兴趣,点击下方链接去做一个专业测评查看结果,符合(优、专、高、留和投资)哪一种,或直接来联系我【微电同步:18145843328】一对一免费咨询↓↓↓
香港身份规划综合测评
二、续签核心问题与入境署审核重点
1、刑事责任申报
若申请人在延期期间涉及刑事责任,必须如实申报,但入境署将根据个案情况决定是否批签,隐瞒可能直接导致拒签。
2、外派工作需合理解释
若因工作派驻内地,需提供雇主的外派证明文件(如公司信函、岗位必要性说明),并确保香港雇佣关系的真实性。
3、在港时间成关键因素
入境署明确将“在港居住时长”作为续签重要依据。尽管无官方天数门槛,但建议每年留港超过 183 天以体现“常住”。若因外派无法常驻,需提交详实证明材料(如工作日志、往返记录)。
4、材料真实性审核
MPF(强积金:虽非决定性材料,但未缴纳需合理解释,否则可能引发对工作真实性的质疑。
香港地址证明:建议提供个人在港住址(如水电账单),强化与港生活联系。
三、短期续签常见场景:
1、 自雇或受雇于新公司,业务合理性存疑;
2、材料不足或入境署对雇佣真实性存疑;
3、续签前临时找到工作,可能仅获批1年签证。
4、顶尖人才续签特殊要求:需提供香港本地薪俸收入证明(年收入≥200万港元税前)。
四、高才续签常见误区
01、别被“轻松续签”的假象迷惑!
“无需坐班,仅凭挂靠保险就能轻松续签!”注册个空壳公司,所有材料我们一手包办!“保证你续签百分百成功”——随着高才通续签高峰的临近,这些所谓的“秘籍”正在肆意制造焦虑。
然而,香港入境处已经明确表示:对于挂靠保险、存在虚假雇佣情况的续签申请,将直接予以拒绝,情节严重者还将被取消身份,并影响其未来的签证申请!
02、虚假挂靠/自雇保险=高风险审查靶心
香港的主流保险公司虽可为员工办理备案手续,但一旦发现员工存在“只挂名不履职”的情况,如没有实际服务的客户或缺乏纳税记录,该员工将直接被入境处列入黑名单。
尽管香港保险业并未强制要求员工必须为永久性居民,但入境处对于“自雇型高端人才”的审查却极为严格:收入来源必须透明可追溯,申请者需提供银行账户的每日详细交易记录,而非仅仅依靠工资单,以证实其收入确实来源于真实客户(任何挂靠转账或公司内部虚构交易都将被识破)。
客户名单也需真实可靠,有案例显示,某高端人才A提交了50份“保单”,但入境处在核实过程中发现,超过半数的客户联系电话均为空号;此外,申请者在港居住的证据链也必须完整,包括租房合同、水电费账单以及子女学校的缴费记录等,这些证明文件需覆盖续签期内的至少90%天数,且挂靠中介代缴的记录将不被认可。
03、空壳公司不能续签
孙玉菡指出,入境处在续签事宜上对于“空壳公司”的态度是坚决的,即“绝无商量余地”。若打算通过自雇方式续签,所设立的公司必须确保有实际业务运营、在香港完成注册、依法在香港报税,并且具备实体的香港办公场所。若这些条件均不满足,那么续签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自2024年起,入境处将与税务局、公司注册处的数据进行联网,重点审查公司的实质运营情况,核查内容包括:办公地点是否真实存在,员工是否按规定缴纳了强积金等。有案例显示,一位持有高才B签证的人士,其所谓的“资产管理公司”注册在一个共享办公区域内,审查员在进行突击检查时,发现该公司的工位全部空置。此外,对于公司业务的真实性也将严格审查,一旦发现公司年收入高达100万却零纳税、无任何业务合同,将直接被认定为“虚假雇佣”。
04、短期突击“刷流水”
一些中介提议通过短期签订合同来“快速提升业绩”,但入境处会全面考量收入的稳定性。若在续签前夕临时突击达成业绩指标,可能只会获得半年或一年的短期签证,并需频繁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例如,某位投行高管C因无法出具完整的税单,不得不每季度都提交新的证明材料,为此累计的律师费和材料费超过了20万港元,最终因不堪重负,选择放弃了续签申请。
如果你对高才续签还有疑问或有需求,欢迎来联系我们【微电同步:18145843328】一对一免费咨询+匹配续签方案!
五、家庭重心转移是关键
即使主申请人因业务无法常驻,若配偶及子女在港定居、就学,入境署可能酌情批准永居。建议:
1、子女入读本地学校;
2、配偶在港工作或生活;
3、保留在港资产(如房产、银行账户)。
续签核心在于“真实”与“联系”,任何虚假陈述都属于违法,后果很严重!强烈建议大家不要想着钻空子。
高才续签常见问题官方解答:
Q、如果在续签节点没有找到工作,但已在积极求职,能不能续签?
A:如果能证明过去两年一直在香港工作,并且岗位通常由学位持有人担任+薪资稳定、达到市场水平
若在求职途中,可以提交尽可能多的资料(包括之前工作证明+纳税资料+近期找工作证明),入境处有可能会考虑相关申请。
Q、轻微的交通违法是否需要申报?
A:需要申报。入境处会case by case,从全局考虑相关续签申请。
Q、前期准备周期过长,获批第9个月才正式来港定居,超过180天不在港能续签吗?
A:前期较长期不在香港但有合理的解释+提供材料证明,申请也会被考虑,不过可能会批短期(6个月/12个月)。
Q、和公司签无固定合同,且薪资达到市场水平。但被外派内地,会影响续签吗?
A:因为工作关系需要外派,有合理的解释+在外地工作证明+在香港纳税记录+MPF,申请会被考虑,也可能给出较短期限的续签(6个月/12个月)。
Q、被外派培训超过180天不在香港,会影响续签吗?
A:因为工作外派培训,人不在香港。同理需要有合理的解释和证明,以及入境处会看申请人是否仍然受雇在香港公司+薪俸税+MPF(香港强积金,Mandatory Provident Fund,简称MPF)。
Q、BC类申请获批,来港工作薪资达到A类标准,能转A类续签吗?
A:续签不分ABC类,提出续签申请能证明在香港受聘/开办业务就可以。收入高可以考虑递交顶尖人才类别所需资料(如薪俸税凭税单),通过可以获批6年。
Q、自雇对公司规模、聘用人数,办公室大小是否有要求?
A:没有特定要求,但是不能是空壳公司。要有合适的办公地方,证明公司确实在香港有实际业务,可以健康营运和持续发展,对香港经济、促进就业做出工作。最终获批的长短看业务营运的情况。
Q、创作者工作普遍是自雇/项目制,不需要办公地址,但有租房可以吗?另外,行情不好收入不及预期会有影响吗?
A:如果能证明工作由学位持有人担任+平均收入达到市场水平,申请会往正面的方向去考虑,重点依然是薪俸税+MPF (税收+自雇人士强积金)
有需要的话入境处会询问行业相关团体,检视申请人收入情况。如果近期收入不稳定但过往有稳定的收入,也有机会获批。
入境处要防止的是弄虚作假的人士,真正在香港的人士且能提交资料,续签反馈会比较正面。
Q、受雇公司老板也是高才,雇佣了几位高才优才,能否续签?是否需要请永居?
A:对永居员工没有特定要求,开公司最重要看业务是否在香港运作和持续发展,受雇则要证明岗位是学位持有人担任+薪酬达到市场水平。一定不能是空壳公司!
Q、MPF一定要提交吗?雇主没来得及交会影响续签吗?
A:入境处不单看MPF,有其他证明资料也可以,例如就业证明+收入证明+薪俸税。但如果是正常受雇,肯定会有MPF,没有MPF可能要构成刑事罪行。
Q、内地收入+香港收入超过200万,是否符合顶尖人才类别?
A:顶尖人才主要衡量标准是香港薪俸税应评税收入达到200万,不考虑内地收入,也不考虑香港利得税收入。
Q、A类以前2年现在3年,早期的A类需要做更新手续吗?
A:需要提交申请才能获批无条件延期一年,签证不会自动续期。
Q、企业合约需要配合签证年期?
A:签证年期并非雇主与人才签约的必然考虑因素,雇主可以根据人才的能力和价值决定签约年限。但入境处续签期限会看雇佣合约期限。
Q、个别岗位在内地的工作经验、职位证书甚至学历香港市场可能不认,拿到高才签证1.5年后才入职底层岗位(以前是高级岗位),会影响续签和永居吗?
A: 续签看职位是否通常由学位持有人担任+薪酬达到市场水平,满足即可。
关于永居的审查,一直住在香港肯定没问题,但有时间没在香港是否会影响“连续通常居住”的判定,主要看能否有合理的解释。
例如被以香港为基地的公司聘用外派或有居住地或主要家庭成员在香港,入境处都有可能将不在港的时间视为临时不在港,不影响续签。
来源:银河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