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图片:大众 ID 概念车。在上海一家汽车经销店开业前的演讲中展示的这款车的风采。大众汽车集团与它的相关技术一同来到了(俄罗斯)图拉。这家德国汽车巨头开发了一款专门适配中国人工智能的汽车。在神经网络发展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对此感到
新型的汽车很快就会没有方向盘和踏板,并且还能 “说话”
作者:德米特里・卡普斯汀
图片:大众 ID 概念车。在上海一家汽车经销店开业前的演讲中展示的这款车的风采。
大众汽车集团与它的相关技术一同来到了(俄罗斯)图拉。这家德国汽车巨头开发了一款专门适配中国人工智能的汽车。在神经网络发展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对此感到惊讶。然而,大众的这一表现从不同角度来看意义重大:在中国和欧盟处于贸易战背景下,此举加强了双方的关系。
在 2025 年的上海车展上,这家德国公司将展示其首个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ADAS)。据研发人员称,该系统能够实现高端且完全安全的驾驶体验。从 2026 年起,这种系统将被应用于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汽车上。
此外,据说该神经网络是专门为适应中国大城市道路的复杂路况而设计的。为此,在北京和上海的大众办公室近六个月的研发过程中,有超过一千名投资者参与了努力。
目前,配备自动驾驶功能(即带有自动驾驶仪)的汽车在中国汽车销量中占比 40%。但需要明白的是,自动驾驶仪的功能可能有所不同,并且根据功能差异自动驾驶辅助(ADA)被分为几个等级。在一级自动驾驶中,人工智能只是在复杂情况下为驾驶员提供帮助。许多人熟悉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能够在高速公路上控制车辆的加速和减速,就是一级自动化的一个例子。
在五级自动驾驶中,汽车甚至没有方向盘和踏板。因为不需要它们,此时人类驾驶员的角色仅相当于乘客。预计到 2030 年,中国销售的所有汽车中,15% 将具备五级自动驾驶辅助功能。也就是说,这些汽车没有踏板和方向盘,就像精彩电影《超验骇客》或《我,机器人》中所展示的那样。
中国人对无人驾驶汽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根据数百次民意调查,超过一半(53%)的中国人愿意乘坐 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而害怕乘坐无人驾驶汽车的人仅占 11%,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下降。需求催生了供给:至少有 19 家中国大型公司正在研发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其中包括百度和阿里巴巴等行业巨头。
图片:大众 ID 概念车。在上海一家汽车经销店开业前的演讲中展示的这款车的风采。
数十家汽车制造商准备将 DeepSeek 人工智能应用到他们的车型中。但目前,还无法完全实现对车辆的精准控制。为了提升现有功能,如语音控制、高精度地图导航、音乐播放、网络连接以及类似智能手机上的消息服务等功能也在不断完善。
在销售方面,中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商吉利汽车表示,由于 DeepSeek,其最新型号的汽车甚至能够理解驾驶员模糊的指令。在一则广告视频中,驾驶员对汽车的人工智能系统说:“我有点累了。” 随后,DeepSeek 启动指令,汽车关闭车窗,将座椅倾斜 125 度,调暗灯光,并设置 35 分钟的闹钟,以便驾驶员可以小睡一会儿。
因此,中国汽车将变得更加舒适。AI Proem 信息咨询公司的创始人格蕾丝・邵(Grace Shao)表示,这些汽车在世界市场上的销量将会更好。然而,在没有 DeepSeek 技术助力的情况下,中国汽车的销售情况也已有所记录。TrandForce 报道称,今年全球将售出 9060 万辆汽车,其中 29% 将由中国公司生产。
这种增长得益于国家的支持:例如,在中国国内,政府扩大了汽车以旧换新计划的补贴范围。总体而言,根据 Trendforce 的预测,今年中国一半的新车将是电动汽车。事实证明,这些现实情况比最乐观的预测还要好:2017 年,中国工业部门预计,到 2025 年,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将达到 25%。而实际上,这一比例是预计的两倍。也就是说,这些年来,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超出了预期。
此外,中国仍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出口量将达到 650 万辆。并且中国汽车行业的主要制造商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这些制造商的汽车销量将达到 600 万辆。但增长最快的将是小米公司,其汽车销量将增长一倍以上,每年可能超过 35 万辆。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小米 Yu7 跨界电动汽车的推出。至于这款车是否会进入俄罗斯市场,目前还不得而知……
来源:俄罗斯观察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