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王维的一首经典古诗,句句美如画卷,读一遍就让人沉醉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4 18:17 2

摘要:石榴花浓烈似火,点燃了庭院的寂静;梧桐新绿,撑开一树树清凉的绿荫。波光潋滟的池塘,新荷才露出小小的尖角,就早有蜻蜓立上梢头。

最后一缕春风,携着桃李的余香悄然远去。夏天,就这样披着一身葱茏的绿意,踏着明亮的阳光朝我们而来。

石榴花浓烈似火,点燃了庭院的寂静;梧桐新绿,撑开一树树清凉的绿荫。波光潋滟的池塘,新荷才露出小小的尖角,就早有蜻蜓立上梢头。

午后的清风裹挟着暖意,掠过麦浪,拂过竹帘,在书页间停驻,又轻轻翻动一页新的时光,立夏了,一转眼我们投入了夏的怀抱。

到底该以怎样的心情来迎接夏天呢?是以秦观“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的豁达;还是以王安石“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的悠然;又或是陆游“首夏清和真妙语,为君诵此一欣然”的欣然呢?

我觉得都可以,站在春夏交替的节点,潇洒地挥一挥手对春天说声再见,热情地对着夏天说声,你好,夏天——愿你我如少年般炽热,如清风般自由,在阳光的照耀下,在雨水的滋润下,在这个夏天意气风发。

接下来,分享王维一首经典古诗,夏天是一个雨水充足、草木繁茂的季节,而王维的诗又总是带给我们宁静和谐、幽静闲适的美感,所以,立夏时节读这样一首诗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不仅攻于诗,精通书画,还懂音律,人长得也很英俊,风度翩翩,气质儒雅。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是一位少见的痴情种,一生只有一位妻子,中年丧妻后就再也没有续弦,也没有一个妾室,真正做到了一生一世一双人。

晚年的王维,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辋川别业成为滋养他精神的一方圣地,他在这里度过一个又一个的春夏秋冬,也在这里写下无数清幽绝俗,让人读之身世两忘的佳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一帧一帧美妙的画境接踵而来,用文字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感受。

这首《积雨辋川庄作》,受到历代诗评家的一致好评,有人曾认为唐诗七律的压卷之作不是崔颢的《黄鹤楼》,也不是杜甫的《登高》,而是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积雨:久雨;空林:树木稀疏的树林;烟火迟:连绵的阴雨让山林空气湿润,柴火难烧,炊烟升起来很慢。

藜:念lí,是一种草本植物,嫩叶可食。黍:念shǔ,是一种谷物。菑:念zī,指田园,东菑,东边的田园。

开篇就描绘一幅烟火气十足的夏日田园画面,朦胧的烟雨笼罩着四野,有农妇在田埂穿梭,手里提着一个食盒,里面装着刚刚蒸煮好的藜菜黍饭,要送到东边地里去。

同样写烟火,王维还有一个名句“大漠孤烟直”,大漠干燥无风,狼烟直上云霄,可是夏天的辋川呢,雨水充沛,烟火难升,可见王维观察之细腻,文学功底之深厚。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朝有一位诗人叫李嘉祐,写过一首《句》,其中首联就是“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到底是王维抄的李嘉祐,还是李嘉祐借用了王维,这桩公案就有点说不清了。

但是,“漠漠”、“阴阴”两个叠词的运用,却使得普通的两句有了别样的诗意,强化了夏日水田的苍茫与树木的葱郁,点石成金,营造意境,成为千古佳句。

“飞白鹭”与“啭黄鹂”,色彩明亮,一白一黄,一个展翅高飞,一个婉转啼鸣,一个动作,一个声音,构成视听兼具的唯美画面,被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转为写人,生活在这样一个悠然闲适的田园胜地,诗人的心境又是怎样呢?

槿:念jǐn,是一种落叶灌木,其花朝开夕谢。露葵:经霜的葵菜。

我在山中修心养性,静静地观看木槿花朝开暮落,在松树下采摘带露的葵菜作为斋食。

颈联富有禅意,带着清修的寂静感,在木槿花短暂的生命中感悟人生无常,在“折露葵”的生活点滴中传递人间清欢。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争席罢”:化用《庄子·寓言》典故,暗示诗人已泯灭机心,与这里的村民打成一片。

“海鸥相疑”:反用《列子》故事,自问连海鸥也不必怀疑自己,表明诗人心境的纯粹。

有人可能会说,诗人在这里未必是真心隐居,只是做做样子给外人看,于是王维在最后一联做了补充,我已经是一位山林野老,不想继续在朝堂争斗不休,只想在这里过着不被打扰的隐士生活。

整首诗,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同一幅淡雅的夏日水墨画,清新明净,意境深邃,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不得不说是一首千古经典。

来源:青荷诗话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