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街头摊贩到百亿帝国:臧健和的“水温”与于东来的“体温”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4 16:26 1

摘要:1983年,在香港湾仔码头,一个山东女人死死按住被掀翻的饺子摊,煤炉滚水泼在脚背上,她愣是没松手。

1983年,在香港湾仔码头,一个山东女人死死按住被掀翻的饺子摊,煤炉滚水泼在脚背上,她愣是没松手。

“大陆妹的饺子也配卖5文?”小混混一脚踹飞招牌。臧健和抹了把脸,把剩下的饺子一个个捡回竹篓:“明日我还来。”

电影《水饺皇后》剧照

同一时刻,在河南许昌街头,23岁的于东来蹲在刚倒闭的烟酒店门口,攥着假烟赔偿剩下的40块钱。

隔壁大娘递来俩烧饼:“娃啊,做生意得讲良心。”他狠狠咬了口烧饼,硌得牙生疼。

谁也没想到,这两个走投无路的人,一个会成为年销60亿的“水饺皇后”,一个会打造出年客流过亿的零售乌托邦。

两个民族企业家的成功有着高度的相似:臧健和的三碗饺子汤,于东来的三把测温枪,当然,他们也有个自己独特的差异。

1984年冬夜,香港刮着阴冷的海风。臧健和盯着破煤炉上沸腾的饺子锅,突然抄起温度计插进汤里。

“阿妈,客人都走光了,还折腾啥?”女儿揉着眼睛问。

“刚才阿婆说饺子凉了腥气。”她盯着刻度喃喃,“65℃!记住这个数!”从此她每隔五分钟就往锅里添半勺热水,硬是把冷清的小摊做成了排队王。

1997年臧健和

后来进超市谈判,她拍着桌子说:“我家饺子从出锅到上桌绝不低过65℃——做不到这温度,天王老子也别想代理!

1999年许昌遇上百年大雪,胖东来超市刚开门就滑倒三个老人。于东来当场拎出大铁锅,咕嘟咕嘟煮起姜汤。

“于疯子!你当这是施粥铺呢?”同行嘲笑。

他给冻红鼻子的环卫工塞姜汤:“叔,趁热喝!买不买东西都管够。”

胖东来超市门口免费发放茶水

结果当天营业额翻了三倍——原来大爷大妈们喝完姜汤,都不好意思空手走。

现在胖东来门口常年摆着六个保温桶,夏天酸梅汤冬天红枣茶,成了许昌一景。

1992年研发部小年轻偷偷把饺子皮改成80mm:“82mm根本是浪费面!”臧健和抓起游标卡尺,当着全厂把饺子挨个量。

“81.5、82.3、81.8……你们当这是菜市场砍价?”她“哐当”摔了卡尺,“差1毫米,蒸出来就是死面疙瘩!全给我返工!”

后来,日本客商品尝后惊呼:“这饺子会呼吸!”秘密就在那82mm——刚好锁住肉汁不破皮。

2005年夏天,顾客举着西瓜来退货:“说好的13度甜呢?”于东来抄起水果刀当场切开,挤汁水测糖仪——果然只有11度。

“赔!所有西瓜半价!”他转头对采购吼:“马上去宁夏找瓜!甜度不够我亲自去地里种!”

现在胖东来每个西瓜都贴着二维码,扫一扫就能看甜度检测视频——去年有个较真小伙连扫20个瓜,结果全是13度正负0.2。

2008年金融危机,高管拿着裁员名单找臧健和:“香港厂子养不起了……”

老太太抓过名单撕得粉碎:“当年我带着八个姐妹起家,如今一个都不能少!”转头把给女儿准备的嫁妆金条卖了发工资。

现在湾仔码头厂区挂着老照片——2008年春节,300个员工围着十米长的饺子宴桌,笑得像全家福。

2016年情人节,收银员小花边扫码边掉眼泪。于东来溜达过去敲敲柜台:“丫头,批你三天失恋假!工资照发!”

全店哄笑中小花哭得更凶了——后来她成了客户满意度冠军。现在胖东来《员工手册》第38条写着:“遭遇重大情绪问题,可申请1-5天带薪情绪假。”

网友:看到这个“不开心假”,上班更不开心了

说完相似点,再来说说他们的差异点,大概就是蒸汽机与地暖的较量。

1997年东京三菱会议室,空调冷得刺骨。日方代表松本二郎推过收购协议:“臧女士,您的饺子只值这个价。”

他指着“3亿日元100%控股”的条款,雪茄灰弹在臧健和带来的保温盒上。

臧健和“啪”地打开饭盒,热气腾地模糊了松本的金丝眼镜:“尝尝,刚煮的。”

松本咬了口饺子,瞳孔猛地收缩——这口感竟比京都百年老店的煎饺更鲜嫩。

“皮厚1.82mm,锁住88%肉汁;褶皱18个,受热面积比你们多23%。”臧健和甩出专利文件,“想收购?先问问我的游标卡尺答不答应!”

臧健和“啪”地打开投影仪——饺子皮透光度测试、肉馅显微镜成像、汤汁锁鲜专利证书轮番播放。

“你们东京工厂的流水线,每分钟包300个饺子。”臧健和指着屏幕里的日方生产线,“我的女工1分钟包18个,但每个褶子间距误差不超过0.3mm——机器做得到吗?”她甩出新签的合作协议,“要么代理,要么回家去!”

三天后,日本最大超市LAWSON的货架上,湾仔码头饺子贴着醒目价签:“中国秘制,398円/盒”——比本土品牌贵出整整三倍。

2020年胖东来总部,红木茶桌上泡着枸杞红枣茶。某风投大佬甩出企划书:“给你2亿,三年开300家店!”

于东来吹开茶沫:“您知道我们生鲜主管老刘吗?凌晨三点去批发市场挑菜,二十七年没请过假。要开300家店,我去哪找300个老刘?”

大佬跷起二郎腿:“用标准化管理啊!搞中央厨房、智能补货系统……”

“啪!”于东来突然拍桌子,吓得大佬茶杯差点摔了:“超市冷柜温度差0.5度,酸奶保质期就少两天!您那套系统能闻出白菜是不是今天刚摘的吗?”

最后大佬灰溜溜走了,于东来转头对秘书说:“把这茶具消毒三遍——沾了资本味的杯子,晦气。”

两人在处理问题上有差异,到在商战的烽火里,他们都挺直了中国脊梁。

2021年,植物肉风潮席卷餐饮界,女儿兴冲冲拿来样品:“妈!这能降本30%!”

臧健和夹起咬了口,“呸”地吐进乐色桶:“滑不溜秋像嚼橡皮!湾仔码头只要真肉真菜!”

结果当年成本涨了18%,但销售额反升25%——消费者用嘴投票。

2021年郑州暴雨,胖东来所有门店秒变避难所。于东来光脚站在水里指挥:“熟食区免费吃!母婴室改临时医务站!”

保洁王姨心疼新地毯被踩脏,他大手一挥:“地毯重要还是人命重要?泡烂了再买!”

结果水退后第一天,超市还没开门,门口就排起三里长的队——全是来报恩的市民。

2019年交接仪式上,女儿包的饺子总露馅。臧健和握着她的手:“拇指压住这里,食指推三下停半秒——对!这十八个褶是湾仔码头的魂!”

现在女儿办公室挂着母亲写的字:“手艺传家,死守方子。”

去年新来的00后管培生吐槽:“天天擦货架能学啥?”于东来拽他去菜市场蹲了一整天:“看那个卖豆腐的,切块前先擦刀——这是专业!

再看煎饼摊,学生来了多给根葱——这是人情!把这些琢磨透,你比MBA毕业的强!”

臧健和用煤炉烧出个跨国集团,于东来拿姜汤暖出个零售神话。他们的故事藏着最朴素的道理:

别把顾客当数字,当街坊敬

别把产品当货品,当孩子养

别把员工当工具,当家人疼

下次吃湾仔码头饺子时,不妨看看包装上印的“82mm”;逛胖东来记得喝杯免费茶——那里头煮着中国企业家最热气腾腾的良心。

来源:妞妞吃瓜俱乐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