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陶村兵事》:小村兵事,见证铁军战史;平原精神,激扬大国情怀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4 19:01 2

摘要:★军旅题材,抗战背景,融合历史与个人成长: 本小说以冀中平原的陶村为背景,讲述了陶村两代人参军的故事,展现了抗战时期人民军队的英勇与智慧,以及年轻军人的成长历程。小说通过描绘战争场面的惨烈与和平时期的平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宝贵。同时,也突出了军人在和平

★陈廷佑“龙脉”系列作品第三部,穿越烽火岁月,见证家国情怀,一部兵事,读懂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

★军旅题材,抗战背景,融合历史与个人成长: 本小说以冀中平原的陶村为背景,讲述了陶村两代人参军的故事,展现了抗战时期人民军队的英勇与智慧,以及年轻军人的成长历程。小说通过描绘战争场面的惨烈与和平时期的平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宝贵。同时,也突出了军人在和平时期默默奉献的精神。

★全书精神概括:

何谓平原精神?窃以为“宽平远志,正平守节,坦平无私,持平不争”,其是之谓也。

——本书作者

平原精神,在陶载石身上体现最为明显。也是咱陶村的精神、咱老部队的精神。咱这两代陶村人,都或多或少具备这种精神,或者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本书人物张鹭洲(将军)语

《陶村兵事》

陈廷佑 著

作家出版社

新书介绍

苏子坡与陶砚瓦的相遇,揭开了一段尘封的传奇——老将军张鹭洲、抗日四大拳手、浆水庙的神秘传说,以及“陆泽野叟”的铮铮铁骨……

陶砚瓦,一个平凡的农村少年,在战火中觉醒,在磨砺中成长,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

他与战友们一起,经历了“三关”的严峻考验,参与了惊心动魄的战斗,见证了战争与人性的交织,也收获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然而,浆水庙的秘密究竟是什么?“陆泽野叟”的真正身份又是谁?《陶村兵事》带你走进冀中平原,感受烽火岁月中的家国情怀,见证两代军人的成长与蜕变,解开一切谜团!

作者介绍

陈廷佑,河北深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第三、四两届常务理事。长期供职于中央国家机关,先后出版诗文专著《西抹东涂集》《诗文骈翼》,长篇小说《龙脉》《桲椤山》。《龙脉》被收录《中国文学年鉴》2019年卷,《桲椤山》入选“农家书屋”推荐书单。诗作两次荣获政府办全国最高奖。

文章试读

砚瓦啊,我常听国凯念叨你,也听我哩老师、老首长,也是你哩老领导吴力耕说到过你。咱俩虽然见面很少,但也应该算是战友,你参军比我晚30年,但咱们也是在同一个团。

当然,咱们还是同一个村子的乡亲。国凯没在陶村生活过,咱俩可都是陶村生,陶村长的,应该是最有的聊的。可一直没有聊,从我个人来说,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吧。我老了,可能是有认知障碍,或者是放不下架子,有虚荣心吧。

今天请你过来,是因为有一件事儿。

你肯定也听说了,新时期建军需要,咱们老部队被撤销了。这事儿说起来都能理解。但是不少老同志,开始不相信,以为是谣言,给我打电话,我也不大相信。我就给老闫打电话。老闫说不是谣言,是真事儿!我一听老闫说确实是真事儿,一下子就蔫儿了。我当时拿着电话,就发癔症了,嘴里叨叨着:这么好哩部队,怎么说撤就撤了?

从此我就像是遭霜打了似的,嘴里总是叨叨那句话。有两个老哥儿们,过来看我,说着说着我们几个人哇哇大哭。跟小孩子一样,劝也没有用。保姆在厨房包饺子,听见哭声吓了一跳,说刚才好好的,怎么哭上了?哭一阵子,叨叨一阵子,饺子端进来,酒都倒上,还没喝呢,又都控制不住了,抽搭起来了。没办法,一支部队,在战争年代,跟着毛主席,一点一点建设起来,打了多少仗,多少人牺牲了,形成自己的作风,关键时刻,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刻,咱能够顶上去,完成艰难的任务,成为一支铁军。可现在,咔嚓一下子被撤销了!

我当然也想不通。但我还是得劝他们,说咱们老部队是抗日时期成立的,咱们八五九团的红二连,是红军连队,它的前身是红一军团哩,井冈山成立哩。人家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军主力部队!当年不是也照样撤了嘛!人家难受了吗?哭鼻子了吗?再说当年红军建制撤了,改编了,人民军队还在,精气神还在,好传统好作风还在,不是照样连打胜仗,越来越强大了嘛!

我还跟他们说:咱人民军队建军快八十年了,经历了多少次整编改编,名称都换过几回了,不仅在国内无敌手,就是跟世界上头号恶霸交手,咱也照样打胜仗。时代不同了,如今打仗,再也不是端着一条枪,抱着炸药包往前冲了。现在打的是电子战、信息战了。咱们人民军队,军种、兵种齐全,全部都是合成编制了,侦察都用上卫星了,指挥都用上人工智能了。特别是海军也在加强,马上就会有自己的航母编队。放心吧,谁敢惹咱,完全可以做到发现即摧毁!

话是这么说,理也是这个理,可我心里这疙瘩其实也没解开。

在咱军队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建制。你在这个建制里工作、生活、战斗、成长,为它付出,为它增光,为它牺牲,它是你的家,是你心灵的依托。特别是我们十五六岁参军,在老部队成长起来,跟老部队的感情非常深。

战争时期,打完一仗,伤亡一批,补充一批。和平时期也一样,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进进出出,正常现象。可凡是当过兵的人,谁不是最看重老部队?

我们那批人里面,今天走一个,明天走一个,现在所剩无几了。我作为一个还活着并且还能说话的,有责任、有义务,不敢说代表老同志,就代表我自己吧,恳求你办一件事儿。

咱老部队,已经走入历史了,我恳求你写写咱们军,咱们师,咱们团吧!特别是咱们陶村,先后两拨儿在咱们一个部队,我这一拨儿,你和国凯这一拨儿。当年作家魏巍在朝鲜采访过我们,《谁是最可爱的人》里面,就有好多咱们部队的人和事儿。他后来又写《东方》也是。但这两部作品都只是涉及了咱们,虽然影响也很大,但他毕竟不是专门写咱们的,我希望能有一部作品,一部大作品,专门写咱们军,咱们师,咱们团。

于是我就想到了你。

我早就注意到你了,也惦记上你了。你文才不错,写了不少东西,还加入了作家协会,关键你一是冀中人,二是老部队出来的,你就应该有这个责任和义务!

你在职的时候,我不好找你,现在你退了,我赶紧找你。而且我还得告诉你:我已经向我哩老师、老首长,你哩老领导吴力耕同志汇报了,他也完全同意。他说他知道你文字基础好,但是能不能写这个题材,他说他也不敢判断。他年轻时入了党,在咱们陶村教书,就教我和黎崇善、陶载石,而且我们三个人参军后,也都是跟着他。他说你跟他多年,但是他没有跟你讲过这些事儿。

我可以说,虽然是我个人出面,但是我也代表不少老同志心愿,包括吴力耕同志,他刚刚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亲手颁发的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

我会尽力帮助你做这件事情。你也不用跑了,我把我的想法儿,都录了音,这是头一段儿,下面都是我个人的回忆,想起什么说什么,拉拉杂杂,供你参考。另外还有一堆资料:我手头儿老同志的回忆录,军史、师史,冀中抗战史等等,你都拿回去啃一啃。这个优盘,是我一点一点的零星回忆,总共有七八个小时吧,是保姆小张帮忙录、帮忙整理的,算是我的口述个人经历。这个信封,是老首长吴力耕交给我哩,里面有他写哩诗词,不多,可能有二十几首吧,他说一辈子就写了这么多,从来都没发表过,也让我转交给你。我想还有几个人,你可以去采访采访。等你把功课做完了,我想再听听你哩想法。

至于你用什么形式,写个什么东西,我不懂也不管。我等着你自己说。不管我说什么,都是仅供参考。

怎么样?

作家出版社推荐

澳门文学丛书(第五批)出版:用文字描绘城市的过去、当下与未来

《外交官笔下的“一带一路”》 新书发布

聚焦反扒警察的电视剧《黄雀》热播,同名小说出版;王小枪:尽可能往人的内心深处多走一步

排版:邓 宁

编辑:祁创祎

一审:刘岂凡

二审:刘 强

三审:颜 慧

作家出版社官方媒体矩阵

来源:作家出版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