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异,15岁男孩抑郁自卑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4 20:49 2

摘要:医生站福利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家庭氛围和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个性养成和行为习惯等。父母关系不和谐会给孩子带来极其严重且深远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孩子性格变得孤僻、自卑,行为上出现退缩、逃避等问题,甚至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医生站福利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家庭氛围和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个性养成和行为习惯等。父母关系不和谐会给孩子带来极其严重且深远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孩子性格变得孤僻、自卑,行为上出现退缩、逃避等问题,甚至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15岁的小新(化名),目前就读于某中学高一年级。近两个月,家里人发现小新情绪总是非常低落,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难以集中注意力。学校老师和家长反馈说,小新上课经常走神,很少和老师沟通,性格比较内向,下课不愿意和同学玩,在校人际关系比较差。他出现了食欲不振,频繁失眠的情况,身体开始变得消瘦。

父母离婚,孩子觉得是自己的错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逐渐发展,但认知还不够成熟,他们可能会过度将周围发生的事情与自己联系起来,夸大自己在事件中的影响力。当父母关系出现问题时,可能会片面地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好导致的,长期被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困扰。小新的父母经常吵架,有的时候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发生激烈争执。小新将父母吵架的责任都归咎到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才导致父母吵架,因此时常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否定。带着这样的心理,小新在与他人交往时,时常认为自己不够好,担心这样的自己不被接纳,不敢主动去交友。小新觉得自己无法融入集体,不被同学们所接纳和重视,内心充满了不安全感和自卑感。前段时间父母两人离婚,小新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觉得自己的意见和感受父母并不被在乎,非常难受,产生了强烈的被忽视感和不被尊重感。他愈加怀疑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才导致这样的结果,从而陷入深深地自我怀疑和痛苦之中,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热情。总体来看,小新受到父母离婚事件的刺激影响,加之心理因素的强化,使得小新陷入消极思维中难以解脱,变得更加内向、沉默寡言。

意象对话,重建认知

小新来到咨询室,一开始比较警惕和敏感,觉得没人能理解他,不愿意对治疗师敞开心扉。治疗师循循善诱,用平等交流的方式和对方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让小新逐渐放松下来。在倾听中,治疗师感受到了他的孤独和痛苦,以及对情感关怀的渴望。孩子对家庭的完整有着天然的渴望和依赖。当面临父母分开的现实时,小新难以接受,为了找到一个可以解释的理由,就容易认为是自己引起的,因此陷入消极思维中无法解脱。针对小新的困扰,治疗师运用意象对话技巧,引导小新慢慢闭上眼睛,进入想象的情境,比如一个代表内心状态的房间。让他描述自己看到的样子,引导他关注一些可能反映他情绪和认知的细节,比如被拉上的窗帘,摆放在角落的玩具车等。治疗师与小新就这些意象进行探讨,帮助他理解这些意象代表的意义,深入分析自己的潜意识和内在心理状态。被拉上的窗帘可能代表了他目前封闭的内心,被忽视的玩具车象征着他觉得自己不重要的认知。引导小新对意象进行积极的改变,比如想象房间中出现了一些温暖的灯光,或者拉开窗帘,让阳光照进房间;整理好房间的物品,把玩具车擦拭收纳起来等。小新一直认为自己是失败的、不可爱的,通过意象对话,治疗师帮助他看到这种认知的不合理之处。他逐渐意识到父母吵架甚至离婚都不是他引起的,父母决定分开可能是彼此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与差异,从而让他们无法再一起和谐地生活。父母很爱他,他们非常关心小新的学习和生活,会在他生病时细心照料,在他成绩下降时陪他一起寻找原因。即便父母离婚了,也并不代表父母不再爱他,他们对小新的爱依然存在。小新不再用父母离婚这件事来否定自己的价值和可爱之处,开始学会接受现实,并且相信,无论父母的关系如何变化,他们都会爱着他。通过多次重复意象转化,治疗师给予小新积极的反馈和支持,小新逐渐建立起更加积极合理的认知——“我是可爱的”。针对他和父母之间的沟通问题,治疗师采用空椅子对话技术,让他和父母沟通内心的真实想法,缓解他对父母的怨恨情绪。鼓励家长多花时间陪伴孩子,一起做孩子喜欢的事情,给予小新温暖的拥抱和鼓励的话语。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生活状态和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帮助。一段时间后,小新的情绪有所缓解,他解开了与父母的心结,对他人的态度转变了许多,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学习的动力也得到增强。*"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来源:医学界精神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