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漳泽农商银行各营业网点设置了不动产自助打印终端机具,通过“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实现不动产登记与银行金融服务数据共享,双向交互,在银行全流程办理贷款与不动产抵押登记,无需再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客户只进银行“一扇门”、登记机构“不见面”,有效解决了不动产登
在希望的田野上
农信人的工具箱带着泥土温度
磨破的帆布袋里
老算盘、分户账本与
移动展业设备、直播支架并存
泛黄账本记着农户贷款日期
触控屏存着乡镇金融地图
这些陪他们走过田埂的“老伙计”
是传统与科技的对接
五一劳动节之际
打开这装满岁月与担当的“百宝囊”
看藏在工具里的乡村振兴密码
每道划痕都是深耕印记
每次更新都是初心延续
“手写时代”的守护者
传统工具
背包、账本
在农信人的记忆里
老物件是时光的注脚
那方褪色的旧背包
雨露洗掉了颜色
青草汁又染绿了边角
肩带磨破又缝补的针脚
是走村串户的勋章
褪色的账本、压皱的票据
硬邦邦的干粮
都是农信人的工作热望
老算盘
算盘的算珠早已被无数次抚摸
磨得退了颜色
四边的铁皮也上了包浆
恍惚间“噼啪”脆响掠过耳际
眼前浮现老前辈伏案拨珠
的剪影浮动
泛黄的账页间
钢笔字洇着岁月的水渍
一笔一划里藏着田埂的弧度
粮仓的呼吸
(综合办公室 段轶超)
“数字时代”的新农人
现代工具
不动产自助打印机
漳泽农商银行各营业网点设置了不动产自助打印终端机具,通过“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实现不动产登记与银行金融服务数据共享,双向交互,在银行全流程办理贷款与不动产抵押登记,无需再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客户只进银行“一扇门”、登记机构“不见面”,有效解决了不动产登记与贷款办理周期长的问题。目前,我行已有5家建设完成。
征信自助查询机
漳泽农商银行设立个人/企业征信自助查询机,客户无需提供申请材料,纯线上操作,申请人只需携带二代身份证或企业执照,通过“人脸识别”比对,1分钟左右即可完成个人/企业征信报告查询打印,操作简单,办理快捷。目前,我行已有4家建设完成。
(综合办公室 李雪)
移动展业设备
漳泽农商银行为各网点配备了新一代移动展业设备,凭借灵活高效的服务模式,客户无需再受限于网点的营业时间与地理位置,无论是居家休息、出差途中,还是办公间隙,只需通过手机银行APP或银行工作人员携带的移动终端,就能随时发起业务办理申请,轻松完成账户查询、转账汇款、理财购买等操作。同时,工作人员携带移动设备走进企业园区、社区街道,现场为客户办理银行卡开户、电子银行签约等业务,真正实现“让服务多跑路,让客户少跑腿”。
(长兴北路支行 李浩)
智慧柜员机
走进漳泽农商行老顶山支行,不用排队,免去填单,跨行转账、打印回单及明细、开卡等业务只需要短短几分钟就可以办理完毕,这样的便捷,通通包罗在一台神奇的“智慧柜员机”里,近年来,随着智能设备的快速普及,漳泽农商行将传统银行服务与创新科技有机结合,依托智能设备,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突出网点“一站式、自主化、智能化”的全新客户体验,探索“创新科技+金融服务”的数字化、科技化便民模式,让金融服务更有速度,更有温度。
(老顶山支行 马玲)
我的“劳动搭档”
我与工具箱的故事
手提包
作为一名客户经理,这个手提包总是陪伴着我穿梭于各个客户之间。每天我都提着它去调查每一位客户。包里永远装着业务需要的贷款申请资料、笔记本和笔等。它就是我的“多啦A梦口袋”,无时无刻可以为我提供我所需要的资料或者工具。这个手提包,和我一起为很多客户送上了及时雨,同时也见证了我在服务客户道路上的每一次努力与收获。
(王庄支行 崔浩)
螺丝刀
握着那把磨得发亮的螺丝刀,金属柄上的防滑纹早已刻进掌心的茧。它是我最默契的搭档——十字头咬合金螺丝时的轻微震颤,是设备向我诉说“症结”的密码。测电仪的红光每次扫过线路,都像守护者的目光,在电流的暗河里捞起隐患的碎芒。
工具箱开合时总发出“咔嗒”轻响,像老友重逢的问候。钳子咬断扎带的脆响、万用表跳动的数字、热风枪掠过焊点的温热,组成了我独属的维修交响。这些工具从不是冰冷的金属,螺丝刀柄的弧度记得无数次深夜抢修时的握力,测电仪的显示屏映过我俯身排查的倒影,它们是延伸的手指,是沉默的战友。
(信息科技部 崔耀星)
电脑、键盘
儿时的他总喜欢摆弄老式的牛角算盘,“噼里啪啦”的珠算声听起来十分悦耳,不知是否是天意,大学毕业后他就踏进了漳泽农商行的大门,成为了一名新时代的农信人,算盘也被更加快捷的电脑键盘而取代,从那刻起,他和手和键盘就成了一双难兄难弟,他的掌心沟壑纵横,每一条纹路都是他在工作中摸爬滚打的印记。它们在日常的忙碌中偶尔会因为长时间的案头工作而略显疲惫,或是因频繁的外出拜访调查而带上几分风霜的痕迹。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他们这对兄弟之间的配合默契,他的手指非常灵活,能够快速地在键盘上跳跃,录入客户的信息,计算贷款的利息,为客户制定个性化的金融方案。这对兄弟记录着他的每一次努力与成就,也见证着客户经理与客户之间那份珍贵的信任与合作。
(南村分理处 李娜)
档案盒
在银行做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盒就是我最亲密的工作伙伴,我们之间的故事,平凡却又满含意义。
起初接手这份工作,望着堆积如山的文件,我毫无头绪,是档案盒给了我“解题思路”。把文件按类别、编号、时间分类,一份份整齐码放进去,再贴上清晰标签,一切逐渐变得井然有序。每次完成一个档案盒的整理,看着它被稳稳放在档案柜的架子上,都让我成就感满满。
单位搬家时,档案盒成了我的“心头牵挂”。我担心搬运途中怕它们受损,全程紧紧盯着,亲自将它们和同事们一一搬上车、卸下来。到了新场地,又马不停蹄地按编号重新归位。
有一次,领导查找一份几年前的重要文件。我在档案架间快速穿梭,目光扫过一个个熟悉的档案盒,很快就找到了目标。看着领导顺利用上文件,我对这些档案盒的感情又深了几分。它们不只是装文件的容器,更是我工作价值的见证者,陪着我一路成长,也让我在平凡的岗位上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与意义。
(综合办公室 景丽芳)
客户经理日志本
“常怀赤子之心,永葆奋进之姿,践行普惠担当,书写温暖篇章。”打开日志首页,品读着新上岗时的初心写照,颇有感悟。如果说曾经的农信前辈离不开算盘账簿红印章,那么后辈的我们也同样有不可或缺的“劳动搭档”。沉甸甸的公文包里客户经理日志本占去了大半空间和重量,密密麻麻的文字间,述说着我在这个岗位成长的故事。1月14日,客户刘某拒绝原因:担保人为他人担保出现连续逾期,关联拒绝。2月18日,结息日临近,重点跟进某客户,培训学习:手机零元购具体申请流程和资料审核……代码和网络替代不了笔尖写下的温度,如实记录,张弛有度,才能更清晰的复盘自己。如此,一字一句的生动注脚助推我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赛道上,跑出农商人的加速度,我将不断学习,以先进为镜,淬炼农信初心。
(营业部 王晓霞)
接过这只百宝囊
我看见乡村振兴的脉络里
既有父辈踏过的田埂
也有我们写下的代码
五一劳动节
让我们一起致敬用工具书写担当的农信人
愿传统与科技在指尖相融
让泥土的温度永远滚烫在掌心
来源:三晋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