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收复新疆:人间地狱-乌鲁木齐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8 18:38 2

摘要:当朝廷还在陕甘平叛的时候,乌鲁木齐曾因1864年叛军首领妥得璘、索焕章的叛乱沦为“人间地狱”,全城汉人、满人、蒙古人几乎被屠戮殆尽(仅部分逃入山中的幸存)。后被阿古柏势力接管时,其子伯克胡里仍动辄屠杀反叛者,清军收复前,北疆“十里无鸡犬,路上白骨盈积”,民生极

当朝廷还在陕甘平叛的时候,乌鲁木齐曾因1864年叛军首领妥得璘、索焕章的叛乱沦为“人间地狱”,全城汉人、满人、蒙古人几乎被屠戮殆尽(仅部分逃入山中的幸存)。后被阿古柏势力接管时,其子伯克胡里仍动辄屠杀反叛者,清军收复前,北疆“十里无鸡犬,路上白骨盈积”,民生极度凋零。

一、妥得璘其人

妥得璘是甘肃河州东乡族虎非耶门宦的哈里发(宗教代理人),师从知名宗教领袖马宝珍,并在新疆、青海等地独立传教,形成了以“东道堂”为核心的宗教网络。通过传播纳格什班迪耶教团教义,以“排满、反汉、卫教”为口号,在新疆回族和部分维吾尔族中积累了宗教威望。

这一派系在新疆回族中具有较高号召力,尤其继承了伊玛目·兰巴尼的教团分支,强调“传贤不传子”的教权承袭制度。通过长期传教活动,他在乌鲁木齐、吐鲁番等地积累了广泛信徒,为其起事提供了宗教合法性和群众基础。他自称“清真王”,将政权与伊斯兰教法结合,以宗教名义强化统治合法性,吸引信徒支持。

二、控制乌鲁木齐

妥得璘成功策动乌鲁木齐清军回族参将索焕章反叛。索焕章掌握兵权,于1864年7月发动兵变,杀死满族将军,控制乌鲁木齐汉城,后续攻占迪化(今乌鲁木齐。

清廷当时正调集乌鲁木齐兵力镇压库车回民起义,妥得璘趁机联合索焕章攻占迪化,并围攻巩宁城(满城),最终于同年9月完全控制乌鲁木齐地区。占领乌鲁木齐后,其势力迅速向东延伸至哈密,向西至乌苏,向南至吐鲁番,向北与清军争夺塔尔巴哈台(今塔城),形成对新疆北部的实际控制。

妥得璘自立后着急树立其“清真王”地位,封索焕章为元帅,并设立总元帅、大元帅等职位,构建军政合一的统治体系。

三、勾结关内外势力

他扶持甘肃河州回民马四(后改名马文禄)占据肃州(今酒泉),通过“关内关外联动”扩大势力范围,甚至骗取清廷任命马文禄为都司,使其成为名义上的朝廷命官。利用宗教与民族矛盾:通过宣扬“反清建教”口号,吸引回族、东乡族等穆斯林群体支持,同时煽动对汉满官员的不满情绪,强化自身作为宗教领袖与民族代表的合法性。

面对阿古柏入侵时,妥得璘曾以取消“清真王”称号为条件与其达成短暂和解,但随后趁机摆脱控制。尽管最终被阿古柏击败,但其在鼎盛时期的统治范围和政治架构已具备“王国”雏形。

一直与中亚宗教势力(如马化龙)及俄国情报人员密切合作。俄国为其提供武器和军事训练,并借其牵制清军和阿古柏势力。

四、人间地狱

叛军以建立“伊斯兰国”为目标,引用《古兰经》中“在战场上遇到不信道的人,你们应当斩杀他们”的经文,将屠杀视为“圣战”。叛军控制迪化后,乌鲁木齐南关清真寺成为叛军策划行动的据点,汉回士兵与宗教极端分子联合,对拒绝改信伊斯兰教的平民展开系统性屠杀,据记载,叛军“大肆屠戮,汉、满等非穆人士”。昌吉县典史全家被杀,知县逃亡,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十万汉满百姓家破人亡”。幸存者徐学功(汉民团头子,后归降左宗棠)的家族兄弟八人中,六人战死,足见惨烈程度。

五、刘锦棠在北疆的真正对手-白彦虎

左宗棠西征时,妥得璘势力已因长期战争和内部腐败严重削弱。妥得璘曾试图联合徐学功等汉民民团对抗阿古柏,但白彦虎的倒戈使阿古柏势力迅速壮大。妥得璘退守玛纳斯后,虽短暂借助俄国支持反攻乌鲁木齐,但白彦虎的投靠使阿古柏无需直接消灭妥得璘,仅通过名义臣服便实现了对其势力的控制。最终,妥得璘1873年在绝望中病逝,其残余势力彻底崩溃。

来源:积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