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2的食堂在热搜中火爆,榜8的理发店在热搜里暗殇,你想到什么?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5 00:19 2

摘要:五一长假我在头条看热闹,也不知看出了啥名堂。今天上午的热榜让我好奇,排名第二的是“荣昌政府食堂2天接待近2万游客”,第八是“晓华理发店目前处于亏损状态”。前者,火爆之中热闹得很;后者,火爆之后尽显凉薄。两件事时隔半年同框,活脱脱映衬出当下流量经济的AB两面。

五一长假我在头条看热闹,也不知看出了啥名堂。今天上午的热榜让我好奇,排名第二的是“荣昌政府食堂2天接待近2万游客”,第八是“晓华理发店目前处于亏损状态”。前者,火爆之中热闹得很;后者,火爆之后尽显凉薄。两件事时隔半年同框,活脱脱映衬出当下流量经济的AB两面。

先看A面——政府食堂这波操作:

你见过哪个单位食堂能火成旅游打卡点?荣昌这招算是绝了,直接把政府大院门打开,二十块钱“三荤两素”,管饱。

听说这两天直接进账200多万,带动全区餐饮消费涨了13%,晚上夜市人流量直接飙升六成。当地特产“荣昌卤鹅”一天销售量飙升。难怪央视都夸这是“基层治理的柔性智慧”,要我说这就是“衙门”四面开,有钱无钱都进来。公务员食堂秒变城市会客厅。政府部门想方设法探索刺激内需的新路子,竭尽所能走亲民路线,怎么也得点个赞。

再看B面——网红理发店这边:

470万粉丝听着吓人吧?结果理了个寂寞。剪个头才收30块,刨去和发型师分成、房租水电,老板晓华自己倒贴钱。坚持不直播带货是晓华的职业操守,但这份初衷等于墨守陈规不能解决盈利问题。流量看着热闹,落到实体店就是“赔钱赚吆喝”。

两张窗户纸一捅就破:

第一张,资源这东西,在谁手里就是谁的聚宝盆。

政府食堂能火,说到底是有独家场地+文旅公关+公信力背书这三张王牌,普通商户学不来。就像网友调侃:“你家楼下餐馆要是二十块卖三荤两素,早被吃破产了。”

第二张,流量经济目前已进入hard(困难)状态。

与荣昌政府食堂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晓华理发店“流量与利润倒挂”的生存悖论。百万粉丝未能转化为盈利闭环,暴露出个体商户在流量经济中的结构性困境:当流量成为唯一的生存支点,个体商户终将沦为平台算法的“数据燃料”。晓华理发店的困境给所有网红店敲警钟,粉丝数不等于印钞机。现在消费者精着呢,既要你价格够“网红”(便宜),又要服务有特色,还得能持续变出新花样——这实体店主得有哪吒的本领才玩得转。

最后说点实在的:

政府这波创新确实漂亮,但要是全区商户都指望靠公务员食堂带客源,迟早要出问题。因为客户消费必定只能遵循市场自身发展的规律。反过来看晓华们,与其在30块剪发上死磕,不如琢磨怎样在个性化的品牌服务上找出路。比如:老年人上门服务,中年人白发管理,儿童发型创新等等。是的,这年头啊,光会干活不行,还得会“整活”才行。

致谢阅读者

来源:天恒说时尚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