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还有一个群体,其实也在工作岗位坚守,那就是汽车人。五一期间,不仅全国各地的车展如火如荼,五月一日开始,尽管是国家法定假日,各个车企四月份的销售数据,也陆续公布。
就在五一期间,全国所有的主流景区都被人流攻陷的时候,很多人可能只会想到,餐饮服务行业的人,可能会特别辛苦。
但是还有一个群体,其实也在工作岗位坚守,那就是汽车人。五一期间,不仅全国各地的车展如火如荼,五月一日开始,尽管是国家法定假日,各个车企四月份的销售数据,也陆续公布。
销售一线的人,在车展坚守,车企后台的人,在汇总数据,并及时传播。五一劳动节,有些人在排队享受节日的快乐,有些人,劳动,并快乐着。
今天简单就几家主流车企的数据,聊聊中国自主车企的太不容易。
比亚迪四月份的销量依然是遥遥领先,超过38万的数据,让很多车企看起来,确实有点高不可攀。虽然环比增幅不大,但这么大的基数下,竟然保持同比环比双增长,的确难得。
比亚迪的一骑绝尘,对中国自主车企来讲,是灾难,也是希望。市场总盘子就那么大,比亚迪卖的越多,小车企能生存的空间就越小,所以,很多车企看到比亚迪发布数据,应该会很绝望。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很多品牌可能会想,既然比亚迪可以,没准哪天我们也行啊。比亚迪的数据,或许就成为了一个支撑他们坚持的希望?但愿那些尾部的品牌,能坚持住啊。
虽然第一名是断层式领先,但是第二名吉利汽车超过23万的数据,依然是很了不起。更重要的,同比环比双增长,而且同比增幅超过50%,这种态势,确实称得上来势汹汹。
当然,除了总量,吉利汽车值得重点关注的,还有新能源产品的数据,122263辆,不仅态势喜人,而且也把新能源市场第二名的位置更为夯实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吉利这种两条腿走路,而且都很稳健的车企,后续的发展,是否更值得看好呢?
第三名依然是奇瑞集团,不过相比一二名的同比环比双增长,奇瑞集团的环比略有下滑。但是整体销量依然超过20万,而且核心奇瑞品牌,四月销量突破12万,嫡系高端星途品牌接近一万辆,且都保持同比环比双增长,这个局面,应该是非常可喜的。
奇瑞集团销量出现波动的是捷途和智界。智界的波动,在意料之中,这里无需多言。至于捷途,正在努力做向上的尝试。品牌向上必须要付出销量的代价,这个看捷途后续如何权衡了。
ICAR人事调整后,目前表现一般,没有大的突破,但局面也算稳住了。所以,奇瑞集团的整体框架,是非常夯实的。再加上出口方面,又在做很多大的战略,或许,后续最应该看好的,一定有奇瑞集团。
及时发布数据的,还有很多造车新势力。
不管新势力的数据怎么好看,对于很多汽车业内人士来说,值得看好的新势力品牌,真心不多。因为汽车行业毕竟不是快消品,通过不计成本的营销手段,在短时间内,去围攻头部市场,在销量提升上,确实见效明显。
但是车企拼的,最终还是技术和长效经营。回顾汽车百年发展史,每个时代,从来都不缺少那些急功近利的品牌,但最终能生存下来的,显然都不是靠亏损换销量的品牌。
所以,造车新势力到底还能嗨多久?一个取决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宏观政策,一个取决于消费者的成熟度。
但是政策不常有,那些不成熟的消费群体,却非常庞大,这也是不成熟的车企,得以短时风光的重要原因吧。
五一期间,有很多久未联系的师友同学向我咨询买车的事情,高端,我推荐奔驰宝马奥迪,自主,油车,我推荐凌云瑶光揽月,新能源我推荐星纪元ET和ES。可能有人会觉得诧异,为何只推荐星途汽车?
我的理由很简单,汽车是一个特殊商品,要么不推荐,要么,就推荐我熟悉的,安全和质量都靠谱的产品。虽然推荐只能作为人家购车的参考,但是人家的信任,也关系到后续用车的生命财产安全。
速度快的车型有很多,但是像星纪元ES,220公里时速,在高环试验场,可以稳定变道并实现超车的产品,我现场见证的,还真的只有星纪元ES。
但是好的产品,在市场终端的销量,似乎还不能和他的质量匹配。所以,用心造车的中国自助车企,确实都不容易。
不过,随着消费者心智的觉醒,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各种管理制度的健全,那些吹牛遥遥领先的,或者以速度作为信仰的不良导向,必将退出市场。
四月的成绩单,都已经陆续交出了,五一的战役,也早早开始。五月份中国汽车市场,又降迎来哪些变化?
值得期待。
来源:小叶汽车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