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手里握着土地审批、招商引资、企业补贴等关键权力,堪称地方经济的“操盘手”。可权力越大,诱惑也越汹涌——后来纪委通报里提到的“在征地拆迁、资金补助中牟利”,正是从这里埋下伏笔。
张宁是谁?一个曾手握昆明经开区发展大权的官员,为何最终被党组织“一票否决”?
时间倒回几年前,他的名字还常出现在地方经济报道中,如今却成了反腐通报里的典型案例。这位前管委会主任的职场轨迹,藏着不少耐人寻味的细节。
早年间的张宁,从基层一步步走到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的位置。这个国家级开发区坐拥现代产业园区和自贸试验区,管理着超千亿产值的项目。
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手里握着土地审批、招商引资、企业补贴等关键权力,堪称地方经济的“操盘手”。可权力越大,诱惑也越汹涌——后来纪委通报里提到的“在征地拆迁、资金补助中牟利”,正是从这里埋下伏笔。
知情人士透露,张宁任职期间主推过多个重点工程。2018年某物流园区建设项目启动时,他曾在开工仪式上承诺“打造阳光工程”,台下掌声雷动。但讽刺的是,这个投资数十亿的项目后来被查出存在违规操作。据通报,他不仅收受企业老板赠送的高档烟酒、购物卡,还多次接受豪华宴请,甚至在组织调查期间试图串供掩盖事实。
更令人唏嘘的是,这位本该把关政策执行的官员,反而成了破坏规则的推手。通报里特别提到他“帮人调动工作”“给亲属开后门”,有内部人士回忆,曾有位普通科员突然被调到热门岗位,当时就引发过议论。
而他对市场活动的违规干预,直接影响到开发区营商环境,有企业主私下抱怨:“不按张主任的意思来,项目根本批不下来”。
2025年4月,靴子终于落地。云南省纪委监委的通报用词严厉:十八大后仍不收手,对抗审查手段升级,违纪违法所得数额特别巨大。最终他不仅丢了党籍,所有退休待遇被取消,多年积攒的非法所得全数上缴,还将面临司法审判。有反腐专家分析,这个处分组合拳“既断了后路又追缴赃款”,释放出“退休不是护身符”的强烈信号。
翻开张宁的职场履历,本该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奋斗史,却因私欲膨胀演变成反面教材。从审批签字笔到法庭被告席,这条坠落轨迹给所有公职人员敲响警钟——当权力失去监督,再光鲜的履历也会瞬间归零。
而昆明经开区的新任领导班子上任时,特意把警示教育会开在了廉政教育基地,这场“接棒仪式”里的深意,不言自明。
当昆明经开区的高楼在夕阳下拉出长长阴影,张宁案的通报文件正在干部们的案头传阅。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留言:"从破纪到破法隔着多少顿不该吃的饭?"另一位跟帖追问:"若是七年前有人掀翻那张酒桌,故事会不会改写?"更有年轻公务员晒出办公桌警示牌照片——"今日所谋之事,可堪百年后示人?"
历史总是以特殊方式照进现实。五百年前王阳明平定宸濠之乱时曾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今日从严治党的深意正在于此。张宁案留给每个党员干部的必答题从未改变:当时代的春风吹拂经开区崭新的创业园区,我们是要做疏通活水的清渠,还是成为暗生蠹虫的朽木?
某知识社区热帖引发千人讨论:有网友整理出"干部精神堤坝年检清单",获得2.3万次收藏;市民热线记录显示,今年前五月关于"亲清政商关系"的咨询量同比上升47%;纪检监察机关开设的"清风茶馆"直播间里,三万条弹幕正在刷新——您认为新时代的"为官防御学"最该补上哪块短板?
来源:倒转流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