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丨朗溪:槐花入馔正当时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5 07:13 2

摘要:从春天起,我就看着人们在网上“吃”花。从那些芳香的帖子中,我知道了石榴花、玉兰花、核桃花、茉莉花、金樱子、芋头花、棕花等等,都可入馔。从凉拌、炒、煎、炸、蒸到煮,从饼子、丸子、饺子、包子到花茶,看得我垂涎欲滴。可惜春天匆匆,待我想起时已众花落尽,唯有这洋槐花正

槐花入馔正当时

文/朗溪

一夜雷雨,山清树明。阳光白晃晃的,初夏的气息扑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洋槐花的味道。

从春天起,我就看着人们在网上“吃”花。从那些芳香的帖子中,我知道了石榴花、玉兰花、核桃花、茉莉花、金樱子、芋头花、棕花等等,都可入馔。从凉拌、炒、煎、炸、蒸到煮,从饼子、丸子、饺子、包子到花茶,看得我垂涎欲滴。可惜春天匆匆,待我想起时已众花落尽,唯有这洋槐花正开,“照眼繁华流雪风”,满树雪白,让我能有机会一尝鲜美花食。

槐花也有很多种,南方普遍采食的是春末夏初开花的洋槐花,北方多国槐,秋季开花,不能直接食用,在古代为科举图腾之花。

我看好的那株洋槐花,在蚩尤九黎城附近。

正午时分,烈日当空,空气燥热,我约了燕和娜。大家很快碰头,我笑道,大中午的还愿意出来一起摘洋槐花儿,得是怎样的交情。当然,我们都没有吃过洋槐花,这一点本身就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更何况朋友间还能以花之名相见,也是日常中的一大乐事。

两把枝剪,一把透明雨伞,一个柳编篮,还有用于记录的相机。她们夸我,总是把“作案工具”准备得齐备,我说你们今天可是被拉来劳动的,我负责记录和监督。她们开心地笑着,戴着草帽,穿着裙子,迈过草丛,来到了槐树下。

“好香呀!空气是甜的!”“好多呀!太美了!”在美好的大自然面前,她们惊叹,欣喜,像两个幼儿园的小朋友。

伞柄的钩很有用,带刺的枝条被拉下来,剪子嚓嚓切剪,篮子应声接住,世界上最小的摘花流水线就构成了。一串串雪白的槐花周身还包裹着昨夜的雨水,被魔法封禁般,通体冰凉。手指接触的刹那,水珠散落,花瓣儿瞬间从咒语中苏醒,花香也更加轻盈起来。

篮子里的花越来越多,这初夏的雪,芳香的雪,这春夏碰撞的激情之诗。我要醉了。

手只能摘到最矮处的花,但我恨不得亲近整棵树的每一朵花,包括最高处的枝丫。幸好她们是清醒的,说篮子快装不下了。

娜说,去她家做,我和燕立即赞成。她厨艺不错,我俩也就可以偷懒了。

但真到做时,娜茫然了。没关系,有我呢。我抱着手,胸有成竹,决定先煎,再蒸,做它两个花样儿。虽是第一次做槐花,但对于自带厨艺天赋的重庆人,在网上看几行便觉已掌握精髓,就具有了指导他人的自信。

做花食,其实也是思想理念的一次具体呈现。于我,力求做“减法”——花本自然,吃花就要以花为本,吃花的本味。除了必要的,可有可无的配料一概不要,能省能跳的步骤直接略过,不要屈服于被科技与狠活调教出的重味之胃,成分表越干净,越清淡清爽,可能越接近于本真。

面对外面琳琅满目的商品,我完全没有购买的欲望,觉得似乎加工过程越隆重,配料越丰富,越意味着不可信。看穿本质后,再花哨的包装也没有用的。我想,同样的道理,世人热衷于在季节上吃各种野花,也是在追求某种自然与纯净吧。

就拿槐花饼来说,昨夜槐花遇新雨,花朵本已很干净,只需轻淘简洗。面粉不必多,盐不可重,加蒜是增香,加胡椒粉是去鸡蛋之腥,其他五香粉、香油都不需要。而蒸槐花,则完全可以参考本地蒸鲊菜饭的流程:花洗净喷油防粘,加裹面粉、玉米面,上屉水开后蒸八分钟,抖散再蒸三两分钟。对于我这样的口食清淡者,至此就可“上岸”了。像那种再要浇上辣椒油、蒜泥、生抽、醋、香油等调料的吃法,纵然不失为另一种美味,只是在我看来,宝贵的花香已被压制,被损坏,是舍本逐末。

在我的“指导”下,娜不负众望,每一步都很到位,特别是煎大饼时颠锅翻饼,技术值拉满,颇有大厨风范。当饼煎好,蒸槐花也起锅,我们相视邪魅一笑:走!享受去!

金灿灿的槐花饼,黄澄澄的蒸槐花,再于盘中摆上一串雪嫩嫩的槐花串,真是色香俱全,大家看着直吞口水,但还是强忍着先拍了几张朋友圈美图。

吃花,原本是一件优雅至极的雅事,但在此时,我们已变身为好吃狗儿,各自利索地抓了一块饼咬起来,谁还顾得上优雅矜持呢,连平时走温婉淑女路线的燕不也一口咬了个大月亮吗?

这槐花饼可真香呀!再嚼一嘴蒸槐花,真是绝了!清香淡雅,唇齿生香,氤氲之气通达肺腑,好吃得让我们赞叹不已。

这个生于春夏相交的花物,既有春之清新,又有夏之轻盈,如此美好的花朵与身体融为一体,造就的意象本就妙不可言,更兼花香轻绕,令人心驰神往,恍惚间若置身于清香原野,便又生出一番神游之妙来。

初尝食槐花之妙,想起那些被我错过的无数个季节的花朵,遗憾之余不免浮想翩翩,若常以花为食,不管是哪个季节的,我们的灵魂是否会因此更轻盈几分,灵动几分?

不免又想起苏州留园的那副对联来:“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达,读汉文取坚,最有味卷中岁月;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洁,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定自称花里神仙。”

季节赠我们以鲜花,我们得以采之,食之,赏之媚,品之鲜,心生欢悦。只不过,这些都还只是眉目唇齿之间的感受,还算不得真正的“花里神仙”。若想与花朵们建立精神上的深度链接,我想,可能还得对自己多做减法,扫尘除垢,清简心境,让思想更轻盈一点。如此,我们的灵魂才能更接近花儿们绽放的高度,才能听懂她们叙述在每个季节的芳香花语。

作者简介:朗溪,本名陈欣,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来源:先生美食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