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在泥潭里游泳,只为买救生艇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3 20:39 3

摘要:2014年,王蓉顶着粉色鸡冠头在玉米地里蹦跶的画面,当时可是火遍了大江南北啊。那支魔性MV,现在还是B站鬼畜区的常客呢。可你知道吗?当时她脚上那双荧光绿靴子,其实就是淘宝上39元包邮的滞销款。她经纪人老猫后来在访谈里说:“当时工作室账上就剩5万元了,连伴舞服装

2014年,王蓉顶着粉色鸡冠头在玉米地里蹦跶的画面,当时可是火遍了大江南北啊。那支魔性MV,现在还是B站鬼畜区的常客呢。可你知道吗?当时她脚上那双荧光绿靴子,其实就是淘宝上39元包邮的滞销款。她经纪人老猫后来在访谈里说:“当时工作室账上就剩5万元了,连伴舞服装都是拼多多团购的。”这事儿,还让我真想起了小区门口卖煎饼的老张。他总在摊车底下压着本《海子诗选》,有人笑话他装文化人,他却咧嘴一笑:“不卖煎饼,哪有钱印诗集?”王蓉何尝不是这样?《小鸡小鸡》泰国版权费到账那天,她立刻打给山西民歌传承人30万:“先把那群老艺人的录音棚修了,他们唱了一辈子,连个像样的麦克风都没有。”这事儿,真是让人又心酸又感动。

有人把王蓉比作音乐界的“小丑女”——主动给自己涂上油彩,反而获得了自由。2004年,《我不是黄蓉》爆红时,唱片公司把她当摇钱树,硬塞给她十首口水歌。她反抗的方式很绝:直接解约,然后做出了更“疯”的《小鸡小鸡》。“既然都说我俗,我就俗出个名堂。”这招,像极了我们办公室的95后小林。领导总让她写浮夸的营销文案,她干脆把标题写成《震惊!全公司都在偷偷用这款痔疮膏!》,哈哈!结果阅读量爆了。后来她用这笔奖金自费拍了支小众纪录片,在豆瓣拿了8.3分。她跟我说:“有时候你得先学会在泥潭里游泳,才能攒够买救生艇的钱。”这话,真是透着股清醒劲儿。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去年某音乐节上,王蓉刚唱完《云不知道雨知道》,台下就有人起哄:“我们要听鸡叫!”她愣了两秒,突然蹲下来学了一声惟妙惟肖的母鸡打鸣。全场爆笑,只有前排乐评人老梁摇头:“多好的嗓子,偏偏活成了表情包。”这场景,像极了现在短视频平台的魔咒。我表妹做汉服设计,去年被迫天天拍“变装慢动作”,就为那点流量。等她终于攒够粉丝想办传统纹样展,观众却只等着看她“一秒换装”。王蓉在直播里说过一段掏心窝的话:“现在每次商演前,我都得先吞两片润喉糖——唱《小鸡小鸡》比唱歌剧还费嗓子,你得捏着鼻子发出打鸣的颤音。”这事儿,真是让人又心疼又无奈。

如今看王蓉的抖音,特别分裂。上午刚和龚琳娜合唱《小河淌水》,下午就在建材城开业仪式上教老板跳小鸡舞。有网友骂她“恰烂钱”,她直接晒出转账记录:“上月捐给山区音乐教室的20万,就是‘烂钱’变的。”这事儿,让我想起了《霸王别姬》里那句“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菜市场卖鱼的王婶,每天收摊后雷打不动练一小时书法,去年春节靠写对联多赚了五千块。她说:“墨汁钱是卖鱼挣的,但鱼腥味盖不住墨香。”王蓉不也如此?那些县城商演扬起的灰尘里,藏着她录音棚里烧钱的发烧级音响。

王蓉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每个普通人的生存辩证法。当我们嘲笑“神曲”时,可能忘了问:为什么这个时代,认真做音乐的人反而需要靠“不认真”的作品来养活?或许真正的成熟,是理解他人的不得已。就像地铁上那个边啃包子边背单词的打工妹,或是深夜代驾车里哼着《我的太阳》的大叔——生活这场仗,有人穿铠甲,有人披麻袋,但谁都没资格笑谁不够体面。你也有过“为五斗米折腰”的时刻吗?评

看完这篇文章后,你有何感想呢?来评论区说说吧!

来源:爱头条的老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