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3月中下旬调查主要农作物冬后病虫基数,结合今年作物种植结构、中长期天气预报和历年病虫发生规律,预计2025年我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136万亩次左右,虫害重于病害,其中虫害发生面积约97万亩次,病害发生约39万亩次。
根据3月中下旬调查主要农作物冬后病虫基数,结合今年作物种植结构、中长期天气预报和历年病虫发生规律,预计2025年我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136万亩次左右,虫害重于病害,其中虫害发生面积约97万亩次,病害发生约39万亩次。
一、水稻病虫
(一)发生趋势
稻飞虱:大发生,发生面积约30万亩次,7月下旬以前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如条件适宜,褐飞虱有重发风险。
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发生面积约28万亩次,以一、二代发生最重。
水稻螟虫:二化螟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程度比去年重,发生面积约26万亩次。
纹枯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2万亩。
稻瘟病:轻发生,发生面积约0.6万亩次。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轻发生,发生面积约0.5万亩。
稻曲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5万亩。
(二)预测依据
1、病虫源基数:二化螟:去年冬季气温偏高,有利二化螟等安全过冬,导致冬后残留虫量偏大。3月中下旬调查冬后残留基数,加权平均9504头/亩,是去年同期的4.1倍,是2020-2024年平均值的4.2倍,其中板田平均44488头/亩,是去年同期的3.8倍,是2020-2024年平均值的4倍,冬后基数大幅增加,具备偏重至大发生的虫源条件。迁飞性害虫:我县处在“两迁”害虫北迁通道上,历年迁入批量多、数量大。纹枯病:3月下旬调查菌核残留量,平均每亩有9.7万粒,比去年多11%,具备偏重发生的菌源基础。
2、气象因数: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春夏气温比常年偏高,雨水集中时段主要出现在5月下旬、6月上中旬,出现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机率较高,有利“两迁”害虫迁入和集中降落为害,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有利多种病虫发生。连续降雨天气妨碍防治工作开展,影响防治效果。7月中旬雨季结束后降雨偏少有干旱发生,高温晴热天气对中稻后期的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病虫有一定抑制作用,但部分灌溉条件好、田间湿度大的稻田后期纹枯病、褐飞虱有重发风险。
3、作物品种布局及栽培制度:油菜田是二化螟的主要有效虫源田,收获翻耕时间一般在5月上中旬,越冬二化螟基本能安全化蛹羽化,成为一代重要虫源。优质稻种植面积比上年有所增加,不少优质稻抗病、抗虫能力相对较弱,有利于稻瘟、稻飞虱等多种病虫发生。机收面积不断扩大,稻茬普遍留得过高,螟虫越冬基数大而且有利其取食越冬。籼粳杂交稻种植面积较大,由于品种特性叶色比一般品种偏深绿,前期对白背飞虱有一定诱集作用,易导致稻飞虱偏重发生,迟熟品种稻曲病有流行风险。
4、防治因素:部分农户防治水平参差不齐,迟防、漏防、误防现象仍然存在,影响防治效果。部分农户习惯性长期施用单一药剂,过分依赖、滥用化学农药,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防治难度和防治成本不断增加。
二、玉米病虫害
(一)发生趋势:
玉米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4.5万亩次。玉米蚜虫中等发生,发生4.3万亩次。草地贪夜蛾轻发生,发生0.1万亩次。桃蛀螟偏轻发生,发生约2万亩次。玉米粘虫轻发生,发生1万亩次。玉米纹枯病、锈病、大斑病、小斑病及褐斑病都为偏轻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2.5万亩、3万亩、2万亩、2万亩、2.5万亩。
(二)预测依据:
1、冬后基数:3月下旬调查冬后残留虫量为19头/百杆,比去年多6头。2、天气因素:春夏季风雨天气比较频繁,有利草地贪夜蛾迁入及多种病虫发生为害。3、种植习惯:夏玉米零星种植,有利草地贪夜蛾辗转为害,造成局部偏重发生。4、防治因素:玉米封行后人工施药难度大,不能及时控制后期病虫为害。
三、油菜病虫害
(一)发生趋势:菌核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6万亩;蚜虫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5万亩;霜霉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万亩;冬油菜根肿病有加重趋势。
(二)预测依据:一是菌源较为充足,2月下旬至3月中旬调查油菜菌核病子囊盘,数量比去年同期多。二是气候条件有利,天气预报4月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多,有利病害流行。三是主栽品种抗病性不强,我县油菜品种以双低高产甘蓝型为主,对菌核病、根肿病等抗病性不强,加上前期低温阴雨天气影响,油菜花期偏长,病菌侵染几率高。四是油菜花期人工防治有难度,农户没有防治习惯,菌核病等得不到有效控制。五是土壤酸化严重,有利根肿病发生。
四、马铃薯病虫害
(一)发生趋势:二十八星瓢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9万亩次。晚疫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万亩。早疫病轻发生,发生面积0.7万亩。
(二)预测依据:4-5月预计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有利病虫发生;晚疫病等连年中等至偏重发生,病源充足,带菌种薯种植后感染发病;农户对马铃薯病虫没有防治习惯,常导致晚疫病等重发减产。
五、果树病虫害
(一)发生趋势:
柑桔树脂病偏重发生;柑桔红蜘蛛偏重发生,管理粗放的桔园偏重发生;柑桔大实蝇中等发生,锈壁虱中等发生,柑桔木虱轻发生,潜叶蛾中等发生,溃疡病中等发生。葡萄霜霉病偏重发生,在刺葡萄上有大发生风险。
(二)预测依据:去年冬天气温偏高,加上部分桔园管理粗放,冬季清园不彻底,病虫残留基数比年同期大;4-5月气温偏高,利于柑桔红蜘蛛等发生。高接换种面积扩大,对潜叶蛾发生有利。红蜘蛛等害虫对常用药剂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防治效果不理想。
六、蔬菜病虫害
(一)发生趋势:
蔬菜瓜类炭疽病、实蝇中等发生,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偏重发生,菜青虫偏重发生,小菜蛾等中等发生,茄科蔬菜疫病中等发生,大棚蔬菜灰霉病、疫病中等发生。番茄潜叶蛾中等发生,保护地发生重于露地、秋茬重于春茬,花期至果实成熟期是发生危害高峰期。
(二)预测依据:1、气象因素:汛期降雨频繁,菜园湿度大,温度适宜,适宜病虫发生流行为害。2、人为因素:菜农综合防控意识不强,蔬菜采收后,病叶、病果、残株等残留在菜园内,累积了大量的病源菌。3、栽培因素:一是品种多,复种指数大,桥梁田多,有利于病虫害发生为害;二是重茬连作、串灌现象较重,有利于病源菌繁殖和传播;三是土壤和种子消毒不严;四是少施轻施有机肥,重施氮肥,氮、磷、钾比例失调,有利于病虫害发生。
来源:小磊说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