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环卫大姐给一对老年夫妇指路后,补充科普——前面有个牌坊,不要从正中间进,走两边。
某大V说他第一次到河南开封,在景区里听到了两段小知识:
一导游很激动的给游客说这里原来是皇家寺院,普通人是来不了的;
一环卫大姐给一对老年夫妇指路后,补充科普——前面有个牌坊,不要从正中间进,走两边。
以前是皇上才能走中间,其他人走了对自己不好。
这两段小知识让我想起了昔日的网红书记南阳朱是西,在落马一周年之际,朱是西被官宣双开。
老朱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左手带着留置针开大会,照片迅速传播开来,感动了全网。
老朱落马后网上哀嚎一片。
一波又一波的自称是南阳当地群众跳出来,在网上给老朱鸣冤叫屈。
他们的理由是老朱是实干家,老朱为南阳人民修了路,建了花园。
最令人瞠目结舌的说法是,没有老朱,我们南阳连欠债的资格都没有。
我当时就被这场面给镇住了。
讽刺的是这次官宣通报的第一条,就说老朱是“官迷心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
这么看来广大人民群众还是太朴素太善良,太容易被坏人迷惑了。
2021到2024年老朱担任地方主官以来,其本人及南阳数次出圈。
公开新闻显示南阳在文旅方面不断增加投入。
山东淄博烧烤爆火后,南阳召开了“烧烤出圈”现象研讨会,并派出考察组去淄博进行实地考察。
此后南阳加速了文旅招商的步伐,2023年南阳市与华侨城、方特、常州恐龙园等文旅集团高层进行密集会见。
其中华侨城项目,从第一次接洽到正式签约不足6个月。
此后的一年里,南阳市过亿投资的文旅项目便有八个开工。
在大刀阔斧发展文旅产业的同时,南阳的债务也在一路攀升。
2023年南阳全市政府债务余额达1235 亿元,而全市一年的收入仅有245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一年,南阳市开工的文旅项目预计总投资便超过120亿元,是南阳市政府全年收入的一半。
从2021年到2023年朱是西主政三年来,南阳市债务增长率近150%。
看到这个数字大家先别激动啊。
事实上举债发展文旅的现象在全国屡见不鲜,各地都是这么操作的。
这么说有人要问了,为啥领导们会对文旅项目情有独钟呢?
有一个解释比较有代表性:
“比起工业发展,文旅项目见效快,出政绩,建成初期有一定人流量”。
部分领导大力发展文旅,可以把政绩留给自己,把烂摊子交给下一任。
原来这才是部分领导大手笔上马文旅项目的主因。
说到这儿又有人会问了,你凭啥说这些项目是烂摊子呢?
因为文旅产业是典型的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的行业。
迄今为止,全国有大量的古镇、景区烂尾,或者建成后常年亏损,全靠政府持续输血靠补贴支撑着。
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
领导落马是咎由自取,完全不值得同情。但拥有这么多高觉悟的老百姓,放眼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家。
我的老乡们最擅长的就是自我感动。
他们热泪盈眶的感恩感谢好领导,是一种惯例,这是民族文化千百年来积淀的成果。
我这可不是胡说啊,大家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但凡有领导要调任,一定会有人在网上发出送别祝福。
然后评论区里排着队,一水儿的感恩感谢。
事实上这些高觉悟高站位的网友,平时见到最大的领导就是自己村里的支书了。
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以当家做主的身份,给这些厅局级的父母官们做出工作考评和临别赠言。
这些人站在领导的高度,幻想着自己在万人欢送会上,捧着手机给父母官做盖棺定论的讲话。
这些人最多算是新时代的司马迁,只是没有阉割过的那种。
搞笑的是他们评判一个领导能力的标准,主要看城市的道路和绿植。如果能再修上几条地铁,那就直接打满分了。
如果他们说的都是场面话,是常年训练后的应激反应,也就罢了。
但他们的感恩戴德却愚蠢出了新高度。
经了解我才明白,这群人坚持认为城市负债是国家的事儿,跟自己没关系不用自己还。
所以他们慷慨大方的表示城市要想发展,就得花大钱。
转脸,他们发现新农合一年涨了20块钱,就破口大骂,骂医院都是吸血鬼吸老百姓的血。
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大手笔的举债投资,一旦凉凉,风险可是要由全体的人民来共同承担的。
那时候主政的父母官要离开了,面对着一摞摞的债务账单,缓缓的点上了一支烟,吸了一口,然后说了句话:
“这些欠账,相信后人的智慧吧”。
来源:菲汐布客时尚圈